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他那么优秀,我有什么办法?
日落南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九章 他那么优秀,我有什么办法?,终极测谎:一首将进酒,盖压全网,日落南海,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早在先秦时期,“”这一名词,便出现在了《庄子.外物》篇中。
虽然,庄子最初提出的概念,是泛指“琐碎的语言”,这一点,跟后世真正的观念,相差甚远。
但到了班固所著的《汉书》时,的定义就变得明确了起来,即:
“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这一观点。
说实话,几乎和今天世人对的看法,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也就是说。
至少从先秦时期,华夏的古人,就已经开始对这一文学体裁,进行深入的摸索和探知了。
而到了元末明初,的创作更是步入了一个鼎盛的时代。
也正是这一时期,无数优秀的华夏,开始在世界范围独领风骚。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一系列历史传记类的文学作品。
其中,流传度最广的,就有公认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而此刻。
苏铭打算送给玄国青少年的读物,也正是这本,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
原因有四。
第一,三国本身在华夏青少年群体中的覆盖度就很高,这充分说明,这本是经过青少年读物市场校验的。
第二,三国演义虽说是一部脱胎于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作品,但其中的故事性却很强,作者对各个人物的笔力塑造也异常饱满。
第三,主要是这部,苏铭写起来根本就不用动脑,只要把罗贯中前辈留下的故事从脑海中照搬出来就好,完全不用他本人再耗费一丝脑细胞去创作改编。
第四,前两点都是瞎扯的,真正的原因就是第三点。
“苏铭小友,如果你真的能把历史改编成,让所有玄国读者对历史产生兴趣……”
周清源望着苏铭,眼神中既有发自内心的钦佩,又夹杂着一丝怅然的艳羡:
“仅此一项功德,便足以令你载入我玄国史册!”
“数十年后,怕是老朽我,在名望上也无法企及你万分之一啊!”
嘶!
听了周老这话,在场所有院士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青史留名!
这正是他们这些文人,努力了一生都想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可他们即便到了这个年纪,就连地位最崇高的周老,也未必对自己有万全的信心,能完成这一目标。
但。
苏铭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才刚刚在文坛之中展露出些许峥嵘,就已然注定,将来势必会千古流芳!
换句话说就是,苏铭的起点,就已经是他们这些老一辈,为之奋斗一生的终点了!
这如何能不令他们羡慕?
又如何能不令他们钦佩?
面对着身周那一道道复杂的目光,苏铭却并没有过多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