圏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5章,透骨神镜,大唐山海行,圏吉,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江朔见李邕举着镜子颇为吃力,连带着那光斑在墙上也不住地颤动,忙上前持住镜子,他内力高深,一枚小小的铜镜在手中轻如无物,举在那里如铜浇铁铸的一般,纹丝不动,墙上的阴影也不再晃动,江朔仔细观瞧,那阴影竟然是一个模糊瘦长的人影!
江朔疑窦丛生,道:“这是我的影子!可是这烛火怎能穿透镜子,照出镜子背后的人影?”他一手持镜,一手举在办公,那墙上光斑中的人影却并未举手,看来和此前李邕举着的时候也没什么两样。
李邕道:“此镜乃秦王八镜之一,称为‘照骨镜’,号称能照出人的骨相,可辨忠奸,因此始皇帝才认为此镜乃神器,在洞庭湖上无风起浪之际才想到将此镜抛入湖中震慑湖神。”
江朔啧啧称奇道:“世上真有这样的宝物么?”他仔细看墙上投映在光斑中身影,只是一个看起来比自己略显纤细的身影,五官面目均不可见,又如何看得出忠奸几何?
李邕笑道:“照骨辨忠奸之说,只是秦朝方士拿来哄骗始皇帝的,你看墙上的人影不过是瘦了些罢了,可还看不出人骨,就算能照出人骨,又如何能辨别忠奸?难道天下忠臣和奸臣还各自有统一的身形吗?”
江朔不禁糊涂道:“那这是怎么回事?”
李邕道:“所谓‘照骨镜’其实只是镜子表面有极其细微的凹凸变化,预先制作了一个微凸的人影,又在表面镀了黄金,永远光灿无比,因此人眼无法分辨出这个镜子表面其实不是平的,只要在特定的距离角度之下,举镜照之,便似下自己的影子透过了镜子一般,不信你看。”
说着李邕侧身站在镜子侧面,举手持镜子,让江朔退开,江朔也让到铜镜另一边,这时镜子前后都没有人,照理不应该再在墙上看到人影才是,但那模糊的黑影依然投射在墙上,这才知道李邕所言非虚。
江朔不禁失望地道:“原来如此,世上果然没有什么透光的神镜,这秦王透骨镜也只是上古传下来的骗人把戏而已。”
李邕道:“若真是如此,历代江湖盟主也不会吧这镜子当做宝物一代代传下来了。”
江朔道:“如象先生,难道这铜镜还有其他的关窍?”
李邕道:“朔儿,你再看……”
他再次仔细地微调铜镜与白墙和烛火之间的距离及角度,中间人影慢慢暗淡下去,另一个图案却逐渐清晰起来,已能看出来有几条扭曲的细线互相缠绕在一起,江朔忙上前接过李邕手中的铜镜,他的双手有力而沉稳,不一会儿,墙上光斑中的图案变得清晰起来——有数段线条高低起伏似乎是群山脉,有几条绵长的曲线从山中穿越,不知是河流还是道路,图案中间有个大大的封闭的不规则圆环,似乎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在那湖中央,正是镜钮投影出来的小黑点。
江朔道:“这是一幅地图!”
李邕点头道:“是的,这是一幅地图,但古往今来,盗魁中的才智之士可不在少数,有人说是藏宝图,有人说是海外仙山,却始终没人能找到这地图所画的地方。”
江朔自己看了看,虽然以他年岁来说,比同龄人去过的地方已多得多了,但去过的地方毕竟有限,对着这地图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得作罢。
李邕继续道:“其实这个‘秦王八镜’并非秦王所铸,相传轩辕黄帝次妃嫫母曾铸十二镜,以象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时、地理十二方、人间十二州……第一枚镜子广一尺五寸,其后十一镜依次减小一寸,最小的第十二面镜子仅三寸而已。若此说属实,这枚八寸铜镜当是黄帝十二镜中的第八枚。”
江朔心里暗暗算了一下,一尺五寸的镜子大是大了些,但如不随身携带放在屋中做正身镜也还不错,至于三寸镜可实在太小了,不知道要来何用。
李邕道:“黄帝的十二枚铜镜据说各有妙处,可除魔,可斩妖,可照彻脏腑,可问诊治病,不过么大抵都是和这‘照骨镜’类似的把戏吧。黄帝十二镜一直为尧舜禹汤文武以来的各朝各代诸天子所有,只是传到始皇帝手中,传说中法力最强的第一、第二、第十一、第十二,最大最小的四面镜子都遗失了,最于是便成了‘秦王八镜’。”
江朔叹息道:“那可太可惜……那么其他七枚铜镜又在何处呢?”
李邕道:“这我可也不知道了,另七枚铜镜从未出世,说不定现在就在唐皇手中,也说不定根本没有这另外七枚古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