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九十五章 偷袭城门,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黑风洞,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杜约的计划,实际上很冒险。
司马懿早就有过自己的预判,再加上擒获的蜀贼俘虏的证实,知道潜入城内的“细作”军有可能对城门发动偷袭。
因此,司马懿早就下令各城门加强防备,同时给每个城门洞内,都加派了人手。
南门那边威胁最大,因此司马懿要求保持有五个什值守在城门洞内,轻易不准擅离。
西门这边因为城外有一帮擅长爬墙的蜀贼存在,因此也不能轻视,同样是五个什在守卫。
其他两个城门洞内也稍微加强了一个什的兵力毕竟那俩门身处后方,也没有发现实质威胁。
至于为什么只有五个什,五十人的规模城门洞就这么大啊,人再多就变成人挤人了,真要发生战斗,反而会影响自己人作战。
至于藏兵洞藏兵洞当然有,也能往里面塞个几百人,但正常来说,城门不面临被攻破的危险,谁会把兵力提前布置到藏兵洞里去?!
司马懿本来就嫌兵力不够用呢,哪有多余兵力专门分出几百人来去躲在藏兵洞里,就为了防止蜀贼不知道会不会出现的夺取城门计划?!
以司马懿想来,蜀贼潜入城内的“细作”军数量本来就不多,撑死不超过三百人的样子,就算全都集结起来去偷袭城门,五十人的部队也许无法退敌,但也足够阻挡一阵子了。
而从发现遇袭,到城楼上的士卒集结下来支援城门洞,甚至都不需要半刻钟的时间五十人的部队,总不能连半刻钟都撑不住吧。
所以,看似城门洞内的守军不多,但司马懿已经考虑过完整的防备方案了,而且从理论上讲,这套方案还是很完整的。
嗯,仅限于理论。
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就满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首先,是司马昭对局势出现了误判,下令全军戒备城外的蜀贼攻城这时候,不仅城楼上的守军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城外,城门洞内的士卒们,也在忙着给城门加装顶木,防止敌军有冲车冲击城门。
城门洞内的士卒,注意力也都集中在城门这一边,对于身后的情况,并没有太多的防备。
其次,现在是凌晨时分,天色也只有蒙蒙亮,视野多少受到了一些影响,再加上杜约也很有耐心,西北角那边都火起快二刻钟时间了,杜约依然按兵不动,继续等待时机。
一直到守卫城门洞的士卒们把注意力都放到去加固城门的时候,杜约这才率兵突然杀出,杀了城门洞内的守卫一个措手不及。
当然,真要说起来,也是杜约的运气很好。
杜约突然杀出,虽然说杀了一个出其不意,但也不代表城门洞内的魏军没有反应的时间。
守卫城门洞的魏军校尉发现身后有敌军杀来,虽然惊吓犹豫了一下,但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他立刻下令,城门洞内的魏军集结,列阵待敌。
如果真的让魏军组成阵列的话,就是以无当飞军的战斗力,一百士卒要在短时间内击溃五十魏军,也很困难。
毕竟不是游戏,魏军不会站在哪里让你砍,而且列阵后利用军阵协防,跟单兵混战也不是一回事。
最要紧的是,因为是突袭,无当飞军可没有列阵的时间,他们只能是以散兵的方式,争取尽快进入城门洞,跟魏军乱战。
所以,肯定不能让魏军顺利的列阵待敌。
这是杜约此时的第一反应,而很幸运的是——杜约冲在了队伍的最前面,魏军负责指挥的校尉,现在就站在城门洞出口的地方。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杜约直接拎着无当飞军特制的短刃,就冲着那个校尉冲了过去。
这时候,就是个人武勇的对决了。
而很显然,作为王平养子的杜约,在王平的教导下,他的个人武勇,肯定不是一个魏军校尉能比的上的。
杜约一个闪身,躲开魏军校尉劈来的环首刀,然后快速近身,用短刃刺入了魏军校尉的胸膛。
一击秒杀,杜约的个人武勇,在这个时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杜约身边的无当飞军看到杜约这么猛,顿时跟受到了鼓舞一样,而魏军方面,看到校尉被人一击毙命,却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混乱。
明明是有实力可以跟无当飞军硬刚一下的,魏军手里的环首刀,也比无当飞军特制的短刃要长一倍,在近身格斗中占据优势但这年头的士卒就是这样,一旦指挥官遭遇突袭后,无人指挥之下,就会陷入到无主乱战的境地。
别说大规模的军阵了,就是三五人互相结阵协作都做不到。
而面对这种乱战,却是无当飞军最擅长的,毕竟论起个人武勇,无当飞军显然要比魏军的普通郡兵要强的多。
很快,魏军开始陷入了各自为战,并且被无当飞军抓住机会,一下子斩杀了十余人,并且把剩余的魏军逼迫散开,留出了通往城门的通道。
而看到这种情况后,杜约立刻冷静的指挥,分出三十人跟自己一起留守城门洞口,五十人负责围剿剩下的残余魏军,剩下的十人左右,让他们去挪开顶木和城门闩,打开城门,通知城外的王平主力入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