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十九节,大汉帝国风云录,猛子,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歆的儒学改良之策是在儒家经学上的改良,是属于儒家学说内部的改良,而李玮的儒学改良之策近似于大儒扬雄的理念,是援道入儒,是两家截然不同的学派之间互补长短的一种改良。当年的刘歆为了儒学改良,付出了一生的清誉,最后付出了生命,由此可见儒学改良的阻力之大,也由此可以预见李玮的儒学改良之策将要遭遇何等强烈的反击。
李玮说干就要干,他有李弘和长公主给他做支撑,他不怕,但李弘怕,李弘不敢干。这场大病让他元气大伤,华陀和张机都说了,这辈子也不要骑马了,最好也不要再去打仗了。当然,你想早点死,对自己生命无所谓,那就可以为所欲为。李弘不想死,他还想看到大汉崛起的一天,看到大汉百姓安居乐业的一天,所以他决定接受华陀和张机的意见,老老实实在晋阳待着。但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大汉一步步走向振兴,不需要他驰骋疆场了,否则他还是要冲锋陷阵。
李玮的儒学改良之策如果失败了,如果天下再次大乱,如果小天子控制不了局势,自己就不得不再上战场。上战场是小事,自己早点死也是小事,但生灵涂炭是大事,社稷倾覆是大事。这个责任自己承担不起,根本承担不起啊。
“受胙……”
乐舞顿时一变,乐工奏《大?》之曲,舞伎起《大?》之舞。丝竹钟磐之声响彻山野。
李弘思绪被打断,在张燕和吕布的左右扶持下,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长公主回过头来关切地看着他,李弘努力冲着她笑笑,示意她继续主持祭典。
长公主下拜受胙。(接收胙肉。)
“撤馔……”
黄岳高呼之后,长公主和众臣起立,各自长长吁了一口气,祭典总算要结束了。
长公主乘着小憩的短暂时间,走到了李弘身边,“还支持得住吗?”
李弘几乎半靠在吕布的身上,疲惫不堪地点了点头。长公主看到李弘眼里的血丝,马上转头瞪着李玮,没好气地问道:“你有什么重要事?为什么不对我说,却把大将军拖一夜?”
李玮刚才高声朗诵了长长的祭文,正口干舌燥嗓眼冒烟,愣了半天没说话。
张燕轻轻拍了拍李弘的后背,小声安慰道:“我们不能急,千万不能急。这件事两年不行就三年,三年不行就五年、十年,总之要时间,要时间,欲速则不达啊。”
李弘若有所思,缓缓点头。
“咚咚咚……”鼓击三通。
“跪……”黄岳的叫声再度响起,长公主和众臣跪倒。
乐舞突变,雄壮激昂,恢宏壮丽。乐工奏《大武》之曲,舞伎起《大武》之舞。歌伎高唱:“于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送……”
长公主三跪九叩,由谒者引导,退坐东厢。丞相、太尉、大将军等公、侯三跪九叩,也入东厢。其余九卿等大臣、大臣夫人进殿三跪九叩后,由宾司引导,自殿两侧鱼贯而出。
宗庙广场上,乐舞逐渐进入高潮。
《大武》之舞是“武舞”,结构十分宏大,表述了周武王的功绩。大舞分六段,完美表现了武王伐纣战斗的完整过程,既有士兵出征前如山岳峰峦般的阵势,也有灭商的激烈战斗场景,还有周、召二公亲自出场的领舞,另外还有士卒们剑击枪刺、斧砍盾挡的激烈搏杀,最后是大军凯旋诸侯尊崇武王的仪式。此乐舞场面恢宏壮丽,拥有史诗一般的气魄,传承千年不衰。
突然间,号鼓齐鸣,惊天动地,三百六十名黄门鼓吹同时奏响了祭祀典礼的最后一个乐曲《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男女歌伎齐声高歌,虽然只有短短三句,但在反复吟唱之下,在雄浑号鼓的伴奏下,其磅礴气势冲天而起。
三十六名全身铠甲的“巴渝舞”舞伎手持长矛、弓弩在广场上边歌边舞,舞姿雄健豪放,潇洒迅捷。
吕布忍不住纵声长啸,放声合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李玮、张燕、刘冥、燕无畏、卫峻等文武大臣热血沸腾,齐齐站起来振臂欢唱。
李弘的热泪悄然滚下,他嘶哑着声音,用尽全身的力气吼了出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以下不计字数:在古人的概念中,乐的含义比较广泛,不仅包括乐曲,还包括歌诗(词)、舞蹈。雅乐和俗乐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战国时期,人们将古乐视之为雅乐,这些古乐是指古代祭祀天地、祖先和朝会、宴享时使用的正统音乐。以六代舞最著名,它们是《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大武》六部乐舞,相传分别创作于黄帝、尧、舜、禹、商、周六个时代。六代舞也称大舞,是郊庙祭祀之乐。
刘邦队伍来自楚地,他们所歌所咏多为“楚声”,其中刘邦亲自创作的《大风歌》是楚歌名作,其歌辞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歌虽然只有三句,但气势磅礴,沉郁高亢。刘邦教沛中少儿120人歌唱,亲自击筑伴奏,唱到后来,刘邦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后来这首歌被用于郊庙祭祀的场合。
汉代郊庙祭祀乐除沿用少数先秦雅乐如《文始舞》(原《韶舞》)、《五行舞》(原周舞)外,大多是汉代用“楚声”所创作的乐舞,所以在当时未被列入雅乐系统,仍归属于民间音乐,由乐府领属。到了汉哀帝时,诏罢乐府,依大臣孔光、何武所奏,将这些汉代所作郊庙乐归于太乐领属,升格为雅乐,从此打破了人们传统上只把先秦古乐作为雅乐的概念。
巴渝舞是西汉初年从西南地区?人(板盾蛮)那里传来的舞蹈。汉高祖刘邦在平定三秦时,招募了一批?人做前锋。?人勇猛善战,其风俗又善舞,刘邦便命乐工学习和改编了他们的舞蹈,因为?人生活于巴郡渝水一带,所以就称此种舞蹈为巴渝舞。巴渝舞传入宫廷后,成为宫廷舞蹈,用来在宫廷宴会上表演军旅战斗的场面,歌颂帝王功德,是汉代著名杂舞。
表演时,舞者自披盔甲,手持矛、弩箭,口唱?人古老战歌,乐舞交作,边歌边舞,舞者有36人,是群舞。由于这种舞蹈是武乐舞蹈,汉哀帝罢乐府后,对巴渝鼓员36人仍认为不可罢,交由大乐领属,将它列入雅乐舞蹈的系统。其伴奏乐器以铜鼓为主,配合击磐、抚琴,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台本歌曲》、《行辞本歌曲》等4篇。巴渝舞发展到魏晋,已完全变成庙堂祭祀性质的舞蹈。
巴渝舞在我国古代舞蹈艺术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绶、冕冠、祭服:佩绶制度在华夏衣冠里为等级尊卑的一显著特征。佩指身上的玉饰,绶是用来悬挂印佩的丝织带子。绶的织纹、色彩及宽窄长短都跟官阶相对应。佩绶用来区分地位尊卑。平时官员在袍服外要佩挂组绶,并随身携带官印。
在汉代时期,绶的系结方式通常是打成一个大回环,然后下面系印章。印装于腰间的?囊中,系于绶的一端,垂于外边,绶的另一端垂于身后,故称印绶。汉初沿用了这种制度,并加以双印佩刀之饰。
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重大祭礼时所用的冠帽,汉代遵循不改,用作皇帝、公侯及卿大夫的祭服。
汉时最为端庄华贵的上衣是帝王和大臣所穿的冕服。冕服的形制如冕冠一样,尊卑有别,颜色和图案(章纹)大不相同。皇帝的冕服是衣裳玄上?下,即黑色材料制成的上衣,赤黄色材料制成的下衣。皇帝冕服所用的图案为十二章纹(一章即一种图案)。上衣六章用绘,下衣六章用绣。十二章纹依次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象征稳重;龙,象征应变;华虫(即一种雉鸟),象征文丽;宗彝(祭祀礼器),象征忠孝;藻(水草),象征洁净;火,含义光明;粉米(白米),取其滋养;黼(斧形),象征果断;黻,象征明辨。皇帝在最隆重的场合必须穿十二章纹。诸侯、三公冠九旒者,衣裳则用山、龙以下九章纹。九卿以下冠七旒者,则用华虫以下七章纹,以此类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