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斤论两花花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93、拼酒,我的1979,争斤论两花花帽,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行了,你们俩都别喝了。”李和终于发话了。
两个人这才做罢。
付彪问万良友,“万哥,你能喝多少?”
万良友道,“这得看心情,随多就少,没个准。”
付彪被万良友的傲气整的一点脾气没有。
李和问万良友,“你们生意怎么样?”
“还成,不过这不是独门生意,做这个的也越来越多了,我们俩还准备去云贵地区去看看呢。这行当看着简单,实际上门道深,大红酸枝,红木梨都能冒充红木,没点眼力劲还真不好做。”
李和问,“那木材收回来你们现在是自己打造家具?”
万良友道,“那就是多此一举了,付霞在东莞的家具厂马上要启用,我们准备借她的厂子来用,一起合作来搞,像红木、紫檀、黄花梨家具不愁没有市场,不但国内的一些富豪喜欢,香港那边的客户都喜欢,有的都愿意下定金,提前预定。”
杨学文也道,“我们俩计划就是趁着这两年材料好收,多收点料子,以后再考虑做家具的事情。”
李和问,“本钱够吗?”
万良友道,“这个你不用操心,足的很。”
杨学文和万良友对望一眼,腼腆的道,“我跟老万在香港买了股票,又赚了一笔。”
“什么时候的事情?”李和无奈,看来他们这些人尝到甜头之后,很难再收手了,都学会买港股了。
杨学文道,“就上个月的事情,广洲造船厂刚在香港上市,让丁世平帮我们买的,前几天刚出手的。”
“哦。”李和倒是没有听丁世平说过。
不过利用香港股票市场筹集外资是中国90年代吸收外资的重要渠道之一,五六十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规模一点都不小,“中国概念股”脱颖而出,气势如虹,光是1992年的平均升幅就有49%,远高于同期恒生指数39%的增幅。
杨学文为瞒着李和有点不好意思,笑着解释道,“倒不是想瞒着你,只是觉得你太忙,我们就没有和你说。”
李和点点头,“你们后面就不要买了,毕竟不是专业的,只有被宰的命。”
受中英香港争论升级影响,港股起码在下阶段很难再有起色,这些李和自然不好和他们多说。
杨学文和万良友点点头,表示认可。
老五的护照办好以后,被于德华直接交给了李和,这一次她找不到其它不出国的理由了。
李和特意给老五办了一张附属卡,递给她道,“拿着吧,每个月开销从里面取。”
实际上每个月也没什么开销,因为从住宿到吃喝,早就被郭冬云安排好。
他见老五没接,就丢给了旁边的女保镖,“你们跟她去新加坡没问题吧?”
他放心老四一个人在外面,但是不代表放心老五一个人在外面。
“李先生,你放心吧,没有问题的,我们一定会照顾好李小姐。”看在钱的份上,女保镖都没有犹豫。何况在寄宿制学校,学生也很少有外出的机会,她们的工作比在香港要轻松的多了。
李和继续道,“这张卡每个月只能取500美金,替她收好了。”
这些都是他精确计算过得,不多不少。
两个女保镖笑笑,这不是他们见识到的唯一的小气的富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