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离刺荆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三十八节 军臣的条件(2),我要做皇帝,要离刺荆轲,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至于这第三个任务……”军臣低下头,犹豫了一阵,最终还是说道:“本单于希望汉朝皇帝能给我大匈奴继续出口铁器和青铜金属以及武器!”
“条件好商量!”军臣说道:“无论汉朝人是要黄金,牲畜、奴隶还是皮毛,本单于都能答应!”
黄金,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区,都是硬通货。
无论是游牧民族,还是农耕文明,都对这种黄橙橙的稀有金属,非常宝贝。
匈奴本身也产黄金。
广袤的数万里草原上,每年总能找到许多狗头金。
另外,一些露天的金矿和蕴含了金沙的河流里,也能获得部分黄金。
但匈奴黄金的主要来源,还是依靠剥削和掠夺。
旁的不说,西域的王国,每年都需要向匈奴的单于庭上贡。
黄金就是贡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过去数十年的汉匈和亲时期,汉朝也会提供大量黄金,作为贿赂,满足匈奴人的贪欲。
在匈奴,没有货币,主要是以物易物。
黄金的利用率不高。
基本上,都是被作为贵族的饰品,王冠以及陪葬品。
但也有例外。
譬如说,匈奴想要从汉朝商人哪里购买走私的金属和武器时,黄金就是必需品。
如今,单于庭里起码有着数万金的黄金储备。
对军臣来说,这些黄金的作用,其实并不大,完全可以拿来跟汉朝人交易。
况且,对匈奴人而言,黄金珠玉,根本无足重要。
这里丢了,可以从其他方向抢。
西方的那个大宛国,就有着大量的黄金。
甚至那个国家的人民,还是用雕刻着人像的金币作为货币。
若能灭掉大宛。单单是缴获的黄金,军臣就觉得,能够作为支付给汉朝的军购款了。
甚至于……
未来,匈奴骑兵未尝不能依靠精良的装备。再次战胜汉朝。
至于那些牲畜、奴隶和皮毛什么的,虽然很宝贵。
但同样,可以从西域和西方抢。
在军臣心里,稳住汉朝后,西进依然是他必须走的一条路!
南方的汉朝。已经强大到了能在野外围歼几万骑兵,正面单挑击破折兰!
这意味着,长城以南的所有地方,都已经成为了匈奴骑兵的禁区。
而匈奴人再也不可能从南侵中抢掠所需的人口和财富了。
更麻烦的是,因为右贤王本部和折兰、楼烦、白羊三部族的覆灭,让单于庭的力量大大削弱!
就连呼揭王都敢人五人六的在单于面前提要求,要地位了。
单于庭内部的其他贵族,肯定也不会安分。
呼揭王都能做右贤王,占据南池了。
其他挛鞮氏和四大氏族的贵族,肯定也会要好处。
其他大部族。也不会安分。
军臣很清楚,想要继续维系单于庭的霸主地位和统治地位。
他就必须给匈奴内部的各个派系一个看得见摸的着的好处。
在过去冒顿大单于和老上大单于,之所以能统御这数万里的草原和西域诸国。
靠的就是用不断的胜利和不断的劫掠他人,将人口、牲畜、牧场分配给狗腿子跟仆从,让匈奴,从一个南方的小部族,变成了今天制霸草原的霸主。
同时,通过不断的胜利和对外抢掠,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在草原上,单于是个什么样的人不重要。
重要的是单于能不能带大家一起抢掠和发财。
如今的军臣。更是深刻的明白了这个道理。
所以,现在,向西方发动征服战争,抢掠人口和财富。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匈奴帝国的唯一出路。
但西进,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横亘在军臣面前的那个大宛国,军臣已经将它的底细摸得差不多了。
大宛国的体量,绝对是一个大国。
它有着数十万的人口和相同数字的奴隶。
而且还有着无数的邬堡城市作为防御。
这个国家的常备兵力,也有两三万人。
这在西域,已经是霸主级的力量了!
虽然。当年,月氏人的残兵败将,就是冲破了大宛的防线,西走远方的。
但是,过境跟灭国是两个概念。
想要征服这样一个大国,不动用个七八万的骑兵,是没法子迅速获胜的。
而且,大宛人的城市,也很坚固。
想要拿下来,匈奴就要付出损失。
况且,南方的汉朝,也不会给匈奴太多时间西进。
所以,此事,军臣感觉还是得靠从汉朝进口那些攻城武器和器械。
只是,军臣不清楚,汉朝会不会同意?
虽然,理智告诉他,这个可能性很小。
汉朝人只要不蠢,肯定不会向匈奴提供武器和金属了。
但,这种事情,不试试,军臣实在不甘心!
况且……
军臣觉得,既然且渠且雕难能谈成一次,应该也能谈成两次!
无非就是多出点血,多花点代价!
但且渠且雕难听了却是欣喜若狂。
他立刻就拍着胸膛道:“大单于,奴才必定不辱使命!”
别的事情,且渠且雕难不敢保证。
但这军售?
且渠且雕难却能打包票!
因为,这个事情,本来就是汉朝人先提起来的啊!
汉朝皇帝自己有这个意思,他主动提起来的。
虽然且渠且雕难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但,既然是汉朝有意向,那么匈奴这边只要多出血,事情就肯定能成!
但是……
且渠且雕难抬起头,看着军臣,说道:“撑犁孤涂,奴才有个事情,想跟撑犁孤涂禀报!”
“说!”军臣看着且渠且雕难是越看越喜欢。
这个奴才很忠心啊!
这么困难的任务,他都愿意迎难而上,而不是像其他人推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