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七百零一章 托孤,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黑风洞,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备的托孤,其实真没啥刀光剑影,也没有安排什么刀斧手,那纯粹是心赃的人以己度人,不以为耻还反以为荣。
历史上的刘备,就是相信诸葛亮,那句“君可自取”,不说是十成吧,至少有九成,是真心实意的。
没办法啊,那个时候的季汉政权,经历夷陵一战之后,精锐尽丧,国库空虚,荆州丢失又等于是砍掉了大汉一半的身子能活下来,都算是奇迹中的奇迹了。
因此啊,那时候的曹丕和孙权,都认为季汉政权已经没有威胁了,放着自生自灭既可,根本没有必要动手。
也是在那个时候,曹丕连着发动了三次南征孙权的战役,孙权也把目光放在了北面曹魏的威胁上,谁也没在意一个已经快死的人,能折腾出什么浪花来。
刘备在这种情况下,说出“君可自取”的话,真不是在试探诸葛亮,他只是不想一手辛苦创建下来的基业,就这么葬送在自己和自己儿子手里。
这种格局,一般人是真的没有的,尤其是往后越来越注重“朕即天下”的那些皇帝们,实在无法理解刘备的这种格局。
但在这个时代,做出同样选择的人也不是没有。
比如孙策托孤张昭,就说过跟刘备类似的话——“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难道孙策托孤张昭的时候,也在家里埋伏了刀斧手?!
因此啊扯远了,水了几百字。
这个时空,大汉都已经打到关中了,季汉政权远不到岌岌可危,随时可能覆灭的状态,因此刘备也就没有必要,非要跟诸葛亮扯犊子说什么“君可自取”了。
这次刘备的托孤,全程是在三位托孤重臣都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的。
对张飞,刘备追述了三人桃园结义之情,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而张飞则是一边痛哭流涕,一边认真的听着。
张飞哭到最后,刘备又是心酸,又是无奈。
轻声召唤,将张飞叫到榻前,刘备硬撑着自己沉重的身体起身,亲手抚着张飞的脸颊,帮他擦干泪水,说道,“你啊,都快六十的人了,怎还跟幼童一般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何须悲伤?!”
不说还好,一说,张飞哭的更大声了,也不说话,伏在刘备的榻前,嚎啕大哭。
刘备一脸宠溺的看着张飞,以手抚张飞头,轻拍两下,说道,“三弟,昔日我们三兄弟桃园之誓,为兄恐怕是要违约了。没奈何,为兄实在身体不济,要先走一步,你且休要悲伤,也转告二弟,不可作践自身,且保重身体,继承为兄之志,兴复汉室希望下次,咱们兄弟重新聚首,两位贤弟能给为兄带来大汉复兴的好消息。”
张飞也不抬头,就这么低头伏于刘备榻前,一边哭着,一边一会儿摇头,一会儿点头的,双手紧紧抓住刘备的胳膊,就是不愿意起身。
刘备一看张飞这架势,也是苦笑一声,忍下了眼眶里的泪水,看向了诸葛亮。
“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未能与丞相一同实现夙愿。今天不假年,死在旦夕矣。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望丞相不负朕之所托。”
诸葛亮赶紧伏地,声带哭腔的说道,“愿陛下善保龙体,以副下天之望!”
这话说的,刘备都笑了。
“丞相何时也学人说这等无谓之语?!”刘备对着诸葛亮说道,“你我君臣相知,丞相岂不知朕如今之念?!生老病死,自然之理,朕岂惧哉?!所放心不下者,唯有大汉复兴朕无能,不能实现此等夙愿,以后,一切就交托给丞相了!”
诸葛亮顿时也忍不住了,伏于地上,哽咽着说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托,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微微皱眉,对诸葛亮那句“死而后已”多少有些不满老子是要挂了,但你才多大,没事儿叨叨什么“死而后已”?!
但权当是丞相心情太过于悲伤了吧。
继续转头,刘备看向了张溪。
张溪这时候眼圈也是红的。
张溪跟刘备的关系虽然没有张飞,诸葛亮那么铁,但十几年的相处下来,你要说一点感情都没有,那也是假的。
而且有一说一,刘备对张溪,是真的器重,也是真的敢用这份知遇之恩,已经不简单的是打工仔对老板的感情了。
再加上上辈子的感情滤镜,如今刘备要死了,张溪说不伤心,那根本不可能。
唯一还能让张溪有所欣慰的地方在于——刘备是在长安城内托孤的,而不是在白帝城,这多少也算让刘备不至于太遗憾。
刘备可不知道张溪在想什么,同样对着张溪说道,“新野得遇元长,乃朕一生幸事。十余年来,元长助朕得益州,占荆襄,北伐贼寇,一举而下关中元长,朕亏待你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