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糊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章 主政西南 第十一节 重振,民国投机者,有时糊涂,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妹,你这些文章我都看了,文笔不错,不过对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他们的应对措施的分析不足。”庄继华端起碗就开始说。老爷子家的饭菜比较清淡,重庆那种辛辣的重口味在这张桌子上看不到。
“他们实行的是类似斯巴达式的管理方式,军队男女分开居住,只在周末可以住在一起,政府和军人实行配给制,他们的资金缺口很大,陀都不否认这点,尽管他们没有明说资金来源,但我可以猜到,主要还是来自国统区民众的捐助。苏俄可能提供了部分。”梅悠兰思索着说。
“社会呢?党务呢?对你开放了吗?”张静江有些好奇了,这几年对延安的报道越来越多,越来越正面,被很多左翼文人形容为人间仙境,在青年中产生极大影响,直接导致武汉广州西安等地的大批青年学生奔赴延安,只有四川重庆。这两地对新闻控制极严,而且这两地组织被他渗透,他们要做什么,三青团总能及时得到消息,采取措施,严重限制了他们的影响。特别是重庆,西南开发的成功,重庆人有种自豪感,更加认同重庆体制。这些种种条件汇集在一起,让凝组织的发展变得困难,严重限制了犹的影响力。
“他们政府的运作我和爷爷都参观了,他们也实行减租减息,不过在他们的老根据地打土豪分田的早就完成,只是在西安事变中占领的地区没实行;商业上是公私兼顾,有政府开的公司,也有私人开的。”
“党务上,他们与重庆也差不多,每个村庄都有基层组织,村支部书记,村政府中的村长,民兵队长,构成基层政权架构。”梅悠兰回忆着说:“其实他们的做法与大哥差不多,只是大哥把民兵变成了预备役,把。变成国民党,增加了个团支部,其他大同小异。”
“我们都是学的苏俄,当然差不多。”庄继华苦笑下,当初推行这套体系时,他就明言是学的苏俄,根本不在乎别人的指责,现在这些人尝到这套体系的好处了,又开始要求在全国推广。
“你在文章不要强调这点。就简单说是苏俄的吧。”宫绣画很谨慎的提醒道。
“我知道,绣画姐”梅悠兰拉长声调,然后扭头有些兴奋的对庄继华说:“不但是基层政权相同,更重要的是新闻管制法也基本相同,你用的是经济手段,他们干脆就用行政命令,除了控制的报纸外,其他报纸不准公开发行。”
“中央日报也不能?”庄继华有些惊讶了,据他所知,南京达成的协议中中央日报等国民政府安传部控制的报纸都可以在延安出版发
。
“可以,不过他们用的法子比较巧妙,首先延安普通民众中识字的人不多,其次他们限制了记者采访范围,记者要去那采访,必须有地方政府官员陪同,如果去的是危险区域,还要派部队护送,这让你有苦难言。”梅悠兰叹口气:“而且,延安贫瘾,几乎所有社会机构,和公共机构,都在控制范围内,民间报纸想要渗透进去根本不可能。”
“延安也有大学,除了抗日军政大学外,还有鲁迅艺术学院,但这些学院都是。的干部在领导。非党员是不能担任主要领导的。”
“抗日军政大学是培养基层干部的学校,这鲁迅艺术学校是作什么的?培养家?”宫绣画有些不解。
“差不多吧,开有、音乐、戏剧、美术四个系,有不少国内的名家在那任教。”梅悠兰说。
“。人胸怀远大,不是什么土匪。”梅老爷子叹口气:“将来的中国不是垂庆的,就是延安的。除此二者,再无他人。”
姜还是老的辣,老爷子眼睛毒呀,庄继华在心里叹口气,正准备开口,梅悠兰哎呀一声,众人都不解的看着她。
梅悠兰神色丝毫不动:“大哥,美国大使官的托马斯托我给你代句话,他想与你面谈。”
说完之后,她很期待的瞧着庄继华。
庄继华先是没反应,张静江目光凝重,心中有种按耐不住的期望,他轻轻咳了两声,压抑住心中的波卑,轻轻问道:“为什么?”
求月票支来求月票支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