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易阳成了文艺片的主角?
纯纯的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9章 易阳成了文艺片的主角?,重生的我只想专心学习,纯纯的橙,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过让易阳有些意外的是,全程没有看到马文武的两个兄弟,照理来说,他们是一个团队的,虽然说大部分事情是马文武在做,尤其新的版本的核心都在他脑子里装着了,但是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都没有见到他们两个,也有些说不过去吧。
易阳随口问了一句:“他们两个呢?”
马文武摇摇头:“我没跟他们说,其实本来也不打算跟你说的,毕竟你们还在假期嘛……这件事也没有想象得那么严重。”
黄杉衫表情有些不自然,因为易阳是她打电话给叫来的,当时她慌极了,本来她就是给人打打下手跑跑腿的,马文武就是她的主心骨,一下子主心骨没了,当然就手足无措了,东想西想,难道说马文武学长做了什么坏事?会不会……牵连到自己?种种乱七八糟的想法之下,就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所以第一时间给易阳打了电话……
听马文武学长的意思,这个电话似乎也不应该。
她默默地看了看易阳,表情有些复杂。
无论怎么说,她都觉得易阳更能给她一种踏实的感觉。
看到易阳的一刻,就不害怕了。
易阳皱了皱眉头,说:“我觉得这件事你这么做有些欠妥,毕竟是合伙人,这也是一件大事,不告诉其他人,虽然我知道你是想自己一个人解决好,但这样恐怕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马文武干笑了两声:“我知道了……好了好了,你不要批评我了,这件事我会处理好的,接下来我还要跟天峰资本的人去谈,放心吧,按照你的那种说辞,我相信肯定能成的!”
易阳微微叹了口气,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接触久了就会发现,马文武这种人是有性格缺陷的,固执得吓人……但是转念一想,那些技术大牛,哪个性格里没有一点固执的成分呢?从某种角度上说,没有一股执拗的劲,确实很难在一件事情上做到极致。
从这个角度上看,其实自己跟马文武是同一种人。
……
几天以后,东海市的春天算是正式到了,学海路的两旁栽的绿树中点缀朵朵白花,这城市春天气温宜人,刚刚开学,算起来这一学期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生了,那种看什么都稀奇的表情便少了一些,大家都显得有些从容,从容地在校园里漫步,于是整个校园显得一派悠闲。
第三图书馆是最新的图书馆,建筑边缘是巨大的落地玻璃,有人因其独特的造型戏称为“水晶宫”,易阳拉开窗帘,刚好可以从这个角度欣赏到下方的景象。
下面是一条林荫小道,但是位置偏僻,少有人来,小道边上有两排木凳供人休息,一点点阳光从树荫的罅隙中投下,偶尔有不知名的小鸟飞过,成为点缀着季节清新的主色的一部分。
此时是下午,易阳坐在靠窗的位置,正在读一本马立诚的《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虽然说是理科出身,但是易阳其实自初中时起就很喜欢读历史,他的写作功底和思辨能力也是看了大量的历史着作培养起来的。
读历史有很多好处,其中有一点就是可以让人更加直观地看到熵增定律,熵增定律是人类不可多得的价值总结,它揭示了宇宙演化的终极规律,熵就是指一个系统混乱程度的指标数值,越无序,熵就越大,系统越有序,熵就越小。
任何一个系统,只要是封闭的,且无外力做功,它就会熵增,即,逐渐趋于混乱和无序,最终走向死亡,生意如此,公司如此,甚至大到国家也是如此,而看历史,能够让人更加清晰地看到熵增的过程,从而探索对抗熵增的办法,从而延长系统的寿命……
易阳突然发现,当一个人开始主导一个系统的时候,往往就会去尝试探寻哲学,历史上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往往在自己的领域有惊人的成就,比如王阳明、比如教员……一个哲学真正学得好的人,往往不是哲学专业的人,就像作家往往不是文学系毕业的。
思维发散得有些多,看得有些累了,才放下手中的书,往下面的路上望去。
有几个人。
长裙飘飘,跳跃,漫步,回眸一笑……女主角的肢体语言形成这些唯美的画面时,旁边的人专注地看着,一台摄像机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
哦,在拍戏么。
对于东海大学这样的综合性大学来说,常常会有类似的场景,他们可能是某个选修课老师布置的任务,可能是某个社团组织的活动,当然也可能是一群有着放肆理想的年轻人志同道合的尝试……
这就是大学,一个可以将一切疯狂的想法予以实践的田地。
易阳悠闲地看了看他们,手上的手表刚好折射了阳光,一道亮光晃动,下面的女生蓦然抬头。
“咦?”女生愣了愣。
易阳喝了一口带来的水,默默收回目光。
“怎么啦香梅?”
回想刚才朝着图书馆二楼窗户的惊鸿一瞥,香梅若有所思,突然笑眯眯地望向那边的赵平,说:“赵学长,你不是说差一个感觉吗?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赵平走过来,一面低头看了看刚才拍的片子,脸上露出不太满意的表情,一面抬起头:“嗯?”
香梅说:“就是跟我一个班的易阳啊……”
“易阳?”
听到这个名字,赵平脸上闪过一丝光彩:“哦……他么?”
这几个人在做的事情,以及为这件事形成的组织,大概可以看做是一个简陋的“剧组”,而主导这一切的,就是赵平。
每一个大学,每一级都总有那么几个风云人物,他们的故事往往被很多人传说,赵平至少在经管学院这个层面上,算的上这样一号人了。
尤其是上一回经管学院的学生节办得十分成功,从前期的筹划到最后的实施,各个环节都十分出彩,类似东海大学这样的名校,学生们的思考能力都要强一些,喜欢透过现象思考本质,对于这次活动,就会联想到组织者的能力上去了……如果是一个任职的管理者组织得好,不是新闻,而一个学生能组织得好,就会让人佩服了。
而其家庭背景也不容小觑,当然他家里具体是做什么的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只是知道是做生意的,很有资本。
赵平要在学校里做什么事情,至少在找人这个环节上,基本上是遇不到什么困难的,他能感受到的大多是善意,偶尔思考过其中的原因,还是愿意把主要原因归结到个人能力上去,似自己这般温和得体,能够照顾到身边的人的情绪,做事又周到,大概、的确是有一种个人魅力的,相信哪怕没有家庭的背景,做一些事情也不会很困难。
虽然说,哪怕在名校,大多数人也还是拜金的。
此时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是拍一部戏。
这是赵平的兴趣爱好,当然,这个兴趣爱好萌发的时间有些短,是上了大学以后才逐渐清晰的,否则他如今大概在某个电影学院进修。
此时他们正在拍摄一个小片段,一切以赵平的个人意志为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