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边郡的胡人问题
釜中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七十章 边郡的胡人问题,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釜中囚,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雪停了,刘襄很高兴,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积雪三尺多深,能没到人的大腿。
交通已经断绝,必须尽快打通。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清扫积雪,可那太慢了,&nbp;&nbp;等不起。
刘襄已经把雪鞋和雪橇的制作办法教给了木匠工师,这两样东西都没什么难度。雪鞋就是个加大了鞋底面积的硬框草鞋,就像在鞋底上绑着一个网球拍的样子。
会编筐、织席、编草鞋的人都能做出来,涿县工坊里的织匠一天能做出上千双。
雪橇更不用说,平板车身,两侧支架,支架下面是两道前端上翘的滑雪板,&nbp;&nbp;东北人管这个叫做爬犁。前面加上挽具套索就能做成马拉雪橇,只要冰雪的承载力足够,这种大雪橇能拉上千斤重物。
会造马车、打家具的都能上手,刘襄要求他们尽快制造能载重十石的马拉雪橇。涿县的木匠正在加速打造,工坊流水线作业,一天就能造出上百架。
如此三天,去往附近县城的缇骑逐渐回报,雪灾造成的破坏并不大,各县反应有快有慢,受灾百姓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都已经妥善安置。
当然也有冻死人的事情发生,但冬天冻死人,在汉朝是很平常的事情,倒是没有引发民怨,刘襄只是记下了那几个县的官吏名字,&nbp;&nbp;现在还需要他们组织救灾,打扫积雪,&nbp;&nbp;暂时看看后续的表现吧。
第一批的运输队出发了,&nbp;&nbp;三百多架马拉雪橇,&nbp;&nbp;三千人的护卫,&nbp;&nbp;装载着两千石粮食,三千束草料,上万斤的蜂窝煤以及上百具陶制的炉膛,他们会先把物资送去上谷郡的难楼部。然后在上谷征集物资,去援救弹汗山的休屠人。
还有几个带着雪鞋、雪橇制造图纸的木匠,他们会沿途教会各县制造的办法。短期内,雪橇将会成为幽州的主要运力,七十多厘米深的积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化完。
制造方法铺开,运力会越来越大,阻断的道路会逐渐打通,被大雪分割的幽州会再次连成一体,救灾的物资会持续流通,三百四十多万汉人和五十万胡人的聚合体,东边和北边的几个胡夷完全不是对手。
只有这样,幽州才能安然无恙的渡过这次天灾。
缇骑再次出发,穿着雪鞋,拉着雪橇,&nbp;&nbp;带着图纸直奔辽东,阎柔与王兴会重新聚合辽东各处军屯,&nbp;&nbp;准备抵御灾后必然会发生的抢劫。
所有胡人都知道,受灾之后,只有汉人那里才有大批的食物,为了活命,他们肯定会来。
工坊继续制造雪橇、雪鞋以及夹袄,需求量很大,工匠轮班日夜不休。
原本拉去修路的苦役,现在被拉出来清扫大道上的积雪,进度很慢,但必须打通水泥铺就的大道,这才是能够快速调动兵员、物资的主干通道。
时间在慢慢推进,幽州在逐渐复苏。
境内的县城、牧场全面恢复通信,各处的消息呈报在刘襄的案头,幽州十郡,八十五个县,共有十二万汉人受灾,冻死三百余人,冻伤四万多人。
三十几万胡人受灾,人口损失严重的是难楼部和休屠部,死了八千余人,多为老弱。雪灾来临之时,胡人会报团取暖,青壮在最里面,老弱在最外面,先被冻死的就是他们。
这无关礼仪,也不是胡人天性残忍,这是他们的生存之道,不保住青壮,谁来守护族人?谁能护住食物?在生存环境恶劣的草原上,没有力量就得死,个人如此,族群也是一样。
冻伤的人没有上报,他们习以为常了,牛羊冻死了五万多,马匹六千多,食物暂时不缺,但燃料缺乏,他们的牛粪快烧没了。
后续无法放牧,几十万的牲畜很难活下去,如果他们不准备集群劫掠的话,就会挑出一部分口龄适当体格健壮的雌兽,再留一些种兽,剩下的会在掉膘之前大批屠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