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日子有奔头
山区农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七章 日子有奔头,从平凡的世界开始当农民,山区农夫,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斗”和“升”并非重量单位,而是体积单位。后世连中学生都知道,各种粮食的密度不同。所以其中的重量相差可就大了。
而且各地方“斗”容量也存在很大差异,分为大斗小斗。
在石圪节公社这边,一斗普通的小麦重量在三十斤左右,籽粒饱满的上好红麦能达到三十三斤。
至于一斗玉米,大概在三十六斤左右。
所以王满银之前经历的几次分粮,都是用大秤秤出重量的,这样误差很小。不过他见其他社员没有吭声,索性也闭着嘴。
还是那句话,空间里粮食多的吃不完,让王满银始终保持着淡然的态度。
倒是刘向阳很不解,忍不住出声问:“队长,咋不用秤分粮”
“都一样,都一样。咱们生产队的秤砣找不到了……”王连顺忙解释道。
听到这话,刘向阳没有再多说什么。
此刻,王富贵拿着账本凑到气死风灯下,大声念到:“下边我挨个叫人,喊到的赶紧来领粮,别磨蹭……王福长家五口人,本次分玉米二百斤,”
听会计报完数字,王连顺指挥场内几个年轻人装粮。作为二队剩余不多的壮劳力,王满银自然也在其中。
他完全跟在王连顺身后照做,快满时冲木斗踢了几脚,而后堆的冒尖停手。
等玉米粒倒入王福长准备好的麻袋当中,王满银才看明白其中的门道。
之前生产队交公粮时,他也曾参与过,所以知道一个标准麻袋装玉米的重量,大概是一百五十多斤。
王福长家装了一袋半,肯定超过二百斤。
难怪大家都不吭声,显然都对这里边的道道门清呀。
奥妙就在一平一凸之间!
用斗分粮,应该是平斗的。堆积这么高,肯定要超量。
不过对大家而言,绝对属于好事儿。
给王福长家分完粮食,接着是王富年家……
接着,他们两户合用一辆架子车运粮回家。
随着一户户分粮完毕,终于轮到王满银。
他家两口人分八十斤,两斗四升,正好装了一蛇皮袋。
因为要帮忙,王满银暂时没把粮食带回家。差不多到十点半,各户的粮食终于分完。
当然,知青们只是记了个数量。
剩余粮食正式放入仓库,盖上粮印。
对现在的王满银而言,扛起一蛇皮袋玉米走几百米路,连大气都不带喘的。
至于兰花,则打着手电在前面引路。
两人刚上场畔,就见两只猫咪冲到近前,喵呜喵呜叫着相迎。
很难得,今天晚上它们竟然没有外出溜达。
兰花那边刚打算掏出钥匙开门,随即一声惊呼:“啊,满银,你快看,黄鼠狼!”
说着话,她赶忙朝后退了两步。
王满银顺着灯光看去,才发现门口地面上扔有只黄鼠狼,脑袋被咬掉半个,皮毛沾满了血迹。
“是不是大黄捉的”确认黄鼠狼死掉后,兰花才松了口气。
王满银摇摇头回答:“应该是两只猫咪干的,”
黄鼠狼可比老鼠难捉多了,而且奔跑速度更快。去年大黄能够杀死一只,更多是巧合。
主要那玩意儿被堵在鸡窝里边,根本没来得及发挥速度优势。另外大黄被熏过一次后,好像平时对黄鼠狼也是敬而远之的。
从去年到现在,从没见它再捉过。
倒是两只猫咪,不断给王满银意外的惊喜。
有它们存在,以自家为中心,半径一百米内,平时几乎看不到老鼠存在。
就连麻雀从附近飞过也提心吊胆的,生怕一不小心成了猫咪口中食物。从秋里分了粮食,王满银大大方方放在窑洞里,却从来没有遭受过损失。
别说他家,现在王秋生家也几乎看不到老鼠。
不过两只猫咪从小养成好习惯,捉了老鼠只会擒回来向主人显摆一番,根本不会吃掉。更神奇是……有时候它们会主动把老鼠扔到土粪堆上。
当然两个家伙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是不缺食物。
王满银几乎每天都会把两只猫咪放入空间当中捉鱼吃,等填饱肚子再带到外边。和水塘里那些鲜美的鱼类相比,老鼠肉显然不上档次了。
经了霜的黄鼠狼皮挺值钱的。这只长度还可以,可惜脑袋被咬碎,皮毛也有几个窟窿,价格肯定要大打折扣。
拿到供销社,估计能卖两块钱的样子,明天等少安过来时顺便带上。
这个季节正是捉黄鼠狼的时候,村里不少人已经开始下关笼。王满银从来没有弄过。一方面晚上零下几度的天气,他不愿意冷嗖嗖的往外边跑;另一方面,也看不上三块几块的。
有这功夫,还不如进入空间挖几斤远志卖掉。
趁着兰花开门的功夫,王满银找来绳子,把黄鼠狼挂到外边崖面上。接着,他又去隔壁代销点把杆秤拿过来给玉米称重。
九十七斤,硬生生多了十七斤。
和王满银猜想的一样,今晚各家粮食都有超的。
“连顺叔这样没事吧”兰花看过斤两后,有些担心的开口。
“能有啥事儿,生产队秤不是坏了吗。”
王满银早琢磨清楚:只要没秤出具体重量,就是一笔糊涂账,算不上多分。
即使事后被赵建海知道,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毕竟用斗分粮并不违反规定。
“那就好,”兰花点点头,又有些兴奋道:“对了,满银,告诉你一件好事儿。今天下班前,郭婶特意告诉我,说我正式从裁缝班出师了,从明天开始算工资,一个月十七块五。”
这件事情兰花在心里憋小半天了,回来路上连少安都没说,就是想第一时间和丈夫分享。
结果两口子放下碗又去村里分粮,直到现在才找到机会。
正是参加了裁缝社的培训,兰花才明白丈夫为什么要自己学习文化。
知识实在太重要了。
裁缝社有一本关于制作服装的图册,自己可以顺利通读下来。对于一些尺寸什么的,她听一遍就能记住,而且上手很快,从来没有出错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