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4章 正名,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我想吃肉,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老封君本不必亲自过来,她在自己家过得好好的。愿意长途跋涉跑三天的路程再在一个只有雏形的石头城里住小半个月,是因为她有一桩心事——儿女。
她的孩子里活下来的有五男两女,但是因为洞主之位却分成了两派。丈夫生前对她说明过家里的情况,是女儿更有本事更适合做这个洞主。当时苏老封君的一个想法是: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让老大当洞主,让小妹管事这样兼顾了二者。
但是阿苏洞主的意见是:不行,老大脑子跟不上,小妹管事,老大不同意,这寨子到底听谁的迟早要出事儿,不如打一开始就交给小妹。儿子们呢,早点断了念想,不容易生出野心,再托付一下山下阿弟,能保命。
苏老封君的意见是:那为什么不让老大当洞主,小妹管事,如果两人有了矛盾,再请山下阿弟调解
阿苏洞主的回答是:那山下阿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小妹嫁出去,嫁到一个当主母、能管家的地方去。那咱们家就要坏了。
苏老封君被丈夫说服,苏鸣鸾也做得不错,管寨子就能看出来比长子强不少。但是身为母亲,是不想任何一个儿女出事的。眼见得长子一天一天的消沉下去,她也有点儿坐不住了。
所以这次就要求跟苏鸣鸾一道往石头城见一见祝缨,瞅了个机会,将长子的难处跟祝缨说了。请阿弟给看看,怎么让长子别这么丧气,老大一个男人,正在壮年,这样下去可不行。
祝缨这儿呢梧州初创,也正是在各项制度刚刚试行,又要攒人的时候,州里的长史、别驾本来就是要用到各族的人的。就算苏老封君不付,她也打算这么办的。正好,她就顺手把这事儿给办了。
苏老封君十分满意,又来致谢。
祝缨一边送她回房一边说道:“阿嫂操心太多啦,他这么大的一个人,还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么阿嫂回去去告诉他,收拾好了行装,带着家口准备下来做官吧。州里有分给官员居住的房子,不过呢,这个官儿是轮流做的,先做三年,身上的官阶三年之后也不取走,还是在他身上。他这三年要是干得好,又或者发现了别的什么长处,那样才是长久之计。”
苏老封君又细细地问:“以后还要回山上那他的屋子就还要留着啦。”
祝缨笑笑,道:“你是担心以后他们兄妹又有不好阿嫂瞧我这别业,不也是一片野地上建起来的么有的是办法,无论如何,现在咱们又有了三年的时间。”
苏老封君道:“那你可多教教他呀!”
祝缨点点头:“正好,家里孩子们也渐大了,也该上学了。我再另开一所小学校,先教语言。”
她的脑子里已经划拉出了一整个计划:全员都上学,那不太可能,现在能上学的也只有一些寨中富人的子弟以及少量的聪明孩子充做富人子弟伴读的。
这些人先学,学会官话、学会读写算,简单一点的就行,然后回寨子里就能用了。先把户籍之类的给盘个大概吧!
苏老封君见她有了安排,道:“那就都拜托阿弟啦。”
“好说好说。奏本上要给他起个名字,照着音来写呢,看着字不太好看,不如照着意思再取一个小妹叫‘鸣鸾’,跟她本名的意思就很近。”
苏老封君道:“都还姓苏,阿弟你看着取吧。”
“苏飞虎,这三个字怎么样”
苏老封君听了她的翻译,道:“那就这样!”
祝缨将她送到院门口就不进去了,转而去找祝大和张仙姑,看看他们收拾得怎么样了。两人对山上这个“家”十分的看重,不是很想回去的样子,东西也不肯往山下带了,有点将山下的刺史府当成个客栈的意思。
祝缨进了院儿里,只见里面只有一个蒋寡妇在洒扫,祝缨问道:“他们呢”
蒋寡妇笑道:“老翁他们带着石头、锤子去外面逛了。”
“这会儿集市都收了,还有什么好逛的”
蒋寡妇道:“这些天大人出城他们就往集市上逛,有时也往坊里去,想是习惯了,又想与熟人道别吧。大娘子说,以前在福禄的时候就常往外头去,到了府城之后反而不常逛了。石头城叫她想起来当年了。”
祝缨道:“原来是这样。”
她转身出去,想去找花姐说话,听到外面一阵声响,看着时,却见祝大等人回来了,也往花姐处去。
祝大道:“你们两个先回房收拾行李,三儿她娘,咱们看看花儿姐。”
祝缨心道:这是要干什么她站着没动,等祝炼、祝石二人进来,见到了她,给她问了好。问道:“你们去市集了”
祝石笑着用力点头,道:“嗯!大人您看,他们给我的!锤子也有。”他一手拿着个风车呼呼地吹。锤子手里捏着一只木雕。
祝炼道:“还去坊里了,阿翁阿婆都舍不得走,到后来阿翁都不笑了。”
祝缨道:“你们收拾吧。”
她又往花姐那里去,也想听听二老的心事。哪知到了花姐门外,就听祝大问了一句:“她也没同你说过吗”
花姐道:“小祝或许心里有想法吧,我现在还不知道,她都会安排好的,您二老别急!”
“怎么能不急呢她都三十了!”祝大焦虑地说。
接着,里面又没声音了。祝缨走进了院子,扬声问道:“什么急不急的”
几人都跑了出来,杜大姐也从厢房里出来,看到是她,跑去拿热水来给她。
祝缨进了花姐的正房,在桌子边坐了下来,问道:“有什么事儿不能直接问我呀”
祝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女儿,逼近了她,压低了嗓门儿质问道:“锤子和石头,你是不是要养来当儿子呢”
祝缨吃了一惊:“您从哪儿听来的这话怎么可能”
祝大长出了一口气,表情也舒缓了,道:“那就行,那就行。”
“您从哪儿听来的这话是今天出去听谁说了什么了吗”
祝大道:“没谁。”
祝缨怀疑地看着他,张仙姑忙说:“是没有,今天……”她看到杜大姐从小院的小灶间里出来,手里的大铁壶嘴冒着蒸气,停了一下才接着说,“没别的事儿,就他瞎想!”
祝缨道:“真没有”
祝大也叹气:“没有的……害!”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对祝缨说,“咱这‘别业’也没个正经的名字吗你不得起个名儿啊,叫他们混叫着。”
祝缨道:“都叫什么了”她一直管这里叫别业。
祝大道:“别管什么叫什么,这儿是咱家,咱不起名儿叫别人乱说吗生个孩子,自己不起名,别人就要管他叫狗子、叫野-种。”
祝缨听这话不对,说:“来,咱们仔细聊聊。”她伸手取过一个茶盘,将茶壶茶杯都拿上了,对杜大姐使个眼色,让她避一避。杜大姐心道:不知老封翁又犯什么别扭了。
四个人到了祝缨的房里,祝缨道:“来,坐下来慢慢说。”
张仙姑左右看了看,才想起来,祝缨房里是不放仆人的。本来祝家的仆人就少,祝缨情况又特殊,许多打扫的活计都是张仙姑和花姐在干。如今这五间正房,一个仆人也没有。
张仙姑叹了口气:“今天,听外头的人说,这叫石头城,这老头子就犯犟了!”
祝大道:“你懂个屁!”
——————倒叙——————
马上就要下山了,老两口虽然很不舍,但仍是要收拾行李跟着走的,不然祝缨后宅没个人盯着,不方便。
祝缨出城的这段时间,他们俩在这大宅里呆得实在闲得慌,偌大的宅子,人比在后衙的时候还少。又空又无聊,他们便出了宅子到城里瞎晃,虽然有部分人不认识他们,有些人语言也不太通,但是他们衣饰看着就不像个普通人,又有认识他们的,也有说好话的,也有奉承的,反正就挺热闹也挺享受。
没几天,就跟一些人混熟了。他们也不收商人和百姓的礼物,但是只要逛一逛,想一想这整个城都是他们家的,心里就挺美的。
要走了,就带上了祝炼、祝石一起再最后逛一次、道个别。
这一蹓跶就蹓跶出意外来了。
起初,一切都好,人们也都对他们打招呼。商人们熟悉了,都拱手为礼之类。居民中还有些胆小的或者是初来不认识他们的,被邻居们一说,都吓了一跳!城主的父母!那是老主人呐!
又也有磕头的,老两口又赶紧将人扶起来之类,显得平易近人颇得了一些赞美。也有人见到祝炼祝石跟在他们的身边,穿得也整齐,年纪小,张仙姑与祝大平素待他们也像看孙辈,就觉得这是“小郎君”,乃至于有人朝他二人行礼磕头。
老两口又都笑着说:“这使不得。”忙将人扶起来。
到得此时,一切都还不错。
途中,遇着一个小孩儿手里拿着风车玩具,祝石盯着多看了一会儿,那孩子的母亲就从孩子手上拿下了风车“孝敬小郎君”。孩子哭了,母亲又在孩子身上打了几巴掌,孩子哭得愈发的大声。张仙姑就出钱把风车买了下来,孩子母亲还不敢收,张仙姑硬塞到了她的手里。
此时,张仙姑心里已有点不自在了,祝大倒还凑合,拿着风车给了祝石道:“喏,这下好了,拿着玩儿吧。”
祝石道:“他、他哭了。”
孩子的母亲慌忙说:“没事儿,再做一个就得了。本来就是自家做的。”
祝石就拿着风车一路玩儿了。
如果此时他们回家,也就没有下面的事情了,不幸祝大还没逛够。他们又蹓跶了一阵儿,不合遇到了让祝大心情变糟的一件事儿。
他们遇到了几个商人在茶铺里聊天,商人们的货也卖了、山货也收了,正坐着等回去。三大一小,小孩儿约摸十岁左右,与其中一个商人长得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似的。
一个商人说:“买卖已做完了,不知怎么还不走”
另一个人说:“你要走,自己走就得了。”
“我是说大人。”
“大人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还要听你号令”
“我可不是这个意思!咱们还是跟着大人一道走安全些,不怕野兽也不怕歹人。”
另一个就赞同说:“没错!自己走的,进城还要验身份、不许多带人马货物,跟大人进来的,带多少人都能进来有地方落脚。我宁愿多等,也要跟同大人一块儿走。远近谁不知道,石头城这儿,安全!”
祝大就听到了他们说“石头城”之类的,他也是为女儿得意,也想掺和两句:“你们叫这儿石头城啊”
他这些日子四处乱蹿,有个商人认出了他,又是行礼又是让坐的。祝大对自家这个新别业十分得意,又提起石头城。
祝石跟在他身边,祝大一向待他更亲近,见祝大说了也跟着说了一句:“我就叫石头。”
一直没说话的那个小孩儿因有了同龄人,也好奇地看看他手上的风车,顺口说了一句:“城是用了小郎君的名字吗大人真疼你。”难道不是因为这城是用石头建的这看起来傻乎乎的财主家的胖儿子真的是大人家的小郎君白天听他们说的是真的吗
祝大的脸色当时就不太对了。
他也没有心思跟商人显摆了,勉强地同商人说:“明天就走,都收拾好行李吧。”
张仙姑看他脸色不对,道:“你这又是怎么了”
祝大见人来人往的,说了一句:“要走了,心里不好受,不行吗”
接着他就要回家了,回到家里,先让祝炼祝石收拾东西。打发走了两个小孩儿,祝大才对张仙姑说:“明明是咱家的,怎么叫个‘石头’城的不行!咱们问问花儿姐去!”
——————倒叙完毕——————
花姐此时才知道这老两口问这个是为了什么。
她本来还以为是二老见着了“家”,又想起来祝缨还是孑然一身,不免关心起来。类似的想要孙子的话题他们不是没念叨过,花姐以为这次还同以前一样,正打算慢慢开解呢。现在正在关键的时候,真不是个好时机。祝缨是女人,要亲生的孩子,就是得亲生。根本不行!
明年就轮到祝缨上京了。
而且谁配呢
祝大还问了她一个问题:“花儿姐,你读的书时有那样,被人养做儿子改了姓,后来不改回来,不敬亲爹娘的贵人吗”
花姐一时实在想不出来有没有这样的人,只好摇头:“我不知道,一会儿问问小祝,她读的书更多,或许能说得出来。”
原来是在这儿等着呢!
她也不知道要摆出个什么表情来好,只得看向祝缨。
祝大和张仙姑也看向祝缨,祝缨道:“没那回事儿,没起名字是我不太想叫名字传出去。现在不是大张旗鼓的时候,不适合。”只有一圈儿围墙,人口不到四百户,田也还没开出来,私兵也还没有。显摆什么招雷劈吗
张仙姑听女儿给了话,就说:“那就行了,你爹白操心一回。我看两个孩子也挺好的,别生份了。咱们明天就走了吗你的事儿办完了”
“嗯,明天走。也都办得差不多了,大家都有个数,苏喆大舅就是梧州长史了,下山后我写奏本,明年他就能领到告身了。以后与他家往来,也当成走亲戚。”
“哎哟,他也”
“是,他娘托的我,说,儿子老大了,在家里也没个正事干。怕跟他妹子拌嘴呢。”
祝大忽然阴阳怪气地来了一句:“别家的事办完了,咱自己家的事呢既不要他当儿子,不,哪怕他没了爹娘,咱收养了他,也得知道这是谁的家!就算不敲锣打鼓给人知道,也得这是咱家别业吧得叫个‘祝’家庄!就算他以后长大了,想改回本姓儿!这儿也不是不姓祝的人能占的!”
“……”祝缨沉默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