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您添蘑菇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57 高工张逸夫,超级电力强国,给您添蘑菇啦,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张逸夫的牵引下,1990年底,部里正式发文,终止与emc的一切合作。
这几乎是电力行业中,跟曾经“苏联老大哥”牵连的最后一根线了,就此斩断,提前了十余年。
这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缕小波,张逸夫还要做更多的事,但人生来并非全能,优秀只是可以帮他不少,但不能铸就他的一切,路踏踏实实走,事一件一件做,有什么能耐说什么话,做一个稳如泰山的男人,这才是张逸夫的座右铭。
……
12月15日,冀北电厂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达标自评完成,牛大猛正式向上级提出了达标验收申请。
第二件,月平均供电煤耗成功压到了397克,华北局得知喜讯后,在牛大猛的鼓动下,成功联系到电力报社前来专题报道。
第三件,史上最年轻的高工与史上最年轻的准劳模诞生了。
不得不说,在这个高级工程师的流程之中,刘建网还是帮了些小忙的。助理工程师直接提高工毕竟是一件很不符合常规的事,常人要经过十几二十年的煎熬被张逸夫在半年内捞到了,不免过分。
因此,在全国大赛后的第二天,刘建网主动联系上牛大猛,希望能在进入提职称流程前,冀北这边先打上来一个报告,表述出张逸夫在专业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申请先来给破格提成工程师,有了中级职称,后面的事情能容易些。牛大猛见部里搞人事的领导点头要干,自然不含糊,当天就打了报告,经过华北局的时候,更是顺风顺水,最后刘建网运作一番,没多少天,张逸夫便破格成为工程师。
然后又没多少天,张逸夫的名片就印上高级工程师了。
若是领导的孩子,或是皇亲国戚,怎么着也不敢这么快评高工,不是不能,是不敢,没这个技术水平,不敢拿这种专业头衔,况且领导子女有更好的出路,走行政管理路线。由于垄断的存在,电力行业相比于其他行业、企业,市场竞争方面的压力是小的,因此市场运营方面的人才极其有限,也相对不受重视,需要的大多数干部还是技术型、管理型的。因此,圈内的纯技术人才不在少数,相对而言,环境势必更纯洁一些,搞技术的居多,没那么多幺蛾子。
也正是由于“技术”在这个行业的权威性,即便是大领导的子弟,也不敢利用特权乱搞,在这方面的评定,相对还是公平公正的。
而张逸夫带领冀北拿下电厂运营冠军,又在全国大赛拔尖,一手获得三个专业的笔试头名,在技术上自然不可能再被质疑,毕竟考试委员会的专家都点头承认了他的能耐。
就因为这样,张逸夫在技术职称上的进步反而比大领导的子弟还要顺利一些。
张逸夫坐在办公室中,抚摸着崭新的,热乎乎的名片,也是美得不行。这年头,高级工程师还是比较稀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