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约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六十二章,重生三国之雄霸天下,曾经的约定,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史慈闻言吃了一惊,尴尬的点了点头。伏贵妃不以为忤道:“司空大人这么想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若是换成本宫也会这般想。说实话,在以前,我们的确痛恨司空大人,虽然知道这是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更知道司空大人是在秉公办理,而且按照青州的法度对我们已经是分外开恩。但是杀父之仇毕竟难忘。”
太史慈有战法不明白她想说什么,因此沉默不语。伏贵妃显然也乜嘢希望太史慈说什么,而是叹口气道:“不过圣上却在日夜的劝解我们姐妹两人,虽然时至今日我们姐妹二人对司空大人依然敌视,但是这辈子却绝对不会与司空大人作对,包括我们的后代在内,但那并非因为怕死。”
太史慈闻言心中大讶,看向伏贵妃道:”贵妃的意思我明白,更在高兴两位贵妃能够体谅圣上的苦心,若是如此,圣上便可安然地度过余生。伏贵妃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虽然她们对太史慈有着仇恨,但是就因为汉献帝爱护她们的这份心意,她们也会好好的活着,绝对真理不会和太史慈作对,为的就是不伤害汉献帝。
因为和太史慈作对她们是没有任何机会的,若是逼得太史慈杀掉好们只会令汉献帝伤心。
虽然太史慈为人充满温情,特别重视人际交往,但是在对付自己敌人的方面汉献帝是绝对不会手软的。伏贵妃两人正是看穿这一点,才会放弃做那些害人害己的事情。
正在思索间,伏贵妃看向太史慈,淡然道:“司空大人慢走,我还要回去照顾圣上。”
太史慈抬头看时,却发现自己所来到的地方迎面已经有宫女和小黄门的踪迹,便向伏贵妃告辞,转身走了。
不管怎么说,汉献帝醒来之后对自己说的这些话的确是一件天大的喜讯。从这一刻起,太史慈便真得全无半点顾忌了。
太史慈出了皇宫,徐威便迎了上来,一脸紧张兮兮道:“主上,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太史慈哪里会对徐威说实话?不要看这小子一付不正经的样子,到了关键的时刻可是一点都不含糊,若是叫他知道汉献帝已经醒过来,定会传到管宁那里。
想到这里,太史慈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徐威道:“还能有什么事情?华佗先生和吉平先生大概是担心我急于知道圣上的病情吧,所以才要我回答长安便到皇宫去探望一下。”徐盛脸上露出“原来如此”的样子,也不疑问,便和太史慈上了战马回返。
不多时,太史慈便和徐盛回到了司空府,下了战马,信步进入府邸,早有仆人禀报说众人正在大厅等候太史慈归来。
太史慈闻言连忙和徐盛走向大厅,满眼都是欢迎自己归来的笑脸。
管宁等人首先站了起来,笑呵呵地向太史慈拜倒在地,大厅中跪倒了一片。太史慈连忙命令众人起来,然后上前一把拉住管宁的双手,哈哈一笑道:“幼安史果然惊才绝艳,居然事行调动“兵民”进入汉中,使得我军在占领汉中之后没有出现兵力分散的问题,保证了我军可以不间断的持续戟的势头,幼安史,汉中有今天的形势,你居功至伟。”
管宁在太史慈的带领下坐了下来,先是看了一眼都坐下来的众人,然后才微笑道:“战略上我是首功,不过在战术上郭嘉才是惊才绝艳,他的这一招刺杀还真是厉害,孙策一死。更加推动了我军的战略进展,使得我的迁民政策有了更加重要地作用,所以我说郭嘉才是首功。”太史慈微微一笑道:“幼安兄不必谦让,你二人并驾齐驱,计策更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当然,子敬、文和、诸葛小子他们功劳也不校”
管宁淡然一笑,不再谈论这件事情。对太史慈笑道:“最近这一段我们接受的俘虏不少,这些胡人别的本领没有,力气倒是不错,用他们去修路的确速度提高了不少,再加上我们这些年来的修建,现在北方各个州郡与大城市之间联系真得四通八达,就连一些小城镇往来都方便多了。”太史慈点了点头,若无其事道:“莫要小看了这些道路,一个国家是想要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往来是必须的,所谓流水不腐,户?不?只有与外界联系,一个地方才有可能进步。这些道路的公闹不在一时,而在千秋万代。”
管宁和众人默默点头,仔细思索太史慈地话,太史慈又看向你衡和陈琳。微笑道:“你两人做得不错,这一段时间你们的报纸评论有效的引导了天下的舆论,随我出征在外的军队都是出师有名,令天下注目呢。”陈琳这人文笔不错,但是为人太过猥琐,只会阿谀奉承,但是却一直摸不准太史慈的脾气,故此只是谦卑的笑一笑,并不说什么。
祢衡就不同,向来是有一说一,当下朗声道:“主上说的那里话来,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主上师出有名,那是为了天下大义,这可不是我们几个舞文弄墨的文所能编出来的,敌人理屈词穷,自然不是主上的对手。”
顿了一顿。祢衡又笑道:“不过我们现在却有一个新的报道内容,孙策身亡的事情一定会引起天下人的轰动的。”太史慈微笑道:“这个当然,哈哈。祢衡你还真有当记者的天分,居然这般敏锐。”
祢衡淡然道:“这有什么?主上曾经说过新闻为的就是播报天下大事。在我看来这新闻就是在每天为日后地史书积累素材,乃是千秋大业,我只要直言不讳就好了,但愿主上日后可以受得了我,莫要怨我有董狐之笔才好。”太史慈闻言一怔,没有想到祢衡居然独辟蹊径的任务新闻乃是史书的原始材料,这个观点在这时代看来真的是十分深刻,即便是太史慈这后来者都没有想这么多。
不过太史慈听了祢衡的话十分高兴,因为祢衡将会为后世的新闻工作者立下实话实说、不畏强权的典范,这才是真正的千秋功业。
太史慈又看向陈群,微笑道:“你负责的科举制度的确不错,选拔出来的人都有真材实料,今次在汉中战场上每个人都表现的中规中距,我很满意。”陈群这天资横溢却为人朴实的小子闻言高兴得只知道咧开嘴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