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醉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零五章 雪中送炭(一更),执宰大明,小黑醉酒,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昊的这道战报对已经回京的宣德帝来无疑是一场及时雨,由于大同城失陷,在加上万全都司被蒙古军队围住猛攻,这使得朝堂上不少文武百官担心京师的安危,已经有不少人上奏章劝宣德帝南狩南京。
所谓的“南狩”只不过是迁都的一个委婉的法,届时京师各大衙门都将随着宣德帝前往南京城。
宣德帝因为北征失利正窝火,又遇上被众臣上奏迁都南京,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他可不想成为一个史书上的逃跑皇帝,更对未能像永乐帝一样取得北征胜利耿耿于怀。
不过,以英国公张辅和忠国公周征为首的一批大明勋贵反对南狩,认为宣德帝应该坐镇京师以鼓舞前线将士的士气,大明有雄兵数百万,又有内长城这道屏障,蒙古军队无法越过重兵把守的内长城一步。
宣德帝自然认同张辅和周征的法,并且他去年就已经从南京等地调兵进京北上,与蒙古军队在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展开了激烈的交战。
可惜的是,此次进攻山行都司的蒙古军队近二十万,蒙古鞑靼部和瓦剌部可谓倾巢而出,因此虽然明军在山西行都司进行了惨烈的抵抗,但最终还是丢掉了大同城,不得不退守万全都司。
一旦万全都司丢失,那么京师北面的居庸关就将面临蒙古军队兵临城下的严峻局面,故而明军在万全都司囤积了三十万兵力,与蒙古军队打的是热火朝天。
如今,辽东战局忽然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被蒙古军队逼得走投无路的辽东明军竟然通过李云天的三场胜仗出人意料地击退了蒙古军队,迫使蒙古军队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令宣德帝是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这不仅意味着山海关的危机可以解除,而且辽东明军在赶走蒙古军队后还能入关参战,届时他手中就多出一股实力强悍的生力军。
自从大明立国以来,还从没有爆发过如此大规模的战事,山西行都司、万全都司、大宁都司、辽东都司以至于奴儿干都司都陷入了战火,大明的整个北方打成一团。
宣德帝为了应对北方的战事,不仅从南京等地调来了数十万卫所部队,而且南方的粮食等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运河运来京城,多亏了他这些年休养生息的国策,使得大明积攒下来了不少家底,足以应对此番大战的物资消耗,否则的话必将影响地方百姓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李云天查抄两淮盐道一案后,户部的国库一下子变得无比充盈,这也令宣德帝更有底气来打这一仗。
为了能守住万全都司,宣德帝已经把忠国公周征派去宣府城坐镇,全权指挥明军与蒙古军队交战的事宜,在周征的指挥下明军与蒙古军队在万全都司形成了僵持之势,几场大战下来双方互有胜负谁也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周征手里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是两万骁武军,其中一万人是跟随宣德帝北征的幸存者,另外一万人是从骁武军京郊大营和骁武军大同青龙大营调集的人手。
随着山西行都司的陷落,骁武军大同青龙大营的人已经全部撤回了京郊大营,在周征的恳请下,宣德帝将两万骁武军交由他指挥。
如果换成别的大明勋贵,骁武军的那些骄兵悍将不一定服从指挥,但是周征不同,不仅是大明排名第二的勋贵,而且还是李云天的老泰山,所以那两万骁武军完全听从周征的调遣。
再加上周征对骁武军也颇为了解,故而调用起来得心应手,他在万全都司与蒙古军队打的第一仗就是以骁武军为主力,在明军与蒙古军队在战场上陷入僵持的时候派出了两万骁武军。
两万骁武军犹如下山的猛虎,其强大的冲击力很快就撕开了蒙古军队的阵线,打了蒙古兵一个措手不及,根本不适应战斗力明显比其他明军高出一两个档次的骁武军的进攻,进而使得周征顺利取得了开门红。
在战场上,最令周征头疼的就是蒙古骑兵,最大的原因就是蒙古骑兵都是骑射的好手,这使得周征没有什么好办法来应对,毕竟明军骑兵的素质比蒙古骑兵差远了,不能在战场上与蒙古骑兵硬扛,而用长枪兵等步兵的话又会成为对方的靶子。
因此,明军在与蒙古军队交战中吃亏吃得最多的就是蒙古骑兵的杀伤,这也是李云天为何要用招募女真骑兵和招降蒙古骑兵,唯有他们能在战场上与蒙古军队的骑兵交战。
周征在万全都司的目标很明确,他并不是要消灭进犯的蒙古军队而是将其牢牢地拖在万全都司,进而将蒙古军队拖垮。
蒙古军队远道而来要想筹集军粮并不容易,即便是他们能熬过冬天那么来年的军粮也很难得到保证,这将迫使其不得不返回草原,而明军则趁机收复那些被侵占的失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