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老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医疗和新生人口,1635汉风再起,重庆老Q,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傅锦彪的妻子最终在半夜里产下了一个女婴,这多少让他有些失望。家里多生几个男丁,以后可以将老大留在家里耕田种地,继承家业,下面小的自然要随着他进入骑兵队,或者加入陆战队,去建功立业。这生个不带把的,以后还不得许给人了。
不过,接生的丁婆却认为傅锦彪眼界狭隘。汉洲女子稀少,很多婚配给汉洲男子的妇人,还是从南洋土邦王国买来的土女。如果要娶一个汉人血统的媳妇,那要是没点战功,或者有些地位,根本就不要想了。
傅锦彪的妻子可是真正的明人女子,与他所生孩子,自然是最为纯正的汉人血脉,这女子以后长大了,那还不得让众多男子打破头来争抢求娶。
傅锦彪听了,不由喜笑颜开。他从口袋里掏出两块汉洲银元塞给丁婆,口中连连道谢。
丁婆笑眯眯得接过银元,身体虽然疲惫,但心中甚为舒畅。看看时间,回去还能稍微睡个大半天。听说,黑山北城附近又有三个产妇临近生产,未来几天,自己少不了还要忙碌起来。
汉洲从去年开始,婚配后的女子,就进入了一个生育高峰期。去年,共产下婴儿两千三百余。到了今年,估计婴儿出生数量更是倍增。也许,在今年六月的时候,汉洲人口或可能达到四万人。大量婴幼儿的出生,极大地充实了汉洲的人口基数,但汉洲整个妇幼医疗条件,也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
这个时期的妇女在生产时,无异于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每年死于难产,产后并发症,大出血,伤口感染等情况的妇人不在少数。虽然,汉洲民政和医疗对此相当重视,但限于目前条件的简陋和妇产医学水平的落后,死于生产的妇人也是存在不小的比率。
不过,汉洲对于丁口地增长,有着异乎寻常地渴望,并为此提供了许多鼓励政策。农户家庭每增加一个丁口,农税免三年,各种农资借贷,亦是暂缓三年归还。同时,每户家庭,民政府每年会给予两块汉洲银元的实物补贴,主要是牛奶,鸡蛋,鱼、肉等食物,期限达五年。
其实,汉洲即使不出台奖励生育政策,民众的生育意愿也是很高的。这个时期,晚上缺乏必要的娱乐活动。更何况,相较于大明,乃至巴达维亚,汉洲文化娱乐等活动,近乎于无。那么吃了晚饭,入睡尚早,那些光棍自不必言说,有女人的,当然只能关在屋子里努力造人。
民政府为了更好的统筹管理辖下的医疗、卫生、防疫等工作,新增了一个部门,医政处。主要负责汉洲医药治病,移民防疫,传染病预防隔离及天花预防接种等卫生事项;还有就是地方卫生所及乡屯驻点郎中有关事项的管理。
医政处与文教处合设医学、助产、护理等教育专业,规划并推进汉洲医学教育工作。而在汉洲军政府下,设军医处,促进水师舰船和陆战队的随军军医设培立和培养,以达到尽可能地减少战场伤亡的目的。
虽然汉洲的各项医疗制度初步建立起来了,但却无法满足所有民众都能得到看病治病的机会。可用的郎中太少了,甚至可用的中药材,也非常缺乏。
尽管,在建业城建立了一所医药学堂,并且招收了八十多个首批学员,但教授的老师,却是由医院里的半吊子郎中充任。所有师生均是一边学习,一边共同摸索各类医药书籍。
鉴于此种情形,汉洲军民两政,对后期的移民类别,除了加大输入大明妇人的数量以外,还将各科郎中,作为搜罗的重点工作。
除了巩固和加强汉洲脆弱的医疗条件,其实最重要的是全面提升汉洲民众的疾病防治水平,尽量避免民众因为不健康的卫生习惯,而造成的顽疾和大病。
对新到移民进行十余天的清洁隔离外,还要对他们每个人进行牛痘接种,全面防治天花在汉洲的流行。其他诸如垃圾清理,粪便入池,以及禁止随意饮用野外水源,提倡喝开水等行为,各地官府也在加强管制和引导。然而,在大明养成的各种陋习,或多或少地还是会在移民群体当中存在,有些禁无可禁。
或许,只有经过许多年的不断教育以及潜移默化的习惯,才能稍稍改变一下汉洲移民的些许不卫生的一些行为。毕竟,他们目前,甚至未来几年内,能持续地填饱肚子,取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生一堆可以延续自己血脉的孩子,才是他们最大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