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卷 风起云涌 第一节 秦州激战,大唐之征战天下,人生何求,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写在新卷开篇想换一种风格,但战争小说实在是轻松不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现在已经太多的苦闷心情,让大家都喜欢轻松欢快的小说、故事,这是我第一次写长篇,尺度把握不好请大家见谅,好吧,废话不多说了,继续码字……)
秦州,这个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的山地之城,有着悠久的历史记忆,距军事重镇陈仓四百二十里,距京都长安八百里。
境内有渭河、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颖川河、东柯河、牛头河等大小河流。
当李世民率领三千精锐骑兵跋山涉水来到秦州地界之时,距宇文成都抛下两万守城将士已过去了四十天。
二十天前,收到宇文成都离开秦州消息的薛举欣喜若狂,他不是没打过秦州的主意,只不过两次兴兵进犯都被宇文成都守住,因粮草不济不得不退回兰州。
现在是好机会,趁隋军主将离开,城内守军无人统领之际,再次率八万精锐全速南下,五天时间就过了陇右道,兵临城下。
没想到秦州守军在副将殷开山的带领下奋起反抗,在他到来之前新建了五十里的高大外城墙,将秦州城围了个严实,为了长安方向的援军和粮草能方便进来,城墙只留了一个东门,南北两面都是山丘,只留有一条不宽的通道,无法集合进攻。
攻城战是最难的,虽是八万对两万,要围住五十里的外墙也力不从心,于是他索性将兵力全部聚在秦州西门,日夜猛攻。
殷开山调整兵力,死守西门城墙,用擂石滚木打退了薛举一次又一次的攻势,苦守了二十天。
薛举勇猛无敌,几次杀上城墙,都被隋军以箭雨逼退回来,没有后援军卒,他再厉害也没办法一个人攻破城墙。
挖地道进去的五千人被殷开山用一把火烧了个全军覆没,惨叫声传上九霄,久久不绝。
待大火过后,殷开山命人把地道填塞了,薛举也不敢再冒险挖地道进攻。
他不是没想过进攻东门,但如果急切间攻不破东门,长安、陈仓方向隋军西援,那他就会腹背受敌,陷入被动。
这场攻城战变成了拉锯战,殷开山的这种无赖的守城方法,让雄心勃勃的薛举直气得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突破秦州,其后的陈仓易攻难守,要破城不在话下,以秦州、陈仓为跳板,再往前几三四百里就是京师长安,皇帝的位子也可以憧憬一下了。
薛举二十天来一直连续攻城,损失了将近八千人马,却毫无进展,不得不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八大将军加长子薛明全部集于中军大帐。
这薛明,字仁杲,今年才十五岁,生得比薛举更高大魁梧,一身武力比起薛举来也不遑多让,真是印证了虎父无犬子这句话。
高大的薛礼三十多岁,穿一身白色战甲,没戴头盔,长发披散在肩后,国字脸,络腮胡,腰间还挂着一把长剑,他见众人已到齐,朗声说道“攻城不顺,各位可有什么好建议?”
薛明身穿蓝甲,头戴红缨灰盔,面如冠玉,好一个俏郎君,不过,现在的他甲胄上还有未凝结的斑斑血迹,显然是刚从攻城前线听召才退回来。
八大将军都身着黄甲,配蓝缨灰盔,他们身材同样高大,年岁不一,最小者仅二十二岁,长者也不过四十。
薛举将所有兵马分为九府,每府人数一万,设将军一人,副将两人,但其中五府将军都是他亲信担任,此次攻秦州,只留下一万人守老巢兰州。
众人见薛礼问起,相互看了一眼,一个三十多岁的胖将军拱手道“府君,依属下愚见,既然不能从上面攻入,而外墙又无护城河,不如掘开外墙地基,使其受力不住坍塌,只要坍塌口一出现,便可引军攻入。”
另一个三十多岁的精壮将军道“萧时将军此计倒可一试,原先只想到挖地道,运兵有限,隋军又早有准备,害死了五千兄弟。”
薛礼道“本君在城墙上之时,看到外城墙离西门至少还有两三百步距离,就算我军突破外墙,想要过到宽达三四丈的护城河边,也不是易事。”
薛明却道“父亲,既然隋军留有东门,我们就声西击东,您在这边挖掘地基,由明儿带五千有轻身功夫的军卒偷袭东门,让他们顾失彼。”
薛举顾虑道“这计策早些天用还算不错,过去二十天了,他们援军怕是已经到了。”
薛明道“到了也不怕,分两千精骑在丘佳山口设伏,足可抵挡住他们一两万援军两到三个时辰,只要抓住这段时间,东西对攻,或可破城。”
薛举想了想,便对八位将军道“你们以为仁杲之计如何?”
八位将军实在是想不出其他办法,便拱手行礼道“大公子之计确是现下最佳破局良策,只是要防范援军己过了丘佳山口。”
薛举听罢,大手一挥,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一个小小秦州都能挡住我军这么久,若不尽快破城,何谈东进陈仓,攻取长安?仁杲,为父与你一万兵马,你依计而行,”
薛明得令,转身出了中军大帐,点兵挑将,准备完毕,飞身上马,穿过南城城墙外两丈宽凹凸不平的土路,往东城去了。
薛举见薛明出了帅帐,下令道“你们也去准备吧,以两万佯攻城墙,一万挖掘地基,配合一下明儿那边的行动,其他人轮流休息。”
众将得令,行礼后自去安排,这一战终于快结束了,只是希望胜利的一方是自己。
罗禹此时正在山青水秀的竹楼前看着张扬他们忙碌,三人沿着山间的土路往前走了四五里,就看到两座高山间立着一座高大的石制拱门。
石门宽约一丈,中间两扇木门紧闭,看不到外面是何样子,石门上面左右都建有一个小石屋,应该是值勤的寨民休息之所。
石门靠寨子这边,用圆木建有一个高约三丈的瞭望台,上面也有一人值守,他目不转睛的盯着外面,如有人来侵犯,可随时敲响悬挂在头顶上的铜铃。
他们到时,石门上一个身穿灰衣的少年正在挥舞着木刀练武,右边石屋里还传来指导的声音。
这样的防卫手段不用张扬他们操心会有敌人来了而不知道,想要出去看看外面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不能了,他们毕竟是私自前来的,被值守的人发现了,闹不好还会起冲突。
于是三人藏身于山间,商量了一番后决定先回去把情况告诉罗禹,然后再做打算。
刚到学堂这里,就遇上了过来的罗禹他们,因隔黎在,只得找机会再跟教官汇报了。
这里的确很美,石山在这里圈出了一个半圆形的空间,面积约四五百见方,背靠着如刀切般平整的高山绝壁,山上是郁郁葱葱的古树,对面土路旁边就是一个二百来见方的小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