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三四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一章 君王之道,拐走杨玉环,一梦三四年,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九州一脸错愕,也想起了自己管的太多,杨国忠受贿,的确也不在自己权限范围内,迷迷糊糊说道:“那不如将案子转交给都察院。”
说完,自己都后悔了,都察院、大理寺、京兆府都在杨国忠的权力范围内,他们敢拿这个当朝宰相怎么样。
皇帝也不想让两人继续争吵下去,没好气白眼道:“行了,这事就到此为止,不用再提了。”
一听他这样说,李九州虽然心中不满,但也知道再争执下去对自己没什么好处,也就不在说什么了。
屋内的气氛仍旧有些紧张,皇帝又看了一眼刘长卿,说道:“你既然是金科进士,先前所犯之事也有些冤枉,如今叶正死了,便也为你平反了,你便留在京中做监察御史吧。”
这便是李隆基这个皇帝的君王之道,他这招,一下让杨国忠、李九州、刘长卿心里都舒服了许多。
刘长卿情不自禁咽了咽口水,站在李九州身后,也不知该不该拒绝。
直到李九州回头看了他一眼,他才反应过来,朝着皇帝谢了恩。
一般寻常官员,对上了一个臭名远扬的宰相,都会如履薄冰,担心被报复,像李九州这般不畏权贵,仗义执言的大臣已是少之又少,皇帝也不想寒了李九州的心,对他说道:“如今天下繁荣昌盛,我明天打算去泰山封禅,你也随我一同去吧,你就回去准备准备。”
他说繁荣昌盛,这话,只说对了一半。
大唐是世界上的人都需要膜拜的天朝上国,国家繁荣富强,国力日渐强盛,这话不假。
但这时的大唐,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只是表现的还没那么明显,没有一下爆发出来,所以大家都认为国家还是像以前那般强大。
只有底层的百姓知道,日子过得一日不如一日,到底该说国家繁荣了,还是衰败了呢?
坐在高位上的李隆基,已经厌倦了改革之类的事情,觉得自己的功绩已远超历代君王,可以流芳千古了,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李隆基开始日渐膨胀。
在古代,去泰山封禅是一个极其神圣的举动,只有君王觉得自己的功绩足够过人,而且国家也足够富强时,才会考虑这项活动。
就连打造了贞观盛世的李世民都没有去泰山封禅过,因为他觉得自己应该谦虚一些,不能过分张扬。
此时李隆基说出了这个想法,把李九州都惊住了。
看来眼前的这个皇帝已经不光是盲目,简直愚昧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
也不知是哪个阿谀奉承的奸臣提出来的这个建议,李九州心想,若是让自己知道是谁主张的,定然饶不了他。
封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说小了,是劳民伤财,说大了,便是蒙蔽皇帝。
李九州愣了愣,还是答道:“臣……遵旨。”
李隆基是个好皇帝,那是以前。
现在的他已经彻底不知道自己处在一个什么环境中了,对即将来临的危机,没有丝毫的感知。
出了大殿,刘长卿还颇有些激动,对着李九州作了个辑谢道:“如今我能在朝中做事了,还多亏了李节度使,先前听圣人所言,能陪伴在其左右前往泰山封禅,这可是天大的喜事,节度使也不用沮丧。”
“我看起来很沮丧吗?”对于他的奉承,李九州反问到。
“看起来面色不太好。”刘长卿回答他。
李九州于是整理了下表情,还了刘长卿一个辑,“刘君既然已经洗清嫌疑,又得入仕为官,真是可喜可贺,李冶还在城中等你的消息,这便前去相会吧。”
刘长卿再次行礼谢道:“节度使大恩,真是没齿难忘。”
李九州摆了摆手,已经走出了几步,忽的停了下来,转头认真的看着他:“还望刘君日后能做个好官。”
刘长卿不敢怠慢,躬身答道:“谨遵节度使教诲。”
他得以洗脱冤屈,还得到了一个监察御史的职位,更有李冶美人等待,自是高兴。
李九州转身便匆匆出了宫。
这次又没对杨国忠造成什么威胁,反而让杨国忠跟自己的矛盾愈发突出。
李隆基这个皇帝,心胸也太宽阔了些,贪污受贿,在他眼里都不算什么大事。
原本天下没有不偷腥的猫,这道理李九州自己是知道的,但是杨国忠受贿的数目已经远超他人,皇帝竟然丝毫没有怪罪的意思,看来只要皇帝在位一日,想扳倒杨国忠,便甚是困难。
安禄山造反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自己还要花心思对付杨国忠,一下要对付大唐两个最有权势的人,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李九州无奈,想到这里,心中暗自嘀咕:“李隆基,你已这般昏庸,日后可不能怪我无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