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月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七章、敌在国会,神圣罗马帝国,新海月1,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钱从哪里来?”
财政大臣帕威尔·利西齐安发出了灵魂拷问。
沙皇政府有多穷,这个问题估计谁也无法给出确切答案。总之,没钱修西伯利亚铁路是肯定的。
早在1891年,沙皇政府就组织道路专家启动了西伯利亚铁路勘探计划。没错,就是尼古拉二世当年在日本遇刺后启动的。
亚历山大三世虽然是沙皇中的和平派,但他也是一个好父亲。若不是受限于交通,估计当年英俄战争结束后,日俄战争就提前开启了。
不管是因为一时气愤,还是早有准备,总之西伯利亚铁路计划是启动了。
勘探的结果非常可怕,从莫斯科出发,途中要穿过辽阔的松树林,要跨过乌拉尔山脉,还要穿越茫茫西伯利亚的冻土带,最终才能够抵达太平洋。
路途遥远也就罢了,再怎么远也比不上神罗的环线铁路,关键是自然条件恶劣。
同样是修铁路,如果平原铁路的建设成本是1,那么西伯利亚铁路的建设成本就有可能是2、3、4……
兜里没钱,做事都不硬气。就在沙皇政府犹豫是否要启动西伯利亚铁路建设计划的时候,维也纳政府出手了。
同样诱惑力十足的“中亚铁路计划”出炉,让沙皇政府变得更加迟疑。只不过不等俄国人犹豫多久,维也纳政府就帮他们下定了决心——“援建”!
打开地图就知道,无论是西伯利亚铁路还是中亚铁路,建设成本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让本就不富裕沙皇政府来承担这笔开销,无疑是要命的事情。原时空为了修筑西伯利亚铁路,俄国人也是省吃俭用。
仅1891年~1901年,沙皇政府就投入了14.6亿卢布,远远超过了同期的军费开支。
经过13年的艰辛努力,1904年7月13日,这条世界最长的铁路干线才开始通车,后续工程最终在磕磕碰碰之下,一直延续到了1916年才完工。
相比之下,中亚铁路的施工条件还是要好那么一丢丢,当然也仅仅只是好一丢丢。
虽然不需要终年与冻土为伴,但是阿富汗地区那连绵不绝的山脉,同样也令人苦不堪言。
无论是战略需要,还是为了自己的钱包着想,沙皇政府都果断的选择了中亚铁路。
哪怕明知道维也纳政府在算计英俄关系,沙皇政府也没有拒绝的余地。
用沙皇政府中某位乐天派大臣的话说:“甭管奥地利人有多少算计,中亚铁路总是对帝国有利的。要不要南下,主动权仍然在我们手中。”
理论上没有毛病,南下的主动权确实在沙皇政府手中,维也纳政府不可能替他们做决定。
只不过这也就能糊弄一下普通人,印度这么大块肥肉近都放在了餐桌上,还不动刀叉去分割,那还是毛熊么?
从本质上来说,经济大臣提议帮俄国人修筑西伯利亚铁路也是一样。只要铁路通了车,什么都不需要干,贪婪的毛熊自己就会出去觅食。
毛熊东进固然会损害不列颠的利益,但是和南下印度相比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到时候遏制俄国人壮大,就不是不列颠一家的事情了,神罗同样不会看着俄国人完成“黄俄罗斯计划”。
如果操作得当的话,最终的结局就会演变成:英奥两国一起坑毛熊。
估摸着一场代理人战争下来,俄国人又会五劳七伤。多得不敢保证,让他们安分十年还是不难的。
最重要的是在俄奥同盟中间埋下了一根刺,有了这根刺两国纵使不兵戎相见,也不可能像现在这么亲密无间了。
要是一切进展顺利的话,在未来的英奥争霸中,沙皇政府还会想方设法的给神罗拖后腿。
计划非常的完美,唯一的问题就是:修筑“西伯利亚铁路”的钱,从哪里来?
英俄关系可不比俄奥关系那么密切,维也纳政府帮俄国人修筑中亚铁路,也仅仅只是帮忙垫付了部分资金。
主要是项目勘探、设计、管理等费用,人工、原材料还是沙皇政府自己提供的。
看在俄奥同盟的份儿上,纵使国内有人提出异议,维也纳政府也能够应付过去。
搁在不列颠头上就不行了,英俄阿富汗战争的血,还没干呢?
这个时候出钱出力,跑去帮俄国人修铁路,英俄战争中阵亡士兵的家属,恐怕生撕了他们的心都有了。
真要是激起了民愤,反对党肯定会推波助澜。国家利益虽然重要,但是党派利益更加重要。
敌人支持的我反对,敌人反对的我支持。在政治中从来都是屡见不鲜,至于正确与否并不重要,关键看需要什么。
如果只是百八十万英镑的资金缺口,大家还可以想办法东罗西凑,瞒过公众的视线,以特殊经费开销把账给平了。
但是针对西伯利亚铁路而言,没有上亿英镑的投入,根本就通不了车。
即便是让俄国人出人工、材料,那也要上千万英镑的投入。要动用这么大一笔资金,不管采用什么办法,都保不了密。
海军大臣弗罗拉:“不光是钱的问题。我们和俄国人的关系这么紧张,就算提出帮忙修筑西伯利亚铁路,恐怕沙皇政府也不会相信。
除非我们只是出钱,不碰铁路勘探设计与施工,要不然他们根本就不会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