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如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一章 殿试,明传万里,往日如风,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会试出榜后的一两天,即三月初一日为殿试日,直到后面的成化八年始,方才将殿试日改为三月十五。

会试录取的“贡士”均需参加殿试,而由于殿试名义上是皇帝“亲策于廷”,皇帝本人就是主考官,所有贡士都是天子的门生,因此只设读卷官和执事官若干名。

读卷官由内阁大学士和除礼部之外的其余五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正官及詹事府、翰林院堂上官充任,提调官由礼部尚书、侍郎担任,监试用监察御史二人,其余受卷、弥封、掌卷等官则由翰林、春坊等衙门官员充任,巡绰有锦衣卫,后勤供应由礼部和光禄寺,几乎所有在京文职衙门都参与进了这三年一度的大典。

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道,朱元璋曾御制策问,但以后只由翰林院学士,特别是内阁大学士预拟试题,呈皇帝圈定,对考生的要求只有四个字,那便是“惟务直陈”,限一千字以上。

殿试的前一天,鸿胪寺官在奉天殿东室预设“策题案”,光禄寺则预备好贡士们的试桌,陈放于殿外东西两庑。

新科贡士们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来到奉天殿前丹墀内分东西两群面北站立,文武百官各具公服侍立在殿内外,而后鸿胪寺官员请皇帝升殿,鸣放鞭炮,百官行叩头礼。

赵彦与其他贡士分列在丹墀两侧,还有监察御史巡视前后,稍有差错便会被其记上一笔,而后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重者会以目无君上,无臣下之礼为由从重处罚,可以看作是朝廷上下给诸多新来的小弟们的下马威,所以哪怕赵彦对四周很是好奇也不敢随意打量。

老老实实的跟随着其他人叩头之后,执事官便举着此次的策题案来到了殿中,随后内侍官将策题交付礼部官员置于案上,外面鸿胪寺官员已经带着贡士们做好了跪拜准备。

执事官举着策题案由左阶而下,置于御道中,贡士们朝案行五拜三叩头礼,然后分东西侍立。执事官再将策题案举到丹墀东,鸿胪寺官员奏告仪式结束,再放鞭炮。鞭炮声中,皇帝退殿,文武百官也依次退出,接下来便是正式的考试环节了。

宫中的军校将准备好的试桌在丹墀东西两侧面北排列,礼部官散卷,贡士们列班跪接,叩头就位,接着露天答卷。

殿试策论的题目称为御试策题,往往很长,例如南宋宝祐四年丙辰科,题目字数约有五百多字,大意是问治国强兵之道,再如明代万历年间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也是讲如何治国牧民之道的,而此次的策题则是问的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

朕闻治本于道,道本于德,古今论治者必折衷于孔子。孔子告鲁君,为政在九经,而归本于三达德。至宋臣司马光言,人君大德有三,曰仁曰明曰武。果与孔子合欤?光历事三朝,三以其言献,自谓至精至要矣……

洋洋洒洒近八百字,这就是此次殿试策论的题目,众多贡士们甫一知晓便纷纷在心中叫苦,不带这么玩人的老大,你问问如何代天牧民、如果治国强兵多好,非得别出心裁的问人性,问政治,这让我们怎么答嘛!

赵彦也被这道策论给难住了,虽说他对明代的历史了解的不算少,可是那也只是大方向上的大事件,像是什么时候哪里地震了,什么时候哪里发生了小叛乱了,某某皇帝在位时的考试题目啊,这些他自然不可能知道,当时也没想到自己会穿越,谁有那个闲功夫去搜集这些东西啊,所以他此时只能靠自己了。

赵彦首先想到正统皇帝为什么要出这个题目,他的出发点在哪里?真的是想要新科贡士们寻到他的施政漏洞从而批判他吗?可正统皇帝是幼年继位,真正亲政的时间却不长,以往内廷之事有张太皇太后决断,外廷政事则由内阁三杨处理,此时正统皇帝虽然亲政,却根本无所作为,可是他也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心中肯定也是充满着雄心壮志,想要让大明在自己的统治下兴盛繁荣,更甚者,心中未必没有想在史书上超越他老祖宗朱元璋和朱棣的念头。

发了一会儿呆,思路终于有了,剩下的就是遣词造句构思文章了,赵彦心中振奋,正要在纸上打草稿,冷不防一名监试官巡视路过时淡淡说了一句:“再敢发呆,本官便取消你的应试资格。”

赵彦愕然,发呆也有错?真是莫名其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回到明朝做千户

老白牛

山沟皇帝

雨天下雨

大唐万户侯

高月

重生从中锋打起

我就剩两张牌了

战国霸业之燕昭王

长安客

大明妖孽

冰临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