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人望左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一十三章 安南正使满心疑惑,断狱,离人望左岸,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qg34
身为安南使节团的正使,侬池高始终有着这样的觉悟,他是为陈氏王朝谋求利益的,而不是来依附大宋的。
这熙熙攘攘皆因一个利字,安南乃中原汉人眼中的南蛮之地,从来都是山高皇帝远,即便接受了大宋的册封,事实上也只是附属国与宗主国的关系。
他们并不需要付出实际行动,只是用一个虚名,让大宋赢得面子,而他们则获得双方互市等各种利好。
安南的气候适合种稻,种出来的稻米颗粒饱满,又甜又糯,可惜却无法贩卖到大宋来。
大宋这边早先也算是后世所说那苏湖熟天下足,可迁都临安之后,又渐渐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原本对于粮食的需求还算能够自给自足。
可朝廷对百姓盘剥很重,因为需要养冗余庞大的官员阶级,需要养那些不堪的军中将士,各种苛捐杂税早已压垮了百姓的生活。
加上蒙古不断大军压境,军粮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是以侬池高相信,眼下这种状况,大宋肯定是缺粮的。
谁都知道大宋不缺钱,稻米如果能够卖到大宋来,安南的民生肯定能够得到巨大的改善。
当然了,他们也曾经无数次想侵占大宋南边的土地,毕竟大宋皇帝和官员们一直都认为,广西西南部和黔东南之类的地区,自古以来都是不开化的南蛮之地,朝廷根本就不想要这些地方。
所以安南也曾经好几次发动侵扰,想要得到这些地方,这些地区对于大宋而言是鸡肋,可对于安南而言却已经算是丰饶富庶之地了!
安南之所以派出使者,进贡大宋朝廷,讨要册封,是为了得到名正言顺渗入大宋南部的便利。
安南人的适应能力极强,而且狡猾奸诈,只要让他们渗入到大宋南部,他们就能够从中作梗,渐渐蚕食这些地区。
可惜他们到底还是想岔了。
若是以往,大宋确实不在乎这些地区,就像太祖的时候,大理和黔西南的大部地区,纷纷投递国书,愿意臣服于大宋,可太祖皇帝却认为这些地区不过是莽荒之地,又山高路远,根本无法实际管辖,只是随手给了个册封,根本就懒得理会。
可今时不同往日,如今蒙古人不断压缩南宋的生存空间,若非宗云义军收复了两淮,只怕大宋的疆域会越来越往南收缩。
若不是杨璟在西南做了大布局,若非余阶一直死守着四川,大理早早被攻陷,蒙古人又从西南方不断挤压,大宋的疆域就会更小!
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广南西路等野蛮之地,即便官家和文武朝臣们仍旧没有改变他们对这些地区的印象,但他们却是如何都不会放弃这些地方的了。
侬池高认为安南如今成了大宋与蒙古大军之间的屏障,甚至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是以颇有奇货可居,有恃无恐的态势。
即便朝廷的人对他们不冷不热不理不睬,他们仍旧保持着自己的高傲态度。
如今听说靖西侯杨璟亲自来拜访,足以说明大宋朝廷终于意识到他们有多么的重要,若没有安南,蒙古人从南边打上来,大宋还不得跟金国一样被蒙古人给灭了?
大宋固然可以出兵,可安南这种地方,也就广南西路的蛮兵能够适应,大宋禁军想要在安南打仗,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到头来还得借助安南的军队。
有了这个筹码在手,还怕他大宋皇帝陛下看不起安南?这次还不是狮子大开口?
如今蒙古人在安南也是骑虎难下,不断派人到安南来招降,安南完全可以两头摇摆,坐地起价,谁出价更高,安南就往哪边倒!
若是往常,高高在上的靖西侯杨璟亲自拜访,侬池高只怕也坐不住,恨不得倒履相迎。
可今次却不同了,对方有求于安南,身为正使,侬池高自认该端的架子,还是要端得高高的,让这些鼻孔朝天的大宋人,也得低下高贵的头颅!
侬池高收到门子的消息之后,激动得要跳起来,可很快就故作镇定,大手一挥,让身边又黑又矮的侍女取来袍服,正儿八经穿戴整齐,高坐于堂上,就等着看杨璟低三下四来说软话了!
坐了一会儿之后,侬池高已经有些忍不住,朝旁边的侍卫道:“出去探一探,那位靖西侯到哪了。”
“是!”
侍卫出去之后,却是久久不见回来,侬池高又有些坐不住,把那侍女也赶出门口去,但有消息,马上回报。
过得约莫一刻钟,侍卫慌慌张张便走了进来,脸色极其难看,朝侬池高禀报道。
“大人,那靖西侯…那靖西侯说…”
“说甚么,还不赶紧说出来,等着熬烂你的肚子不成!”侬池高气不打一处来,指着那侍卫骂道。
那侍卫再不敢隐瞒,朝侬池高道:“大宋的靖西侯说了,让咱们使节团所有人,出门恭迎,便是洒扫的老妈子,也不能落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