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章 朋友
沙拉土豆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十一章 朋友,高考失利后成了大明星,沙拉土豆泥,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音乐圈风大浪高,文学圈也不平静。
绿色猫头鹰是一本全国性的文学杂志,每周一期,近半年来,销量稳定在30万至40万之间,在圈内同级文学杂志中处于中游。
上周六,绿色猫头鹰发行了最新一期,主板刊登了该杂志主办的月秋节诗词征集活动入围前五的佳作。
结果,从周日开始,杂志社的电话就被打爆了。
不光如此,一份份读者信犹如雪片般飘来。
文学杂志的读者都是文化人,很多还是文青,眼中揉不得沙子,嘴巴利索的,直接致电杂志社宣泄自己的怨气,嘴里不利索的,就用文字,向杂志社传达自己的不满。
这是真正的口诛笔伐。
有道是,得罪谁都不要得罪文人,更不能得罪文青。
别的不说,他们喜欢你这本杂志,就算省下饭钱也会买,他们要是不喜欢,送给他们也不会看一眼。
于是,杂志社沉默了两天,然后对外宣布,负责月秋节诗歌评选的副总编辑,曹阿龙由于在评审中存在重大失误,已被无限期停职,入围月秋节前五的佳作,将会进行重新评定。
这一切的根源,是一首诗词入围了前十佳作,却没有出现在前五当中,那首诗词赫然便是《水调歌头》。
一首诗词砸了一个全国性杂志副总编的饭碗。
文学圈传播消息的速度,要比娱乐圈更快,简直就犹如瘟疫蔓延般。
一时间,半数以上举办了月秋节诗词征集活动的杂志社陷入人心惶惶,倒不是它们的杂志也出现了绿色猫头鹰一样的状况,而是那个叫东坡隐士的家伙并没有投稿。
要在正常情况下无所谓,任何赛事都没有非要某个人参赛的道理,可眼下显然不是正常情况。
经过查询,有八本全国性杂志,四本地方性杂志,最新一期入围佳作中包含了《水调歌头》,其中有五家杂志社的评选是完全交给读者的,读者通过来信与致电的方式投票,一打听得知,得票高居第一的均是《水调歌头》,最小差距也是拉开第二位三倍以上,最极端的,出现了《水调歌头》的票数,超过其余佳作的得票总和。
这就好似,月秋节将至,大大小小的超市都会设月饼专柜,还是入口处最显眼的位置,超市里里外外挂上月饼广告。
往年来说,过百家月饼供应商,就算几个大品牌,单个占市场份额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三,缺了谁影响都不大。
可今年不对了,一批黑马垄断之势杀出,顾客十有八九是冲着黑马牌子的月饼来,没有黑马牌子月饼的超市还不急得冒烟?
这可不是仅仅是影响月饼的销售额,连带着,整个超市的营业额都会大幅下降。
怎么办?赶紧联供应商,说什么也要让这个黑马品牌的月饼摆上店里的柜台...
拿到东坡隐士的资料不难,可偏偏资料上留的电话是空号,地址也是一栋烂尾楼,但这并不能让那些没有收到东坡隐士投稿的杂志社轻言放弃,各施各法,开始了一场寻人活动。
于是乎,东坡隐士这个名字在文学圈名声鹊起。
......
李睁不会想到,他往湖里丢下一块石头,原本只是想激起一片浪花,以昙花一现的美来衬托另一片湖中一朵即将绽放的荷花,然而,现在浪花还没完全激起来,却是让湖面荡起了阵阵波澜。
9月30日,李睁以词曲人的身份参加了宁兰的单曲发布会,安安分分地只拍手不开口,会后,抢在记者堵路之前全身而退。
午饭后,李睁离开公司,步行了一公里,在约好的地点和苏婷碰头。
苏婷左右手拎了四个袋子,是李睁让她上午去百货店采购的,十一要去外公外婆家,礼物需要准备,一些品牌的东西,南市要么没有,就算有也要比深市贵。
国内九十年代,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十一你不回去?”李睁接过那些袋子,随口问道,唱片公司没有固定的节假日,但不代表没有节假日,苏婷是李睁的助理,她的休息时间是跟着李睁的。
“等到过年再回去。”苏婷把多出的钱给李睁,摇着头,嘴角挂着浅浅的笑纹。
李睁把钱装进左口袋,又从右口袋掏出一叠钱,塞进苏婷的手里。
苏婷有些愣然,就听李睁道:“你也别管我是怎么知道的,你声带小结做手术借了不少钱,把欠债还了。”
苏婷下意识地就要推辞,李睁看着她道:“我现在虽然不是什么大歌星,但好歹能算人气新人吧,我的助理却背债度日,这要是让记者知道,还不把我从头到脚黑化,你是嫌最近我被泼的脏水还不够多吗?”
苏婷脑袋摇得如拨浪鼓似的,垂着眼帘,神色纠结道:“那些钱我会慢慢还上,我,我不能要你的钱。”
李睁淡淡一笑,道:“苏婷,人是要有骨气,不受嗟来之食,但朋友的帮助不是嗟来之食,你有没有想过,你有困难的时候朋友伸出援手,你却执意拒绝,这对朋友是一种伤害,到头来,你会没有朋友的。”
朋友这个词,犹如一道电流穿过苏婷的芳心,她愕然抬头,怔怔地看着李睁。
我是她的助理,他是我的老板,他却说,我们是朋友,他把我当作朋友?
“你要只当我是你老板,这些钱就当我为了自己名声借给你,等你有了还我,如果你当我是朋友,就别惦记着还,等哪天你发达了,我落难了,记得拉我一把就行...我一点的票,走了,有事拷我。”
李睁说着,扬了扬手里的袋子,转身走到路边,拦下了一脸出租车。
苏婷目送,直到出租车前方十字路口拐弯不见,这才收回目光,慢慢的,一张张的点着钱,每点一张,鼻子就会酸涩一下。
一共2千块,苏婷知道,这些钱对李睁来说不算什么,他的一首《短发》就卖了大几万,可对她来说,却是一笔天文数字,足以让她将背负了一年多的债务包袱彻底卸下。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李睁告诉她,把她当作朋友,一个朋友的帮助是不该拒绝的。
她将钱收好,再度望向出租车消失的方向,眼中晶莹凝聚,却是含着一抹笑意,半响后,这才转身离去。
......
来的时候是坐长途汽车,这次回去,李睁坐的是火车,只需要四个多小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