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木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七保性命董卓兵败撤围,求太平张角饮恨身亡,实话三国,高木峰,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定西市临洮)人,其父董君雅,曾任豫州颍川郡轮氏(今河南登封西)县尉。父亲离职返乡,董卓随其回乡耕种。董卓年轻时喜爱结交,行侠仗义,曾经到羌人部落游玩,与很多羌人首领结交。后来,一些羌人首领来家看望,董卓杀牛款待。羌人首领们非常感动,回去后凑各种牲畜上千头赠送董卓。董卓成年后,先在陇西郡府担任官吏,负责地方治安。当时匈奴人经常骚扰边境,劫掠百姓。因为董卓力大无比,又会武艺,擅长佩戴两副箭囊,骑马飞驰时可左右射击,被凉州刺史征辟为从事。董卓领兵大破匈奴,斩获千计。并州刺史段颎将董卓推荐入朝廷公府。汉桓帝末年,董卓担任羽林郎。延熹九年(一六六年),鲜卑人入塞,与叛乱羌人联合,对抗东汉政府。朝廷拜张奂为中郎将,负责平定幽、并、凉三州叛乱。董卓为军司马,随张奂大破进犯三辅的叛乱羌人,斩其首领,俘虏万余人,因功拜郎中,赏赐九千匹缣。董卓曾出任并州雁门郡广武令、益州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因犯事被免职。灵帝熹平年间,董卓被司徒袁隗征为掾吏,后出任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旧主张奂隐居在弘农郡华阴县,董卓曾派人赠送一百匹缣,张奂厌恶董卓为人,拒绝不受。

黄巾起义爆发。北中郎将卢植被朝廷罢免,朝廷调遣时任河东郡太守的董卓为东中郎将,接管冀州战区事务。董卓与张角交战大败,被刘关张救回营中,不但不谢救命之恩,反而非礼慢待,刘关张弃之而去。董卓自思:黄巾如此凶猛能战,四方豪强借机扩张,吾若死打硬拼,不但实力大损,还会命丧沙场,何谈来日称雄。于是尽撤围困广宗主力,率军北上,谎称攻打张梁,向下曲阳进军。

张角大败董卓,军力大振,士气高昂,正要挥师南下援助颍川,攻取洛阳,推翻汉朝,实现“人无贵贱,皆天之所生”的平等思想,谋求天下太平,不料却因劳顿过度,精衰力竭,卧病帐中。众将探视,见双目紧闭,嘴流白沫,四肢无力,口不能言。众皆凄然,跪地呼叫。张角突然坐起,双目圆睁,连呼“黄巾!太平!”,随后倒身而亡。噩耗传出,军士嚎啕痛哭,挂孝致哀。正是:率民起义求太平,目的未达身先亡。

且说张宝、张梁营寨被烧,撤军半路又遇曹操截杀,只得分路撤退。朱儁率兵追杀,正遇刘备来投,便合兵一处,紧追张宝不放。张宝左臂中箭,带箭进入阳城,坚守不出。朱儁带兵将阳城团团围困,尽力攻打。张宝身负箭伤,咬牙拔箭自治,号令将士,坚守四门,奋力抗敌。

部将严政进见张宝:“吾军惨败,汉军势盛,城中粮草不济,不如投降,以保性命。”张宝闻听大怒:“起兵造反,乃为百姓。今若投降,何必起兵?若再敢言降,必斩不饶。”严政诺诺而退。这天夜里,严政悄悄潜入帐中,见张宝昏昏欲睡,便拔刀杀了张宝,献首投降。朱儁破了阳城,又连平数郡,上表献捷。

张梁引败军退守下曲阳。皇甫嵩与波才在长社交战,得曹操相助,击败波才,乘胜追击,于颍川郡阳翟(今河南禹州)斩杀波才,又在西华击破彭脱,摧毁了颍川一带的黄巾军主力,随率主力紧追张梁不放。张梁率军边退边战,顽强抵抗,退入曲阳死守。朝廷因董卓屡败,命皇甫嵩代替董卓统领冀州汉军,全力围剿黄巾主力。张梁闻知张角死讯,于十一月间,奋力突围杀出曲阳,欲退入广宗与敌决战。不料中途遭到皇甫嵩伏击,张梁与三万勇士战死,五万多黄巾军将士舍身投河,壮烈牺牲。皇甫嵩乘胜追杀,夺回广宗,打开张角棺木,戮尸枭首,送往京师邀功。

朝廷得报,朝议封赏,正值刘虞上表申奏。刘虞,字伯安,东海郡郯县人,东汉宗室大臣,东海恭王刘强之后,丹阳太守刘舒之子。刘虞通晓《五经》,最初获举孝廉,担任曹吏,因能履行职务而获升为郡吏,后因累积政绩迁为幽州刺史,刘虞任幽州刺史期间,在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外族间有崇高威望,随时朝贡,不敢侵扰,百姓传唱歌谣赞颂刘虞的功德。后因公事被免官,授东海郡吏。黄巾起义,朝廷命其为幽州刺史,率兵镇压。正值刘焉上表建议,设立州牧,赋予政治、军事权力。朝廷同意了这一建议,县设县长、县令,郡设太守,州设州牧,掌管所属地方军政大权。刘虞被任幽州牧,皇甫嵩斩杀黄巾军首领,功勋卓著,封车骑将军,领冀州牧。皇甫嵩又表奏卢植有功无罪,朝廷复卢植原官,曹操也因为有功,授予济南相,即日班师赴任。

话说张角死讯传至大兴,又闻各路义军相继惨败,邓盛、殷达义愤填膺。殷达报仇心切,提出带兵冲出大兴,与敌决一死战。

邓盛说:“数十万义军尚且不敌,区区几千兵士,岂不是以卵击石,枉送性命。”

殷达说:“新仇旧恨,岂能不报。”

邓盛说:“我已在我哥墓前对天发誓,不报兄仇,誓不为人。但目前情势非常明显,仅凭你我之力怎能扭转义军败局?”

殷达说:“若汉军聚得胜大军围剿大兴,必全军覆没。如其坐等待毙,不如拼个鱼死网破。”

邓盛说:“若如此,不但兄仇难报,还要枉搭数千性命。如今之计,重在保全将士性命,为兄报仇,容缓图之。”

殷达平素最信邓盛,便不再坚持,说是一切听从邓盛安排。次日,邓盛先叫兵士将山中囤放的粮草接济周边百姓,叫殷达挑选一百五十名精壮兵士,将部分物资、钱财分发给其余兵士,叫他们分散还家,传言大兴义军解散,各自归家种田。待人散后,又召集留下的一百五十人,每人配马一匹,驮载一应物资、钱财回家安顿,三日后返回邓屯。

殷达不解:“既然队伍解散,为何还叫一百五十精壮返回?”邓盛这才对殷达说明了自己的计划:“当今之势,义军败局已定,大规模对阵厮杀毫无胜算。兄仇不报又不心甘。人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由明战变暗杀,方有胜算。今我想仿平原君,将一百名精壮士卒隐于山中,习武练技,施以忠义训导,如此三至五年,人人忠勇果敢,个个身怀绝技,然后将百名士卒分为十队,每队十人,分散出山,效荆轲刺王,暗杀仇敌,为兄,为义军首领报仇。”

殷达又问:“每队十人,十队百人,为何选留一百五十人?”

邓盛微笑:“恐有胆怯或因其他原因不能返回,留有余地罢了。”果然,三日后有一百一十名士卒返回。邓盛按十人一队分为十队,剩余十人留在身边,以为策应。各队挑选队长一名,副队长两名,由殷达督导,潜隐山中,苦练技艺。数年后,十队精壮分散出山,或浪迹江湖,或潜入敌军,或卖身投靠,邓茂身边十人,联络各队,通告消息,伺机刺杀仇敌。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再说南阳张曼成一军占领宛城后,于吉撤退南方。新任太守秦颉卷土重来,疯狂反扑,张曼成战死,宛城被汉军夺回。南阳义军拥立张曼成部将赵弘为帅,赵弘与副将韩忠、孙仲,聚集十数万义军,声称为张曼成、张角报仇,英勇奋战,杀退守军,再次占据宛城。

朝廷急忙调遣围攻阳城诛杀张宝的朱儁以得胜之师前往征讨。兵临宛城,朱儁命刘备、关羽、张飞佯攻西南角,自纵铁骑二千,径取东北角。赵弘派韩忠从西南角出战迎敌。两军对垒,忽报敌军铁骑直奔东北角,韩忠恐城池有失,急忙撤军回城。刘备从后掩杀,韩忠不敢恋战,率军退回城中,紧闭城门坚守。朱儁分兵,将宛城四面围困。

赵弘聚韩忠、孙仲商议。韩忠说:“敌军狡诈,险些中计。”孙仲说:“‘大贤良师’病亡,广宗、颍川两路义军被剿,汉军名将朱儁率主力围困,内无粮草,外无援军,宛城危在旦夕。不如献城投降,另作打算。”韩忠大声呵斥:“我等随蕖帅张曼成起兵造反,今蕖帅战死沙场,当拼死报仇,怎能说出‘投降’二字。就是战死,我也不降。”赵弘见二人因投降争执,思忖片刻:“诈降破敌,未必不可。”孙仲说:“我说投降,正是此意。”三人对计划商议了一番,赵弘做了具体部署:敌军主力集结西北,由韩忠率领一军诈称主力防御,并将将士潜伏城内,待敌军攻城,开门诈降,敌军入城,潜伏将士奋力拼杀。赵弘、孙仲事先率领主力分别从东北、西南突围出城,绕到敌后,两面夹击,大破敌军。计划停当,各做准备。

傍晚时分,韩忠站立城门,军士擂鼓呐喊。朱儁以为义军主力在此,恐其突围,急调刘关张前来集结。韩忠闻报赵弘、孙仲已经突围出城,即派人持降书来到汉营。降书云:城中断粮,赵弘、孙仲弃城而逃,顾及城中数万性命,韩忠愿献城而降。

朱儁看了降书对来人说:“回去告诉韩忠,拒绝投降。”刘备不解:“昔日高祖之所以能得天下,就是因为能够招降纳顺,众多归附。今朱公为什么拒绝韩忠投降呢?”

朱儁说:“彼一时,此一时也。昔高祖与项羽相争,乃天下之争。天下大乱,民无定主,所以招降纳顺,劝赏归附。而今,海内一统,只有黄巾造反,若准其降,无以劝善。贼寇得利时就肆意抢劫掠夺,失利时便见风投降,这样必然助长贼寇志气,决非良策。”关羽听了忍不住说:“城中尚有数万无辜百姓,岂不因战遭受灾难。”朱儁目视关羽:“此乃妇人之仁。”

刘备见状,连忙说:“朱中郎所言极是。今贼寇投降被拒绝,必然死战,万众一心,恐难速胜。如若撤退东南,独攻西北,给贼寇留一退路,必无心恋战,待其弃城而逃,即可擒拿。”朱儁听从了刘备的建议,撤退东南两面军马,集中力量攻打西北。

韩忠见诈降不成,急忙令人通知赵弘,说是情况有变,让主力于城外东南埋伏,见到信号,伺机围杀敌军。朱儁率军攻打西北,韩忠尽撤城门伏兵,向东南撤退。朱儁攻破城门,命刘备领关羽、张飞追击韩忠。韩忠弃城而退,汉军紧追不舍,韩忠命亲兵发出信号,然后回马力战,不料从敌军阵营飞来一支冷箭,正中前心,翻身落马。正在此时,赵弘、孙仲率主力两边杀出,汉军大败。朱儁见义军势大,引军暂退,离城十里下寨。赵弘乘势再次夺回宛城,安葬韩忠及死难将士,重整旗鼓,拒敌坚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大明头号反贼

莫问太多

带着支票回家种田去

花字辈不叫花什么

诡秘降临东京

铅笔小新.S

人类群星闪耀时

林老咪

红鸟记

hare22

我可是不死的亚人

溺梦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