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63章 与高句丽的恩怨情仇,逍遥初唐,扬镳,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隋炀帝决定御驾亲征!
隋炀帝决定御驾亲征的时候,满朝文武也没有反对的。他们也觉得,虽然隋炀帝此战折腾了一点儿,民间有一些怨言,但是一场大胜,足以把这些怨言都填平了。皇帝想要彰显武功,让他彰显就是了。于是朝野内外,一片阿谀奉承之词。隋炀帝听信了这些话,越发的‘骚操作’了起来。
他把一百多万大军分三路,左右中,除了中军之外,左右两路军再分十二路,摆开了阵势。为了‘平分战功’,隋炀帝给每一路,都指定了任务,计划完成各自任务之后最终会在平壤会师。
还没打,就把战功分完了,如此轻敌焉能不败?大业八年三月底,隋朝大军抵达了辽河。隋炀帝命令宇文恺修筑浮桥,浮桥修成后,隋军从西岸进攻。在浮桥延伸到距离对岸还差数米的位置时,高句丽趁机攻击,隋军无法登岸,死亡甚众,隋朝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与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皆战死。于是隋军敛兵,少府监何稠接桥,诸军接连前进,大战于东安,击败高句丽军,死亡上万人。
此战虽败,但未伤筋动骨,隋军乘胜包围辽东城。
最致命的,还是预先分发战功。由于满朝文武和皇帝都认为此战必胜,所以从一开始,就给这场战役订好了基调,隋炀帝给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称之为“吊民伐罪,非为功名”。既然不为功名,那就不能抢功。为了防止将领轻兵掩袭孤军独斗去争取功劳名声,任何军事进止都要先奏闻隋炀帝,等回复命令。这直接导致了围城之战的大败,辽东城的高句丽军数次出击不利,于是转为固守。隋炀帝下命令攻城,又命令诸将,上国要有上国的气度,如果高句丽要投降,就应该安抚接纳,不要再纵兵进攻。
这种脑残的操作,补齐了战败的最后一块七巧板。辽东城将要被攻陷的时候,城中的高句丽军队就声称请降,隋朝诸将奉隋炀帝的旨而不敢继续进攻,按照上一个旨意,任何行止都要奏请,赶紧写个折子上奏隋炀帝,这一来一去,少说两三天过去了,等隋炀帝回复命令了,城里的高句丽军已经准备好了防御,再次开始抵抗。这样的情况重复了好多次,隋炀帝仍然不醒悟。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即使之后隋炀帝醒悟,亲自到前线指挥,但士气已经衰落的隋军在辽东守军的顽抗下又僵持了一个月也没能拿下。高句丽的其他城池与辽东城的遭遇相仿,都没能拿下来。
中军尚且如此,其他路的进攻,也是一样的糟糕。
水路由当时的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战船相接数百里,声势浩大。进入浿水,与高句丽军相遇,轻松击破。来护儿便想乘胜进攻高句丽的城池,副总管周法担心轻敌冒进,尚希望等其他隋军到达后一起前进。来护儿不听,选取精兵四万,进至高句丽的城池下,高句丽诈败,来护儿中计,高句丽伏兵趁机攻击隋军,来护儿大败,四万士卒还者不过数千人。
高句丽军队追击到隋军船所,周法尚整军列阵待之,高句丽军才退去。来护儿率军返回驻扎在海浦,没能完成既定的接应任务。
陆路方面,脑残举动也是比比皆是,当时军队人马都携带百日所用的粮草,还带着排甲、枪槊以及衣资、戎具、火幕,太沉重以致于难以负荷。器械太大太明显丢弃不掉,士卒都在幕下掘坑埋了粮草,结果才走了一半路程,粮草已经快要耗荆就在这个时候,高句丽派其大臣乙支文德来诈降,观察隋军的虚实。
大将于仲文想要趁机捉住乙支文德,但是被刘士龙阻止。于仲文放走乙支文德之后,又后悔了,决定追击乙支文德。当时隋炀帝命令驻军受于仲文节度。于仲文、宇文述等九支军队渡水追乙支文德。乙支文德看到隋军将士有饥色,所以想让他们更疲惫,每一接战就诈败、撤走。宇文述一天之内七次战斗取胜,继续前进,渡过萨水。乙支文德再次派使者诈降。宇文述看到隋军士卒疲弊,不能再作战,而平壤城险固,估计难以迅速攻下,只好撤退。
军队返回时,高句丽军从四面攻击,宇文述等人且战且行。到达萨水,隋军渡河渡到一半时,高句丽攻击隋军后军,隋朝左屯卫将军辛世雄战死,诸路隋军都溃败,无法禁止。将士奔逃一日一夜到达鸭绿水,行了四百五十里。王仁恭为殿后,击退了高句丽的追兵。渡过辽河时,这一路军马有三十万,等到返回辽东城时,只剩下不到三千人,物资储备兵器军械巨以万计,也丢失殆尽,全部成为了高句丽的战利品。这些物资,也为高句丽应付第二次征伐出了大力。
没能得到预想的胜利,国内的矛盾没有出口,终于爆发了出来。王雹豆子颃、窦建德等百姓农民起义蜂起,不可胜数,攻陷城邑。隋炀帝命令都尉、鹰扬与郡县相知追捕,抓获就斩杀,但是仍然禁止不了农民起义。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农民起义就像是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枚石子,最终还是没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东征受挫后休整了一年,隋炀帝决定二次东征。这次东征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允许诸将“便宜从事”。隋军架设飞楼、撞车、云梯于辽东城下,并挖掘地道配合,昼夜不停地连续攻城,但因上一次东征时候,高句丽得到了隋军的大量器械,以至于双方势均力敌,苦战不下。
隋炀帝发起了狠,决定仗着自己人多优势,掘土累丘,平地造山,由上而下填满了辽东城。这个方法虽然笨,但是却非常管用。可就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国内又出问题。这次造反的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上柱国杨玄感。天下苦隋炀帝久矣,有威望者振臂一呼,响应者云集。隋炀帝只好撤兵平叛,留下的军资、器械、攻具积如丘山,营垒、帐幕、案堵不动,皆弃之而去,眼瞅到手的胜利也没了。
平叛后,隋炀帝隋朝已经是千疮百孔,隋炀帝想再次东征,被杀于江都,也就是现在的扬州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