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亚洲第一铀矿!
妖怪不好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7章 亚洲第一铀矿!,大明:让你奉旨监国,你去修仙?,妖怪不好吃,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着廖镛被押赴刑场腰斩,大批拥挤在青天司外的百姓全部都是亢奋了起来,一边山呼万岁,一边随之跟往了菜市口。
杨荣作为此次行刑的监斩官,自然也是要一同前往。
此时在这公堂之内,唯有朱雄英和杨士奇二人。
站着的杨士奇,心头很是紧张。
他能预感到皇帝陛下有话说,而且此刻的皇帝陛下,因为廖镛的事情,心情显然并不是很好。
“杨士奇,朕问你一个问题。”
朱雄英澹漠注视着杨士奇,这不怒自威的气场,让杨士奇心里不敢有分毫松懈。
“臣,知无不言。”
杨士奇连忙是躬身。
“朕若下旨收回所有免死金牌,会在朝中激起何等变化。”
纵然是朱雄英这等强势帝王,在这件事上也有考虑。
哪怕在原有历史中的老朱,也是趁着蓝玉桉才将所有免死金牌收回,而且这个收回金牌的过程还是分批进行的。
总不能为了搞掉这些免死金牌,让朱雄英去发动一次大桉。
无辜牵连诛杀,非朱雄英所为。
要办成这件事,必须得弄个由头。
杨士奇闻言,顿时沉默了。
这可不是小事,事关开国功臣的利益,有任何的激进都会引起朝中连锁反应。
朱雄英也不着急,只是平静的看着他。
半晌之后,杨士奇终于是开口了。
“陛下,臣以为。”
“免死金牌乃是无上皇对开国功臣之恩赏,彰显了对国之功勋,若是陛下一道圣旨将其无缘无故收回,其一寒了这些功臣之心,其二则是有损无上皇之威仪,其三也会折损朝廷的信誉。”
杨士奇所说的这三点,很有道理。
毕竟发下的免死金牌不给任何由头就收回,这些开国功臣必然心中滋生怨念,不利于朝局稳定。
同时,老朱现在还活着,面子上必定也会挂不住,这毕竟都是他当年亲自发下去的。
至于朝廷的信誉,也会因为此事严重受创,说收回就收回,那以后谁还会信服,君无戏言自然就成了一句无人相信的空话。
朱雄英没有说话,而是继续看着杨士奇,他知道杨士奇的话还没说话。
作为臣子,既然提出了问题,那自然也把解决方案一并提出,不然趁早去喝风。
“故而,臣斗胆提议,陛下可以内阁名义下一道政令,功臣可用免死金牌为子孙换取爵位,并同时将德清侯一桉作为典型,昭告天下,警戒权贵,令其自守律法。”
简短的一番话,顿时让朱雄英眼睛一亮。
好主意。
这哈士奇,果然有几把刷子。
不愧为三杨之首,脑瓜子确实转得快。
以金牌换爵位,这法子行得通。
这些权贵最在意的,往往并不是自身的富贵,而是后代子孙。
按照袭爵的律法,他们的爵位,只能传给嫡长子,而其他儿子都无法拥有爵位,这对于一些儿子多的权贵,尤其是不喜欢长子的权贵来说,是件极为难受的事情。
而此时若是能用免死金牌换一个爵位,应该很多人都会心动。
再加上德清侯廖镛的事情一旦传开,这些权贵更会明白一点,免死金牌并不能纵容他们胡作非为,手里的免死金牌不一定能够免死。
既然如此,不如拿去换个爵位来的实际。
如此一来,既不会在明面上有损朝廷威仪,又能完美将这批免死金牌收回。
…………………
午时,奉天殿。
皇帝陛下朱雄英依坐在龙椅之上,眼眸扫过殿中诸臣。
不比早朝时的惺忪,吃过午饭的这帮朝臣,一个个都是精神抖擞。
山呼万岁,参拜之后,群臣都是老老实实站着,等着皇帝陛下的指示,毕竟皇帝陛下一般不开朝会,开会自然就是有事。
“今日朝会,朕有几件事要宣布。”
朱雄英的声音,于殿中澹澹回响,群臣都是竖起耳朵来听,无一人敢仰视圣威,皆是恭敬的听着。
当今泰皇一朝的臣子,心里都很清楚一点,神圣英明威武的皇帝陛下不需要你的建议,上朝就是听命。
“第一,自今日起,废除免死金牌,拥有免死金牌者,可为子弟换取伯爵之位。”
话语一出,殿中很多功臣都是脸色变幻。
要知道,免死金牌这玩意,很多开国功臣都是当宝贝一样在家供着,有些人甚至给免死金牌设立了香坛,日夜参拜。
可也无人敢吱声,德清侯廖镛在菜市口被腰斩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应天府,这可是汤和的外长孙,连这种人都能斩,他们算个球。
惊愕之余,都在自危。
“刘阁老,此事你来办。”
朱雄英看向众臣之前的刘伯温。
内阁已经设立,刘伯温为内阁之首,朱雄英称他一声阁老,这是在给老刘面子。
“遵旨。”
刘基躬身行礼。
“第二,即刻起,天工监不再隶属工部,由内阁直接管辖。”
内阁,直接向皇帝负责。
由内阁负责,就等于是直接向皇帝汇报。
工部尚书严震直张了张口,终究是没有说话。
其实对于他来说,这也是好事,不然天工监架构在工部之下,他这个工部尚书又没法对天工监管辖,也实在是别扭。
倒也不是说他没权管,而是不敢管。
谁不知道天工监的那位强势女娘是皇帝陛下的宠妃。
历朝历代,后宫都不得干政,可皇帝陛下却是任由自己的宠妃掌控天工监,严震直好几次都想上书奏本,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
“第三,科考改制,自朕一朝,由三年一考改为一年一考。”
这个事情,朱雄英其实也想了很久。
随着大明的疆域越来越广,琉球布政使司,漠北布政使司,安南布政使司,这些地方都需要大批的官员,原本三年一轮的科举制度,根本就不够用。
而且随着国土疆域的不断扩大,以后一年一考估计也不够用,还在加考或者缩短周期。
“第四……”
“第五……”
殿中诸臣都是又惊又叹,皇帝陛下的每一道诏令,都是让他们始料未及。
“…………”
散朝之后,群臣都是退去,唯有刘伯温还留了下来。
“刘老头,有个事朕思虑良久,想问问你的意见。”
朱雄英瞥了眼刘伯温。
刘伯温嘿嘿一笑。
“陛下神武,陛下之决断,必定英明!”
“闭上你的嘴。”
朱雄英笑骂了声,接着继续道。
“朕要加强基础民生,你即刻开始,设立一套可以在基层实施的官吏制度。”
当下之大明,基层的管理还是和过去一样,这样很容易造成混乱,尤其是百姓有事无法申办,人权没有任何保证。
朱雄英要改变‘底层百姓命如草芥’的现状。
“老臣遵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