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渊楚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二章 太子的狡黠,大唐之第一逍遥王,凌渊楚歌,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取之最近一事而言。
于志宁为太子讲事叙理。
毕竟太子深处东宫,按照惯例为太子讲述一些风土人情,民间趣乃是常事,太子以往也是喜得听之。
故事,于志宁为其讲的卧冰求鲤。
原本这就是个传颂孝道的民间故事,于志宁是把它当思想品德教育小故事在说的。
就这么个故事,表达的是只要存孝悌之心,那么上天都会有厚报,同时周围人也会看在眼里。
于志宁原以为太子会深有体会,毕竟太子历来仁孝。
可谁曾想,李承乾听完以后不但没有感动,反而皱着小脸认真的说道。
“老师,本宫觉得这王祥虽仁孝,但人过于痴傻,照顾父母是应该的。”
“可哪怕是冬季河面结冰,也能凿冰钓鱼,何必赤身卧冰?铲子石锤那样都行,他若是也病了,谁来照顾他父母?这不是呆傻又是什么?”
于志宁被李承乾问得都愣住了,这让他怎么回答?
难道他不知道冬天可以凿冰钓鱼?
讲一个孝悌故事而已,注重精神内核就好,老抓人小辫子干嘛。
于志宁便于其辩驳,大谈只求其理便可。
可太子死活要犟,甚至面红耳赤的说师理不严。
这可是不尊师重道啊,于志宁这就是被太子问得有点恼羞成怒了,该是小惩大诫。
所以,于志宁都没跟太子解释什么,拿起戒尺啪啪就是几下。
往日里,面对太子只要拿出戒尺打几下,那肯定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太子肯定乖乖听话。
可就怪了,打完以后太子不但没有跟以前一样听话,反而咬着牙说自己没错。
这把最后于志宁也是弄得骑虎难下,说到底这可是太子啊。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将来要登上帝位的啊!
自己这是真的得罪他了?会不会传到陛下耳中说自己教不好太子?太子会不会记恨?
于志宁心里百转千回,但却不知从何说起。
最终,哪怕是千年以来尊师重教的传统以及为人师表的尊严,于志宁也只有算了,咬咬牙扭头躲罢。
但李承乾犹不作罢,甚至说要去父皇面前求理。
最后是李世民出面方才作罢。
于志宁也是被太子突如其来的变化弄得措手不及。
直到今日太子显能,于志宁便知道,太子那背后真正的老师,绝对是位高人呐!
一个老实孩子,直接把性子都被交改了,实在不知道说是好还是坏。
但不得不承认,其所授所传,都是他都不知晓的学识。
于志宁心里也苦啊,如今,太子只在他这里学点经学史集便罢,教的不好,太子犟起来,又难收场。
如今,他这个太子太傅,不过半个东宫的吉祥物而已啊~
话回正题。
李承乾的说法直接让众位大臣深信不疑。
甚至户部直接向太子求学,希望太子将此话编教于册的时候,能够首选他们户部。
一时间,朝堂上因为这个事又是闹腾了好一会儿。
最后李世民拍板,等太子学成,将此妙法汇集成册,广授天下。
这只此一来,以后这无论是朝堂,还是天下学子,太子的名头就实实在在的扎下了根。
这让郑云河与几个世家大首面色一凝,他们知道,太子已成势。
必须拉拢,否则将来势大,他们可就麻烦了。
对于这些,李承乾自然不知道,他现在只觉得自己站了一个大早上了,腿早就站得酸麻。
越早下朝越好~
最后在李承乾的等待下,这次的大朝会终于结束。
李世民宣退而去。
重臣退朝,站在后排的无数官员都是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李承乾。
这眼下,是得想办法跟东宫搭上关系啊。
太子虽小,但其显露之势,已经由不得他们坐等了。
而李承乾只揉了揉酸麻的腿脚,正想赶着出宫呢,毕竟今日还没去老师哪儿,别被老师瞧出什么端倪。
但李承乾才刚走几步,几个大佬便直接围了上来。
“嘿嘿,殿下高才,要是俺家那蠢儿子要是有殿下一个小角儿这般聪慧,俺老程也可以乐死了啊!”
程咬金直接腆着个脸,揣着手就连忙凑近了李承乾身边,吓得李承乾这个小正太直接退了两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