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彩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芭蕉和耗子,段明是非之红楼梦,奔跑的彩鹿,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怡红院的门前是一棵海棠,一棵芭蕉,海棠指明媚少女,一般认为是晴雯和史湘云,芭蕉就是指袭人和林黛玉或薛宝钗。
在古文学里,芭蕉是妻子的象征,袭人与贾宝玉是有夫妻之实的。贾宝玉探访袭人,包括袭人回去之后“教导”贾宝玉,就很有情意绵绵之感,也有日常生活气息。袭人教导贾宝玉的语气和方式,包括语言,都是跟薛宝钗一样的,就是劝他上进。薛宝钗因为跟贾宝玉是姨表姐弟,劝说贾宝玉就很容易引起贾宝玉的反感,包括贾宝玉反对金玉良缘。袭人虽然名分未定,但基本算是贾宝玉的妾室,更何况,在贾宝玉的少年时期,对名分这类问题还认识不透的情况下,他对袭人是有夫妻之意的,这就是为什么袭人的劝解他全部答应了下来。
芭蕉被称为绿玉,暗合“黛玉”两字,说明在贾宝玉的心确实是在林黛玉身上的,所以林黛玉的荷包他挂在衣服内,没有被随从解走。贾元春把“红香绿玉”改成“怡红快绿”,确实是更加生动活泼了,用了动词,被解读为贾元春不喜欢“绿玉”也有道理,因为红香绿玉本身画面感也很强,留下也无不可。如果贾元春顾虑到绿玉和黛玉是同一个意思的话,她不会改的,当场改了就是不顾及林黛玉的意思,也向贾家的聪明人表明了对林黛玉的态度。贾元春此处等于是专门表明了不赞成林黛玉嫁给贾宝玉,只能是跟林如海有关。
贾元春封贵妃,对林如海的事应该是有所了解的。秦可卿的事通过秦钟向贾母、王熙凤等证明了秦可卿,林如海的事,也会有人通过相同的方法,向皇家证明林如海贪墨,像贾母后来明显对秦钟不喜一样,贾元春对林黛玉也是不喜的。
从妙玉此时进大观园可以看出,贾元春是建议像养着妙玉一样养着林黛玉的,不允许贾宝玉和林黛玉发生关系。在王夫人面前提到妙玉的出家替身,后边也提到荣国公的道家修行替身,林黛玉一直体弱,出生之时就建议出家,说妙玉就是林黛玉的出家修行替身,或者林如海在扬州安排的替身,都是说得过去的。不查出家之人,妙玉被贾家接收也是为黛玉隐瞒,所以妙玉独占一院。这也与薛蟠死遁、贾探春代嫁相对应。实际上来说,林黛玉才是没“身份证”的人。
林如海的具体事情,都在贾宝玉讲的“偷香窃玉”的故事里。耗子是耗资,损耗、支出的意思。香是供奉,玉是珠宝。洞是洞府,腊八是结账结算的意思,腊八粥是结算之后的余粮,去偷在这里是偷运出来的。米豆是钱粮,果品是大物品或者大分类。秦可卿吃过红枣山药糕,红枣就是秦可卿、林如海一类的客卿,扩大到皇家,贾政贾敬之类都是红枣;栗子是李子,仆从,家奴,清客;花生一般指小孩子,巧姐那类;菱角指香菱那样买来的女子,包括芳官之类的戏子和妙玉之类的道姑和尚;香芋指的是林黛玉、贾宝玉一类的小姐、公子。这类人都被认为是偷香窃玉者,偷着劳动者的供奉,享受着珠宝玉器的生活,并没有反馈劳动者实际的好处。曹雪芹大概认为,他们的损耗支出也就是生命、生活是应该存在的,必定还有孩子,也不是说小孩子不劳动都应该掐死,他指责的是这些劳动者没有的香和玉,这些超标准享受,是偷和窃来的——《红楼梦》的反抗性不是贾宝玉反抗贾政,而是三教九流和农民为主体的封建社会构成里面,三教九流都压在了农民头上。解放群众说的推倒三座大山,就是儒道佛,九流就是农业之外的工业,以手工艺为主。整个封建社会,生产力不发展,不谈农民和农业税收,就没办法理清整个社会形态和世俗社会成因。宁国府贾珍父子收黑庄村供奉就是对“耗子”的明写,所以礼单也要列出来。
作者安排贾宝玉讲这个故事,其实是说,贾元春听到的关于林黛玉的事,就是林如海给了贾家“果品”——大的供奉,贾家养着林黛玉给贾宝玉做媳妇的,指的就是贾宝玉是偷香窃玉者,以林黛玉暗指贾家接收了林如海许多钱财器物,这样一来,连大观园也是不清白的了,所以贾元春几乎是非常直白地表达了对林黛玉的不喜之情。实际上,贾府公账上没有收到林如海的钱财,贾政和王夫人是从此事也就是林如海死亡开始,对林黛玉的态度急转直下的。
林黛玉专门帮贾宝玉作诗以显示文采,也是因为从贾元春改名字感到了贾元春对她的不喜,所以她专门写了“杏帘在望”,反过来读就是“望再怜幸”。林黛玉帮贾宝玉作诗,不是为了显摆自己,而是找机会解释和表白自己的。前面是说贾元春有幸,贾府有幸,哪里都是好的,“盛世无饥馁”,何必非要赶走我这样一个孤女呢?最后是李纨和贾兰搬进了稻香村,也是说贾珠之死与林如海相似,林黛玉跟他们是一样的情况。
贾家不是养不起她,而是要跟林如海的事撇清关系,就像贾府很少提起贾珠一样。贾琏和王熙凤拿了林如海的钱,自然要从中腾挪,林黛玉也是贾母的亲外孙女,这也是林黛玉最后能够进大观园的原因。这从后边贾元春赏赐物品,贾宝玉和薛宝钗一样,林黛玉和三春一样,能够看出来贾元春允许林黛玉留下,跟三春同等待遇。“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风刀是言语似刀,霜剑是脸色难看,确实是林黛玉当时的生活状态和情势。
绿玉改成绿蜡,透明的改成了厚重的,蜡烛一般都是白色的,林黛玉改成了薛宝钗。“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