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忌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不讲做意在中意,孝与不孝生死绕,巴巴忌酒,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所蜗居的那个地方,有句被职场失意人时常提起的俗语,叫做"没有做意,只有中意",意思是说,即使你把工作做得最是出色,如果领导不看好你,你就只能是个跑腿的干活。
这种情况,古代也有。话说三国时期,曹魏有个名叫朱灵的大将,虽然战功显赫,但由于曹操不待见他,最后竟然连卒亡于何年的时间,都没被记录。你说"中意"厉害不厉害?
朱灵,生卒年不详,字文博,冀州清河国,即时下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人。有一子,名朱术。
朱灵最早为袁绍部将。公元192年,袁绍手下猛将、负有鄃城防守之责的清河籍人季雍,突然反叛袁绍,转投于公孙瓒。袁绍就令家人都住鄃城城内的朱灵,率部攻打鄃城。袁绍如此遣将用兵,从中可见他的治政带兵能力,多么的不通人情。
袁绍不通人情,但想不到朱灵比袁绍更加不通人情。话说朱灵带着手下将士包围鄃城后,季雍就命增援而来的公孙瓒部,将朱灵母亲、弟弟等家人绑到城墙上面,晓示朱灵察看,以此要挟并诱降朱灵。朱灵望着城墙上的母亲,一边哭泣,一边说:"大丈夫从出生开始,就得树力为国效力的志向,我岂能为了顾全自己的家室,而违背这一志向呢?"决意坚决攻城,季雍恼羞成怒,下令屠杀朱灵所有家人。这一暴行,更加促使朱灵与将士们同仇敌忾,攻入鄃城,生擒季雍。
相比于看着家人受难也放弃施救的朱灵,曹操在亲情上的理念,就明显高于朱灵。这年,曹操为了让父亲曹嵩和其他家人享受美好生活,写信叫他们前来团聚。曹嵩一行途经徐州时,徐州刺史陶谦为示好曹操,宴请曹嵩一行。酒足饭饱之后,又送金银珠宝若干,然后派"公安局长"张闿,带"警"护送他们离开徐州。不想张闿见财起歹,与部下杀了曹嵩一行,掳掠财物逃之夭夭。
闻此噩耗,曹操恨得牙根发痒,于是迁怒陶谦,率军将徐州团团包围。其时袁绍与曹操尚是"铁哥们",就派朱灵统率三个营部,援助曹操攻打徐州。夺下徐州后,袁绍所属其他将士,准备返回,惟独朱灵想要留在曹营。朱灵对亲随们说:"我阅人颇多,少见像曹公这般办事果断之人,这便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明主!现在既然碰到了,为什么还要离去呢?"亲随们见朱灵如此高看曹操,俱皆信之,也就效仿,留在曹营。
风云变幻,人事浮动。到了公元199年,自行称帝的袁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欲将传国玉玺归于袁绍,并想就近投奔时为青州刺史的袁绍长子袁谭。侦知袁术欲从下邳北面路过,曹操派遣刘备、朱灵、路招三人,率兵堵截。袁术难以通过,郁愤而死。
公元204年,曹操平定冀州,袁绍三子袁尚、次子袁熙逃往乌桓。为保冀州社会稳定,曹操分派兵力镇守重要城池。朱灵得新兵五千、战马千匹守卫许南。曹操在朱灵开拔前,告诫他道:"冀州新兵,平时训练时你给予了太多的宽容,现在突然走上正规,他们心中自然不会高兴。今后你得从严管束他们,否则会发生变故。"但朱灵不以为然。有史学家认为,朱灵的这个态度,可能是开了曹操从此不待见他的先河。
朱灵部到达驻地不久,中郎将程昂等果然谋反,基于及时察觉,朱灵斩了程昂,然后写信呈报曹操。曹操很快回信,信中除了引用光武帝时期的一个例子外,还叮嘱朱灵带兵不能随便。信末则明确:"你的书信言词虽然恳切,但过多强调客观原因,因此情况存疑,事实不一定全像你所说的那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