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大洋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九章 庞大的人员安置,重生之改天换地,永远的大洋芋,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马明义因为之前就和黄振华走得近,两人互相之间虽然正面打交道的次数不多,但是他对陈康杰不陌生,陈康杰对他也有好感,所以谈起话來,即便不像亲近的好朋友,同样也不会有距离感。
“那多少人口居住在这里。”,陈康杰关心的问道。
“在明悟乡这里,就是我们所在地往东四公里,往西延伸到s102路这一片,有14个行政村,84个村名小组,150000人左右,s102路往西一直到湖边这一大片地方,只有三个行政村,大盖两千七百人,这些都是属于县级qz市的辖区,再往东南一直到和明月河区接壤的湖东苗族布依族乡,横跨黔彩铁路,这一片面积最大,有940平方公里,这里居住得有13个行政村,总人口24万,其中少数民族占了八万,非农业人口五万”,马明义对有多少山不清楚,可是对乡镇村的情况还是相当熟悉的,真不愧是干了两三年的市长。
“哇,那涉及了近40万人口,难度可真不小啊,光说安置就是个大问題”,欧阳振华听到马明义爆出的这一串数字,就感觉头大。
“是啊,总共要安置30几万人,确实是个大难題,还不能断了他们的生活,这就是市里省里为何讨论过一次就一直沒有实施的最大障碍”,马明义也叹气说道。
不光他两个,陈康杰也十分的挠头,要安置那么多人,还要提供起码每户一个工作职位才行,就算陈康杰是重生的,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难題。
欧阳振华和马明义还在指着地图研究讨论,只有陈康杰虽然也和他们站在一起,然而脑子里面正在不停的思考有什么好点的对策,脑子里不停的搜寻后世类似的经验,绞尽脑汁想來想去,都沒有得出一个非常合适的手段。
“杰少,你在想什么呢,那么入神”,欧阳振华和马明义讨论了一会,发现陈康杰小脑袋转來转去的,似乎想什么事情太投入了,所以出言相询。
“我在想怎么安置那么多人,我们就算征用了他们的土地,给予了一次性的经济补助,可是要解决他们长期的后顾之忧,还得提供稳定的经济來源才是,否则他们不但沒有根本收益,还是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根源”,陈康杰回过神來,对两位扯着地图的大人说道。
“小杰,你想得比我这个官员都还深远”,马明义看了一眼陈康杰,他从陈康杰的脸上看出了严肃、认真和一些忧心,所以很坦率的说道。
“昨天我沒有深想这个问題,以往我们只是给失地农民一些金钱补助,或者弄一个居所就算完了,可是那明显是还不够的,前期建设阶段还不觉得,反正工地会需要很多人,居所也简单,我们可以集中修建几个大的居住区,户口问題我想市里面也可以让他们农转非,但是建成之后,,,,,。”,陈康杰沒有介意马明义的说辞,因为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员都很少去考虑那个长远问題,更别说投资商或者开发商了。
“户口问題是沒问題的,如果建成之后,这里的市政管理,也就是卫生,治安等可以安置一部分,不过这最多也就两千人左右,要提供收入來源的话,空缺还是比较大”,马明义接过陈康杰沒有说完的话。
“服务业,对了,服务业,服务业和手工业可以解决大量的就业,我们不是还要提供商场,餐饮,物流等等这些的嘛,可是要求引进的商业机构优先招聘他们,欧阳大哥,对他们的补助标准可以提高,让一部分村民可以自己创业,例如开办小吃店,杂货店,裁缝店,烟酒店等等,这些可以分步在小区内和周边,然后我们还可以在西南角开辟一个区域出來,低价提供厂房给愿意投资做手工艺品的工厂,重点发展民族工艺品,例如木雕,蜡染,头饰,日用品编织,刺绣等等,这些都是体力活和手艺活,容易上手,那样的话又能解决一大部分,甚至于可以按照村的组成形式支持他们办类似的集体企业,针对有中学学历的,还可以培训之后进入我们的工厂和酒店做普通员工,如此算下來,基本上就差不多了”,陈康杰一拍脑袋,欣喜的说道。
解决农民就业的有效手段无非就是服务业和手工工厂嘛,门槛低,就业量大,对员工要求还不高,培训也相对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