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霖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8章 月牙河美名传四方,草原有条月牙河,牧人霖汐,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棚育秧的话,苗儿就在大棚里提前长出来了,等地温升高后就栽到地里,就——相当于抢出了十来天的时间啊。建东,是不是这个账儿?”袁振富瞅着朴建东说。
朴建东嘿嘿地笑了,说袁老师真行,聪明人一点就透啊。大棚育秧,最大的优点就是有利于提早育苗、抢夺早春积温。当然,还有分蘖旺盛、成穗率高等特点。最最重要的,就是产量高啊。你们想啊,就拿咱们月牙河村来说,土地就是那些,一疙瘩儿一块儿都摆在那儿呢,不可能增加了,乱开荒是绝对不行的。如何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多打粮,那就得运用科学技术啦……
袁振富点点头。
朴建东当然,大棚育秧这种方式并不是没有缺点,主要就是费时、费工,苗育出来还得需要抛秧或插秧种植,不能像“漫撒”那样一遍成,懒蛋子肯定不愿意这么干。但是,秋收后最终成本核算,增加的那些产量收益,远远超过投入的工时工钱了。和咱们哈达乡相邻的乡有的从1981年就开始搞这方面的试验了,现在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村里白书记组织我们向人家学习了不少东西呢,这才成了哈达乡里的第一份儿。其实,我们还是搞晚了……
袁振富回去后连夜写稿。桌子上铺满了从白哈达那里拿来的报纸,他是边学习、边参考、边写作、边思考,用心地“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
其实,模仿就是一种学习的捷径。但是,抄袭除外。
其其格在一旁手里做着刺绣,脑子里却想着水稻育秧、产量增加的事儿。她琢磨着是不是把家里的地改造成水田,旱涝保收啊,而且,家里也能吃上大米了……
…………
经过反复斟酌和修改,袁振富的那篇报道写好后交由白哈达审阅。
白哈达只是像模像样地仔细看着,没有提出任何修改意见,连连说好,然后就拿到了红楼市广播电台。编辑部都没进去,只能放到了收发室。
回来后,就是耐心而焦急地等待了。功夫没有白费,没过几天,那篇稿子还真给播了出去。
“通讯员袁振富报道哈达乡月牙河村首次采用塑料大棚培育水稻秧苗获得成功。具体负责此事的青年农民名叫朴建东……”
广播喇叭传四方啊。一时间,朴建东和袁振富,都成了月牙河村响当当的英雄人物,甚至在整个哈达乡都家喻户晓。这之后,月牙河村“一稿而红”,不断有外村和乡政府的领导来月牙河参观学习、考察调研。每一拨儿客人和领导到来,白哈达都给予热情接待,从早到晚脸上总是笑眯眯的——月牙河人也扬眉吐气一把!
…………
鲍青山是个倔脾气,更是个急性子。当初为了赌气,快速托人介绍和于秀兰相亲,并且想都没想就立即点头同意。在接下来的交往中,慢慢感受到了于秀兰的好,两人逐渐加深的感情。
鲍青山“早婚”的愿望没有得到实现,但“早育”的梦想却一点儿都没耽搁。于秀兰很是争气,接连给他生了两个儿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