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反乌托邦,枭雄赋,烟雨门,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雨终于停了。()
寒气却似乎更重了些。
这场纷纷冬雨落下了一地的忧伤,不知弄醉了多少人儿,弄疼了多少人心。
五柳居门前的五棵柳树已是光秃秃地只剩枝桠,远远看去像是蓬松的乱发,等待着来年发芽。
萧云站在门阶前,抬头凝视着由董必武先生题词的“五柳居”牌匾,心里面泛起了五味杂陈。
五年前,他跟苏楠曾来过这里,只是当时大门紧锁,没能进去,这次来,却灯火亮,大门开。
“小七,进去吧。”张至清回头喊了一声他,率先迈步而进。
萧云从神游四海的恍惚状态回过神来,摸了摸鼻子,慢慢跟了上去。
十名恶来鱼贯而入,拱卫室内安全,天师会警卫处的十名警卫及五名狼士分散在五柳居四周。
从红旗路的石屋过来,开车只有不到十分钟的路程,萧云却一路很忐忑,甚至在张至清提议到五柳居走走,他都下意识有过拒绝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开不了口。为什么?萧云不停地在拷问自己。在还没面对张至清时,对他恨之入骨,可到了他跟前,那股沁入到骨髓的恨意居然就找不着了?
究竟为什么?
萧云想不通。
在他还沉浸在无限的内疚疑惑中的时候,张至清已经开始一路行走,一路介绍五柳居了。
这所房子建于清末光绪年间,前后共造了18年,造房子的那个阿太的儿子,从出生到考取秀才,这房子才完工,所有的砖瓦都是自己烧的,隶属于富阳龙门孙氏后裔。在民初北伐战争的时候,被孙传芳的军队毁过一次,孙氏一门也没了踪影,房子就一直没了主。解放后,时任h南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的萧醉翁荣归故里,看上了这所房子,修葺过一番就作为在宁州的居所。
房子总体面积不大,一进大门就是一个八十见方的院落,一棵石榴树,落光了叶子,只剩下瘢节粗糙的树皮以及干裂硬朗的枝条,仿若洗尽铅华,褪去盛装,赤裸着身体。树底下就是一块不规则的鱼池,上面盖了一层石榴枯叶,池水很脏,下面满是青苔,早已没了鱼儿。院落后是一幢两层楼的老房子,门窗格扇雕刻精致,细细看,木雕上的题材相当广泛,有山水花鸟,几何纹饰,还有人物造型。
古宅一楼的厅堂很高,厅堂的梁上也雕刻了花纹,由于萧醉翁自号鹤山老人,他的老对手兼老战友燕中天就拿出了一块大大的牌匾,上书“鹤山堂”三字送给他,老底子这块匾就是挂在厅堂上的,依稀可以想象当年的气派。兴许有人会定期打理的缘故,即便这房子很久没住人了,但也没见着几张蜘蛛网,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张至清带着萧云上了二楼,从二楼窗口往下看,是天井,天井里有一块用小石子铺就的图案。()
“从这里看下去,图案是一只鹿,如果雨过天晴,就看得更清楚了。”张至清微笑道。
萧云好奇张望着,似乎能想象到母亲在这里生活的一点一滴,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倍感亲切。
走马观花地浏览一遍后,张至清又带着萧云下楼,穿过天井,走到后院,很小,只有四十方。
“这后院是你妈妈出生之后,你姥爷扩建的,没有在土地证规划范围内,属于违建。”张至清说到这儿,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的笑声很有感染力,就像古庙钟声,会穿透人心,“这儿原来有一个葡萄架,葡萄藤曼饶开来很美,可惜败了。葡萄架下的这个秋千,是你妈妈童年最喜欢的一个玩具,我跟伯玉、晓峰每次过来找她,都会远远听到她银铃般的笑声,就知道她又在荡秋千了。”
萧云蓦然憧憬,却诡异地看了眼张至清,不明白为啥他出卖了自己姥爷,还能如此气定神闲?
这个中年人太奇特了,他不抽烟,不喝酒,不饮茶,不沾毒,不好色,不爱赌,不喜闹,熟读诸子兵法,素稔史记名篇,偏好鲁迅,喜爱莎士比亚,热爱柴科夫斯基,每看一遍《忏悔录》都会被触动,每翻一遍《基督山伯爵》都会被打动,懂得烹饪,时常怀旧,留声机里播放黑碟老歌,一手草书离尘脱俗。他似乎并不属于他所在的时代,他所在的世界,他好像去错了时空的流亡贵族,自得其乐,但离群索居。没有任何理由的,张至清总是让萧云想起了姑苏城外寒山寺的一缕檀香,伦敦老_城区爬满常春藤的一堵灰墙,落雨的杭州上塘河,浓雾中维多利亚式样的街灯,一切旧的,美丽的,而又昏暗的事物。
“七,你是不是有话要问我?”张至清双手负在身后,双目凝视着葡萄枯藤的一滴水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