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轻风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0章 八方风雨会金陵,大明话事人,随轻风去,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90章 八方风雨会金陵</p>
应天府乡试不仅仅是考试,还是盛大的士林聚会,有些名流会特意在这个时间赶到南京城参与盛会。</p>
在龙江关和江东门两个大码头上,每天都会有大批外地士人到达,迎来送往的礼仪极为频繁。</p>
今日又有一叶扁舟自大江下游而来,等待靠岸,顾宪成、安希范师生二人在舱中对坐。</p>
年轻的安希范不解的问道:“老师为何不回朝廷吏部复职,反而请假三年,在江南来回奔波?”</p>
顾宪成答道:“你先专心乡试,不必为其他事情分心。”</p>
他们这派清流势力的大佬不是河南人就是河北人,在读书人数量最多的江南反而根基薄弱。</p>
毕竟当今江南士人可投靠的人太多了,首辅申时行,大学士王锡爵,文坛盟主王世贞,都是江南人。</p>
所以才有顾宪成请假三年,回家讲学凝聚声势的举动,安希范这样的二十出头年轻人当然理解不了。</p>
安希范望了望外面,却见岸上站着一大群士子,齐齐面朝大江。</p>
便开口道:“莫非老师已经声名远播,乃至于大批崇仰老师的士人闻讯而来,在此迎候?”</p>
顾宪成也很想是这样,但觉得又不太可能。等船只停靠稳当后,他立刻出了船舱,站在船头。</p>
可是岸上的士子毫无反应,于是顾宪成就很失望的确定,这帮士子真不是来迎接自己的。</p>
等他上了岸后,就听到码头另一边有人高呼:“顾君!”</p>
又转头看去,原来是好友李三才。</p>
原本这位李三才官位已经做到了户部郎中,但去年他为魏允贞上书申辩,结果触怒了上头,被调为南京礼部郎中。</p>
品级虽没变,但一下子由要职变成了闲职里的闲职。</p>
前几年顾宪成初入仕途时曾在户部工作过,当时是李三才下属,两人一起编过《万历会计录》。</p>
按道理说,李三才从年科、品级都高于顾宪成,礼数上不用迎接。</p>
但两人年纪相仿,李三才又比较钦佩顾宪成品格学问,两人往常便以平礼相待。</p>
再加上李三才善于交际,为人长袖善舞,所以才会屈尊前来迎接顾宪成。</p>
见过礼后,李三才又解释说:“自海公刚峰在南台后,官衙考纪严峻。</p>
南皋、见泉等人不便脱身,只能委托我来迎接!”</p>
南皋就是邹元标,见泉则是魏允贞,都因为忤上被发落到南京,跟顾宪成都是一个小团伙的。</p>
这个时候,还没有东林党的称谓,他们这伙人都以“清流”自诩,以名节标榜。</p>
邹元标、李三才、魏允贞都是晚明党争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只是这时候才初露锋芒,进入官场也不过十来年。</p>
原本南京官衙纪律非常散漫,本来也没什么工作,更无所谓迟到早退旷工。</p>
但海瑞担任南京右都御史后,狠抓纪律风气,南京官员们大都苦不堪言,却慑于海瑞威望又不敢叫板。</p>
所以邹元标和魏允贞这两个平常非常讲究正直形象人都不好脱身,只有李三才因为在礼部工作,能借着出外办事理由前来接顾宪成。</p>
但这时候,顾宪成又指着岸上其他聚集的人群,问道:“这是在迎候何人?”</p>
李三才答道:“应当是文坛老盟主王弇州,不知来南京干什么,据说是要就任南京刑部右侍郎了。”</p>
顾宪成按下酸气,淡淡的评论了一句:“不守正道之辈也,于国于民,有何用哉?”</p>
安希范也赶紧跟着顾老师说了句:“哗众取宠,世风可悲。”</p>
虽然都号称文人并同属士林,但他们清流和王世贞并不是一个圈子的。</p>
就好像几百年后的公知圈和文艺圈,两者也是不同的圈子。</p>
忽然间那一大堆人群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一艘大座船缓缓的出现在岸边。</p>
李三才赶紧对顾宪成招呼说:“上车!我们先走,不然等会人更多更乱。”</p>
顾宪成厌恶的回头看了眼大座船,又扫视过人群,然后才登车离去。</p>
从船舱出来的王世贞老盟主对着岸上人群招了招手,气色比离开苏州那时候好多了。</p>
这时候,他也看到了人群后方离去的车马,但他没有在意。</p>
只要不是徐文长、林泰来两代文贼当面,王老盟主大多数时候为人还是很大度的。</p>
这次陪伴老盟主驾到南京的人不多,除了次子王士骕之外,就是复古派宗门最忠诚的门徒冯时可、以及最年轻的名宿胡应麟。</p>
王老盟主对外声称,到南京是为了就职南京刑部右侍郎,别人也没有怎么怀疑。</p>
但三个陪同人员,却都明白王老盟主的心思。</p>
到了住处后,冯时可问道:“要再次召开文坛大会这事,当真不提前公布?</p>
这样不给世人预热时间,效果似乎不会太好。”</p>
王世贞答道:“三月前我回太仓后,不断深思熟虑,内心反复检讨得失,总结出了三条苏州文坛大会失败原因。”</p>
“第一就是预热过早、过长。严重消耗和分散了参会士人的精力,而进入正题后,多有萎靡不振之处。</p>
第二就是士人的参与感太差。大部分士人其实明确自己肯定不能入选五子,所以他们更需要一种参与感。</p>
第三,如果没有外因或许还能勉力维持表面的文坛繁荣。但偏生有了林泰来这样的外因,那么功亏一篑也是可以理解的。”</p>
冯时可不想谈论过往的是非,又问道:“文坛大会具体何时召开?”</p>
王老盟主胸有成竹的答道:“可定在考试结束之后、放榜之前的这段时间。”</p>
冯时可稍加思索后,答道:“甚妙!正适合举事!”</p>
仔细想过就知道,真没有比这个时间段更合适的时间了。</p>
这段时间,肯定是士子心情最放松,精力最充沛的时间。</p>
如果晚一点等放榜后,大部分落榜士子肯定只想早早回家,没心思充当文坛大会背景板。</p>
而时间如果再早一点,士子们还都在为了乡试忐忑不安,哪有心情干别的?</p>
王世贞指示说:“等乡试场内考试结束,我们立刻就公布文坛大会事项!</p>
然后在短时间内,达到最高潮,不给心怀恶意之人反应时间!”</p>
这时候,王士骕捧着一叠拜帖进了堂中,禀报说:“父亲才下客船,竟然就拜帖盈尺!”</p>
王世贞笑了几声,只有这种时候,才能感到自己存在的乐趣。</p>
便对左右道:“我数年未曾踏足金陵,不知秦淮风月可曾出了新秀?”</p>
冯时可想道,新秀肯定有,就是叫声嗓音够不够高,那就不清楚了。</p>
要说现在老盟主的选人标准,似乎全在叫声嗓门大小上面了。</p>
在南京城里的道路上,顾宪成和李三才共乘一车,安希范和其他随从坐另一辆车。</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