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荣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二百一十四、武将的态度,长歌落日圆,卜荣云,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继英说:“据臣所知,契丹皇太后本来就不想打这一仗,她只是想通过这一仗,来达到和平的目的,彻底消除战争。”</p>

“是吗?那他们为什么还要打进来?派一个使者来商谈,不就行了吗?”</p>

“请问皇上,就来一个人来商谈,向我们索要土地,你能答应吗?”</p>

“当然不会答应。”</p>

“是啊,不仅不会答应,还会向他们索求燕云十六州。”</p>

“对呀,燕云十六州本来就是中原的领土。”</p>

“所以,光商谈是不行的。”</p>

“所以,他们就率军来夺取?”</p>

“臣想他们是想以打促和。”</p>

“以打促和,这是什么道理?他们若真想谈判,朕就跟他们谈判,只要他们退兵,什么都好说。”</p>

王继英说:“皇上真想和谈,臣愿意帮陛下联系。”</p>

赵恒说:“好,卿家就去联系王继忠,请他多在契丹皇太后面前说明朕的和谈之意,如果和谈成功,朕一定好好赏赐你们。”</p>

王继英说:“为国家尽力,是臣子应尽的职责,不过,臣还是要请求皇上早点亲征。”</p>

赵恒说:“既然要和谈,何必又去亲征?”</p>

王继英说:“契丹人要以打促和,皇上当然也要以打促和,只有武力相抗衡的情况下,才能达成和谈,不然,在武力的威逼下,那只能呈上降表了。”</p>

赵恒说:“言之有理,朕绝不做投降的皇帝。”</p>

王继英说:“皇上这么说臣就有信心了,臣建议,如果和谈,请仍然用曹利用为使者,他一定不辱使命。”</p>

赵恒说:“朕也相信他,上回他就做得很好。”</p>

找到了第三条路,赵恒的心轻松多了,他拿出王继忠的书信又看了两遍,心里想着如何回应契丹人,对于契丹人索求的关南之地,这是万万不可答应的,他不想让太祖,太宗用鲜血换来的土地落入敌人的手里,但不答应,契丹人能干休吗?</p>

赵恒想了半夜,竟睡着了,这也是他近来睡得最安心的一觉。</p>

一觉醒来,天已快亮了,内侍来请他上早朝。赵恒匆忙洗嗽毕,吃了一点东西,就来到朝堂上。大臣们都在阶下等着。</p>

参拜毕,寇准果然再提亲征之事,说亲征必须尽早出发。</p>

赵恒沉默一会儿,说:“朕听说契丹有讲和之意------”</p>

没等赵恒说完,寇准便说:“皇上,现在离和谈尚早,请尽快准备亲征,若再犹豫,战机转眼即逝,耽误不得呀。”</p>

赵恒不说话,看着阶下的众臣,希望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但大家都知道,此时,寇准已经下定决心,谁也不敢得罪这个刺头,而且,事实也很清楚,只有亲征才能挽回败局。大臣们都低着头。赵恒这时才懂得什么叫孤家寡人了,他最后把目光落在一群武将的身上。</p>

寇准说:“皇上如果不相信臣,请问太尉高大人。”</p>

赵恒说:“高太尉,你怎么不说话?”</p>

高琼高声说:“寇大人说得对,皇上必须尽快亲征,臣是个粗人,只懂得战场拼命,臣愿以性命保皇上安全。”</p>

赵恒说:“朕向来知道太尉忠心,有你这句话,朕心里有数了。”</p>

李继隆说:“皇上放心,臣虽然年迈,但依然可以上马杀敌,只要皇上一声令下,臣愿做先锋,带头杀敌。”</p>

时李继隆已近六旬,皓须白发,不过,声音洪亮,行动敏捷,走路虎虎生风。因为他是明德皇太后的亲兄,赵恒对他优渥有加,念他年老,不烦他做什么事,好让他好好享清福。</p>

赵恒说:“太师这份心,朕心领了,但明德皇太后刚刚薨逝,卿悲伤过度,还是在家里休养,出征之事自有其他大将统领。”</p>

李继隆慨然道:“不,哪有皇上亲自出征,大臣在家享福的,臣虽不才,但好歹也身经百战,现在正是报效陛下的时候,请皇上不必迟疑,尽快亲征,臣跟随皇上,万死不辞。”</p>

赵恒说:“舅舅有心报国,朕甚欣慰,此事稍后再议。”</p>

李继隆却说:“皇上,臣先前以为对付西北跳梁小丑,不用皇上亲征,只需派一员大将即可,是臣错了,现在,契丹人势力强大,非皇上亲征不可,不然国家危矣。”</p>

赵恒说:“既然你们都说需要亲征,那就依你们的吧。高太尉,我们所能集结的兵马有多少?”</p>

高琼说:“算上已经前往澶州的人马,共有十四万多。”</p>

赵恒惊道:‘这么少?契丹人可有三四十万之多呀。’</p>

王显说:“皇上,那是契丹人自己吹嘘的,臣以为契丹军总共不过十五万人。”</p>

赵恒摇摇头,不相信,说:“不,这都是边关将领自己说的。”</p>

王显说:“边关将领畏惧敌人,夸大其词,不能相信。”</p>

赵恒说:“那也不会像你说的这么少呀。”</p>

王显说:“皇上,请听我给你算一算,契丹军刚出发时,也不过二十万人,羊山之战,他们死伤三万余人,攻打瀛州又折损了四五万人,其他各处被我军袭击的伤亡的不下几万人,如此算来,哪怕他们出兵时,有二三十万人,也只剩十几万人,加上他们现在孤军深入,战线漫长,粮草辎重转运困难,需要大量的兵力,照这样算,真正能打仗的不过几万人。而我军虽说只有十四万,但都是以逸待劳的生力军,另外还有各地援军正在兼程而来,不出数日,必将大军云集,百万之众指日可待,正是我们合围歼灭契丹人的大好时机,收复燕云十六州在此一举。”</p>

赵恒听了,面有喜色。</p>

王显又说:“现我们镇、定之军尚有十几万之众,虎视眈眈,契丹人必然有所顾虑,不敢南侵,陛下只需要驻跸澶州,召镇、定之军汇合河南之军合击,就可立擒契丹母子。”</p>

高琼说:“是呀,皇上,到时候臣亲自带兵打回幽都去。”</p>

赵恒的激情被点燃了,脸上出现了期待和得意的神色。</p>

李继隆说:“我有一个担心,如果契丹人虚张声势,明地里围攻大名府,暗地里派出一队人马来攻驾前,怎么办?”</p>

石保吉说:“太师,什么也不说了,我等就是舍了性命,也要保住皇上。”</p>

王显说:“敌人这样做,我也想过,若真像太师所说,可令镇、定大军直冲契丹大营,敌军自然回军相救,皇上无忧矣。再则可出骑兵一千,步兵三千,于濮州渡过黄河,横击澶州敌军,再令大军掩击,出其不意,打他一个措手不及。”</p>

李继隆说:“说得对,皇上此行无忧了。”</p>

赵恒笑道:“既然诸位卿家都信心十足,朕还有什么顾虑的,那就尽早出征吧。”</p>

寇准长长松了一口气,说:“那就请皇上早做安排。”</p>

赵恒便以李继隆为驾前排阵使。</p>

李继隆说:“禀皇上,臣想请武宁军节度使石保吉与臣一道同任驾前排阵使。”</p>

赵恒说:“好,就令李继隆为驾前东面排阵使,石保吉为西面排阵使,希望二位就像唐太宗驾前的秦叔宝,尉迟恭一样帮朕守护好大门。”</p>

李继隆、石保吉说:“请皇上放心,臣一定把您的大门守得牢牢的,绝不放一个契丹人进来。”</p>

赵恒甚喜,遂令雍王元份留守京师,自己带领文武百官前往澶州。</p>

车驾出发前,赵恒又得到司天报告,又有流星坠落,赵恒惊惶不安,刚欲起驾,又停下了。</p>

寇准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忙来与毕士安商议。</p>

毕士安连忙令人抬着他来到大殿求见赵恒。</p>

赵恒正召司天询问,见毕士安来了,忙对他说:“毕卿家,刚才司天说了,太白昼现,流星出上台,北贯斗魁,不宜北行。”</p>

寇准说:“胡说八道,虚妄之言,皇上岂能相信?”</p>

毕士安看了寇准一眼,说:“是啊,皇上,虚妄之言不可信。”</p>

赵恒叹息了一声,不再言语,面带惊惧之色。</p>

寇准扭头看见司天还在,厉声说:“你过来,你刚才对皇上胡说了些什么?”</p>

司天连忙跑过来,跪下说:“属下都是依照天象所示,据实已告。”</p>

“你为何说不宜北行?”</p>

司天说:“天象所示,预示会折损一位大臣。”</p>

毕士安说:“皇上,臣本欲追随皇上出征,无奈贱躯染疾,不能前行,流星之兆,莫不是应在臣的身上,臣愿意以身许国,换得国家安宁。”</p>

赵恒说:“爱卿不要说了,朕岂是贪生怕死之人。”</p>

赵恒遂上了车驾,踏上亲征之路。</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在神话世界当小说家

双洞

从继承一家兵器铺开始

发道

我哥有大帝之资

生之一殇

夫人是京城一霸

阿琐

纨绔弃妃要休夫

夏目秋素

武道霸主

蒙面加菲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