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政治之,谢安
鱼炒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门阀政治之,谢安,我与秦汉第一谋士聊历史,鱼炒饭,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书接上回。继续做梦。
今天请到的嘉宾,依然是秦汉时期天下第一谋士,张良先生。
我问,东晋时期,谁是第一家族?
他说,琅琊王氏,王羲之家族。这个家族生命力非常旺盛,从东晋到晚清,总共出了九十多位宰相,六百多位名士。
我说,古琅琊国就是我老家这边的,我在的越野车队就叫琅琊大队。
他说,王氏家族是琅琊这片土地上的大财阀。司马昭媳妇王元姬,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亲妈,就是琅琊王氏女。琅琊王氏地位之显赫,从他们与皇族通婚就能看出来。当时西晋实行分封制,被封为琅琊王的是司马伷,今天要讲的是他的孙子司马睿,司马睿继袭琅琊王,而此时琅琊王氏的掌门人是王导,一权一贵,俩人自然成了老铁,司马睿是美国总统候选人,王导就是其幕后的财阀。西晋末年,洛阳告急,王导建议司马睿主动申请到江南任职,一方面可以控制江南区域的兵权,一方面也能拉拢当地的门阀势力,为日后称帝打下基矗西晋一灭亡,王导觉得时机成熟了,接着拿司马睿的身份证在南京注册了东晋,表面上司马睿是法人代表,实际上,王家才是幕后实控人,王导还有个重量级合伙人,他的堂兄、司马炎的女婿,王敦。
我问,王家为什么不直接取而代之?
他说,第一、历史列车是有惯性的,虽然西晋只存活了50年,但是老百姓依然觉得天下姓司马,你王家给篡走了,就是大逆不道,逆天者易亡。第二、司马懿摸着曹操过河,王家则是骑着司马懿过河。当什么皇帝,当个实控人就好。你看司马睿登基典礼上,他非邀请王导一起坐龙椅,王导急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这段合作史也被称作“王与马,共天下”。四分五裂的局面下,当皇帝很容易被灭族,而当实控人呢?则可进可退。
我问,王羲之跟王导什么关系?
他说,王导是王羲之的堂叔。
我问,王家也从临沂搬到了南京?
他说,是的,所以你看关于王羲之社会活动的记载,多在江南一带,例如《兰亭序》的兰亭就在浙江绍兴。衣冠南渡不是西晋灭亡才开始的,而是西晋末年就开始南迁了。王导策划司马睿称帝也策划了很多年,并非一蹴而就。王家南渡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示范、接应。大贵族是有主动避险意识的,而且王家开出的条件不仅仅是帮助大家安家乐业,更包括共谋大业。
我问,为什么不在临沂称帝呢?毕竟王家的基本盘在这里。
他说,守不祝清朝以前,中华文明的主要威胁就是北疆外族,我不是说过嘛,谁修长城谁害怕,我们是怕他们的。在地理上,古代中国由北向南一共有四条防线,一是长城,二是黄河,三是淮河,四是长江。所以,历朝历代的末代迁都,多是南迁,不断的退守,最后的屏障就是长江。当年孙权能抗衡这么多年,倚靠的也是长江。若是没有长江?曹操第一个灭的就是孙权,因为离的近。
我问,那清朝以后呢?
他说,自清朝始,海洋强国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中国的主要威胁也来自于东部沿海,帝国主义列强多是从沿海港口登陆,所以退守路线就是由东往西,慈禧逃到陕西去了。
我问,长江以南是东晋王朝了,那北边的胡人是什么状态?
他说,瓜分了,这个时期的江北叫五胡十六国,这些胡人就是跑马圈地,谁圈了就是谁的。
我说,汉室稳定运行了四百余年,有足够好的群众基础和惯性力量,国家突然再次四分五裂,老百姓会不会怀念刘氏家族呢?
他说,念旧是人之本性。凡是改朝换代,都是五五开,有人希望走进新时代,也有人怀念老时代,历史的每一次交替都是如此。如《鹿鼎记》里的反清复明。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再到魏晋时期,刘家的群众基础都很好,刘备恰是借着这个念旧惯性建立起的蜀汉。等到刘备被司马家族收拾,刘家也就彻底散落民间了,光复汉室的心一直都有,只是没有那个实力了。
我问,五胡乱华时期,有没有刘秀、刘备这样的人出现呢?就是以光复汉室为己任的。
他说,正统的血脉遭到打压,已经失势了,倒是有冒充刘氏后裔的,这个人叫刘渊,还真搞出了点事。其实他本不姓刘,他是匈奴冒顿单于后代。当年刘邦送了个姑娘给冒顿单于,俩人顺便结拜成了兄弟,从此冒顿单于后人就俩姓,一个蒙古族的,一个汉族的,汉族的就姓刘,等于赐姓了。
我问,刘渊搞出了什么事?
他说,在五胡十六国里,刘渊是第一批称帝的,他的王国就在今天的山西境内,史称汉赵,追尊后主刘禅,意思是要延续刘邦的汉族血脉。他之所以扯这个大旗,就是抱着统一北方乃至统一全国的目的。毕竟有了这个大旗就能借助群众念旧惯性。前面我们说西晋被匈奴杀了两刀才死,这两刀都是汉赵捅的。
我问,刘渊是不是对中原文化也很熟悉?
他说,非常熟悉,他原本就是匈奴押在洛阳的人质,当初曹操把匈奴分左、右、南、北、中五部而治,刘渊的父亲就是左匈奴贤王。司马家族从曹家夺取政权后依然沿用这套管理办法,要求各匈奴王必须把儿子押在洛阳,就当留学了。刘渊在司马颖手下做事,司马颖在内乱中不占优势,就让刘渊回老家搬救兵。刘渊早就想谋变,正好借这个机会逃回了匈奴,带着兵马进中原圈地为王了。前面咱也说过,五胡乱华是怎么进入中原的?是被邀请来的。司马家族内乱,八王相争,各自都有外面的朋友,于是邀请朋友来帮自己,结果引狼入室。
我问,众狼入主中原之后,会不会有更大的野心?甚至想吞并东晋?
他说,秦始皇给后人打了样本,之后不管是汉人政权还是胡人政权,大家都想搞大统一。五胡十六国不久,有个叫前秦的国家就降服了十六国,基本实现了北方统一,领导人叫苻坚。统一北方后,他肯定想趁热打铁拿下南方。
我说,所以有了淝水之战,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他说,关于淝水之战的记载主要是《晋书》与《资治通鉴》。《晋书》成书于初唐,距离淝水之战两百多年;《资治通鉴》成书于北宋,距离淝水之战六百多年,引用的是《晋书》内容。现在让你凭空去写两百年前的历史,你除了想象还能怎么还原?因此有学者认为,淝水之战压根没发生过,纯粹是编的。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史学家迈克尔·罗杰斯,他运用后现代的分析方法,对《晋书》中的《苻坚载记》进行了系统的解构,得出的结论就是淝水之战是初唐史家们用隋唐当代事实与想像混合而编成的一个虚构的故事。我倒觉得,说纯粹是编的可能有些夸张,但是对战争内容的描述,肯定大有出入,若真的是80万大军对8万大军,人数少的一方绝无胜算,你们80个人去砸场子,对方只有8个人,不打得他们嗷嗷的?!
我说,也许战役中有谋士能出奇制胜呢?
他说,前面我们说过,可以把谋士简单理解为足球队主教练,主教练战略部署以及临时战术调整都很出色,但球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都不行,就不可能赢得比赛。战术归战术,战场上要真刀对真枪,在绝对实力面前,什么战术都白搭。你就是把世界上最优秀的教练喊来,他能带中国队打进世界杯吗?又不是没请过。
我说,就是仅限于旗鼓相当时才能看出优秀教练的水平。
他说,是的。
我问,可是历史上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他说,在谈李广时,我跟你分享过一个观点,冷兵器时代,或者说肉搏战状态下,战力与人数是呈指数正比的,我们5人打你们2人,看似是5比2,其实战力是25比4。历史上的以少胜多案例,多是文学家创作出来的。其真相要么是实力相当,要么是人数碾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