半老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八章 年号兴武,穿越之海权时代,半老夫子,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于施琅的坚持,康熙明白是为什么,若说这施琅有多么的公忠体国,说出来别说康熙不信,只要熟悉施琅人品之人就能知道这货根本就是个自私自利的卑鄙小人。
不过康熙却相信施琅想要灭掉郑氏是发自肺腑的,不为别的,就为了郑氏对施家的灭门之仇,施琅这个人虽然是个小人,不可重用,但是放在合适的位置应该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这就是康熙引以为傲的用人之道,那就是不管是什么人在他眼里都有用处,就看把人用到什么地方。
对于施琅可以用在海战上对付郑氏,却不能让他独掌兵权,必须要找一个合适的人给他掣肘,这才能放心使用。
“施爱卿!想要造船也得等到康亲王将福建拿下,朕给你一道旨意,你先到沿海各地搜罗会造船的工匠,让这些工匠按照你的要求烫出小样,等到船厂一开工,立刻就能投入到建造当中。”
“皇上!如今在福建造船非常不安全,以逆郑的实力,他们绝对不可能会让我们在福建安安稳稳地造船,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破坏。”
“那依你这船厂应该放在哪里?”
“臣建议将船厂放在旅顺,一来旅顺远离郑氏核心东番岛,逆郑就算想要搞破坏也会鞭长莫及,二来辽东盛产大木,正好适合为船厂提供造船材料。”
旅顺这个名字对于满清上下来说谈不上熟悉,也谈不上陌生,这就是盖州一块靠海的边鄙之地,在彻底清除了驻守旅顺堡的明军之后,旅顺地区因为缺少人力开发就已经逐渐荒废。
尽管满清入关之后,执行了鼓励百姓到关外垦殖的政策,然而关外苦寒,又没有像样的支持政策,百姓自然是不愿意丢掉半条命跑到关外垦殖。
施琅的建议正中康熙的下怀,有了这个造船厂的吸引,朝廷能够更快地向关外移民,以充实关外的人口。
再大的地盘没有人根本就守不住,北方的宁古塔将军,已经多次接到边民的求助,说是一伙白皮黄发、形如罗刹的蛮夷,在北海以东到处烧杀抢掠。
这些蛮夷非常凶狠、野蛮,遇到各个村落的百姓,通常都是整个村子全部屠掉。如今朝廷一直腾不出手来,应对这些蛮夷的入侵,若是能够快速增强关外的实力,再对付起这些蛮夷来就会容易的多。
因此康熙给了施琅全权,同时下达圣旨,鼓励关内百姓到关外伐木,朝廷会以优厚的价钱收购。
施琅得到了康熙的旨意,立刻行动起来,旅顺堡已经荒废了多年,想要重新使用,少不得一番建设,别的不说,单是人力这一块就需要大量的人口。
有了康熙的支持,施琅相当于拿上了尚方宝剑,在拿到户部的第一笔拨款以后,立刻开始在京畿附近招募流民到旅顺附近屯垦。
施琅在郑氏效力多年,对于移民如何招募安置非常熟悉,他也很清楚愿意移民的百姓心里想的是什么。
这位的人品如何抛开不说,能力是毋庸置疑,似乎郑氏出身的将领官员,都有很强的移民屯田天赋,无论是已经故去的林凤、还是如今在琼州的黄廷都是优秀的屯田将领。
不说满清这边为了应对郑氏的布局,回头再说身在承天府的郑经,立国大典举行过后,整个郑氏上下都弥漫着喜悦的气氛。
虽然大家还是干着原来的差事,但是心理上的满足感却是不可同日而语。由于已经立国,就不能再用永历的年号,在经过君臣的商议之后,定下了新的年号。
陈永华与众文臣选出几个词供郑经挑选,郑经从中挑出了一个‘兴武’的词做为华夏帝国的第一个年号。
年号的选择上,让群臣明白了郑经的心意,大王还是想要做武帝啊!
‘兴武’意为整军兴武,正适合如今郑氏的气氛,整个郑氏现在基本上就是一台高效的战争机器,一切都在围绕如何打赢战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