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南事(正文番外),三国:汉中祖,周府,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拜见陛下!”
就在刘禅研究黄淮水利设施之时,陪同巡幸北疆的太子刘璿、少府山涛、度支尚书杜预等要臣请求觐见。
“免礼吧!”
“诺!”
刘禅合上舆图,说道:“今黄淮连年大雨,河水泛滥,淹及谷物,百姓岁饥。加之朕欲疏通丹徒、邗沟、汴渠三水,以为枢纽天下,临制四海,调配钱粮之用,不知谁愿替朕临幸黄淮、江左,救济灾民,考察三河水情。”
众人沉默半响,山涛进谏说道:“启禀陛下,黄淮大水,救济灾民,调配各郡粮草,非名高权重、知晓南方内情之人不可为也!”
顿了顿,山涛犹豫说道:“朝中能担此重任之人,或许非太子莫属。只是太子当下身患风寒,恐难担此重任。”
太子刘璿安抚过江东,主持过中原、江东的度田工作,加上他的权利及声望,确实非太子莫属。
“咳咳!”
太子刘璿咳嗽几声,干着嗓子,说道:“启禀父皇,璿请命赶赴灾区,赈济百姓,核查黄淮水渠,考察三河水情,拟撰成疏,上报至长安。”
刘禅微微皱眉,关心说道:“太子身体不爽,此行不如交予他人为之。今当以保养身心为上,不可过度操劳。”
刘璿摇了摇头,说道:“不过小疾而已,不足为虑。大水害民甚广,今当以民利为上。”
自刘璿彻底坐稳储君之位后,刘璿反而更加放心地去做事,少有顾忌。加上刘禅年岁已高,也不是贪恋权势之君,父子之间当是融洽。
沉吟少许,刘禅叮嘱说道:“太子可赴黄淮,还需御医相随左右,不可过度操劳,仅主持大局即可。”
说着,刘禅看向杜预,说道:“元凯随行太子左右,以为辅佐,总理黄淮政事,考察三河水情。”
“诺!”
二人拱手应道。
“来人!”
二人行礼间,刘禅唤人都端上交趾稻(占城稻),将稻米分发给二人,说道:“此乃岭南交趾稻,与我中国稻不同。其穗长而无芒,早熟早生,旱不求水,涝不疏决,灾荒年间,便宜种之。今黄淮大水,江左旱地,可以种之,以为救济灾民,仅是口感甚差,但可饱腹……”
刘璿好奇的打量稻米,笑道:“交趾稻耐旱耐涝,能养万民。今下黄淮,当无往不利,此行将是易尔!”
“当是如此,往后灾年之时,百姓能有所食用,此乃利在千秋之物……”杜预说道。
在陶璜南征林邑之时,便把占城稻带到交州交趾耕种。待丰收后,便把占城稻米到中央。
刘禅品尝后,只能说占城稻在交州没有传播开是有原因,其口感难以描述。也只能说有利有弊,交趾稻生长环境简单,味道肯定是不好吃的,事件难有两事。除了受饿及贫寒百姓之人,中上层人士是不会食用的。
也难怪历史上的占城稻为什么在岭南没有显名,反而是在福建传播开。岭南水土肥沃,气候炎热,便于水稻生长,自然占城稻这种野娃娃不受重视,只有在福建这种贫瘠的土地上才有立足之地。
宋朝能广泛种植占城稻,与宋朝当时气候异常,粮食歉收有关,今下大汉推广占城稻也是为了灾年所用。
在灾年过后,刘禅相信占城稻也会成为大汉南方百姓种植的作物之一,以备灾年之用。毕竟占城稻种植简单,野蛮生长即可,不用太费心思。
有了大运河,加上耐旱耐涝的交趾稻,南方经济将会大幅度跃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