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洪大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三章 斗笠与草帽,王的旗帜,老洪大叔,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施柯领着一群众小弟,也跟着叫道:“还有呢......”
叶墨只好连声道:“都有,都有,好,好,都有,......”
施老汉和七婶娘笑着走了出去,施斑鱼一手拉住施柯,另一只手拉住施冕,领着一群小子也走了出去。
女人手巧,心也灵动,叶墨只不过提出几个意见,施夷光就带领众多妇女,赶制出来几乎接近于后世的草帽了,包括制作材料、样式等方面的全面改进。
而对于伞,几个女子也只能羡慕感叹在图纸上,距离制作出来,还有一段长路要走,因为能制作出伞的工具,还没有发明出来。
这些工具,就是公输班发明出来的锯子、刨子、墨斗等......
......
润物细无声。
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苎萝村的变化,是最为恰当不过的了。
浦阳江两岸的东西两村,大都换了新房,剩下的几户,也在有条不紊的翻新之中。
叶墨学堂土楼的后面,就是妇人们居住的四合房屋,分东西各五间厢房及九间正房,穿过正屋就是刚刚建成两排前后各十间饲养房屋,左边是规划中的精铁工坊,右边是规划中的烧窑工坊。
两村江岸最狭窄段,就作为历史上第一座石桥的诞生地。
大小石块都按照叶墨的图纸,终于一点点凿刻了出来,用费了许多青铜工具,心痛的施里正直跺脚,干瞪眼想骂上几句,却又开不了口。
好在看着石料整齐堆砌在两岸,心里仿佛有了底,听叶墨解释就等待地桩和梁木搭建完成,就上石料了。
路面也干净平整了,有些路段,还铺垫一层薄薄的碎石,比如施里正家,叶墨学堂前面的一段路,就是铺成大小近似相同的小石头。
山里的石头不花钱,沙子也不花钱,只是学堂需要沙盘练字的细沙,不好找,但浦阳江底的细沙,也是不花钱的,当然不能在自家村子这段河底取沙,要到远处下游无人居住之地去取,不然岂不坏了自家的水质?
木工活计,最基本的也易学,每家里最不缺少的就是聪慧的,缺的只是捅破那层窗户纸,不过可惜的是,纸张还需要四百多年后的蔡伦制作出来。
所以,叶墨就变成了这张窗户纸。
家里有做工匠手艺的,都按照叶墨所说的什么“流水线”的,就做好自家应该做的什么“水车”、“曲辕犁”、“织布机”散件,日后在实地进行组装。
反正咱们粗人一个,这个谪仙让咱们咋干,咱就咋干,咱们都信得过这个谪仙一样的小后生。
没瞧见就连施里正都听信小后生的话吗,况且,还教咱家里的娃娃识字呢,知道家里穷的跟什么似的,还不用家里出钱,这是多厚道的人啊,这可是大大的贵人呢。
咱们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粗人,哪个还敢想识文断字的?
贵人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