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罗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7章 新鄞、采泽、三角洲,北美洲再造中华,路易罗莎,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去年你派我进入内陆迁聚平原、北山两部的苗国人,我算是亲身踏足到了大谷地。”蔡卓谷说道。
关于收服、迁聚福部苗国人的平原、北山各部社一事,郑克殷当时也收到过蔡卓谷和雪狐柯等人的详细汇报。
这次行动一切仿照再前一年他所亲自指挥的征服青丘行动,而明人副将胡毅文、出身于北虎船社的番将胡喻遥、出身于平原部苗国人的巫公安洛古等皆有参与。
考虑到平原部所处环境水网密布,郑克殷便要求扶桑中军和各部门全力配合,尤其是要提供舟船和设立补给点。并且为了执行郑克殷先前提出的在抵岸河谷以及玉醴河口建立堡垒一事,扶桑军民便在玉醴河出海口南岸与句芒山东岭未端之间的平地上设下一堡,名为踏泽堡。
[注:该地位于现代美国加州城市Antioch。]
起这个名字,是因为玉醴河口有许多沼泽、湿地、滩涂、草滩。
郑克殷有意将踏泽堡逐渐发展成一座城镇,“踏泽”一名太俗气、简单,郑克殷便将其雅化为了“采泽”。
至于采泽与漖间之间的抵岸河谷的新堡垒,按照李梅溪等浙裔人士的建议,依刘国轩给滘肩社营地一带新堡起名“海澄堡”的做法,起名“鄞堡”——“鄞”乃浙江绍兴的古名之一。
那一批来自日本的浙江裔也在李梅溪的建议下,经郑克殷同意,前往几乎成为无人区的鄞堡周边辟地种田,又进而将这一带称为“鄞州”。
只是为了加快开拓,郑克殷也同样允许了雄卢城的部分句芒部苗国人回到家乡,这些人包括来自十柬社的游姓、来自禾云社的冯姓和来自阴平社的安姓。
如此一来,鄞州竟迅速聚拢了百户人家,加上扶桑中军派去驻守和负责后勤补给的人员,也算是此地垦殖的起点了。
浙江裔和苗国人的共存,自然也将有利于双方的共融,既让这批浙江裔明白郑克殷的基本国策,也有助于加快三姓苗国人的汉化。
有了鄞州、采泽两地两堡,蔡卓谷的东征哨前往内陆迁聚两部苗国人便也有了良好的补给路线和前进基地,当然也如郑克殷所料,迁聚的过程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
生番苗国人中,被担当雇佣兵的同胞以及雪姓达姓门徒说服而愿意全社迁徙的尚且好说,说服不通的,自然就需要蔡卓谷和胡毅文等人加以威逼甚至展现武力了。
逻辑框架完善的烈儒教,不可思议的财货,扶桑辖地人人吃饱的图景,加上火铳马匹带来的威吓,终于使平原部全体迁入了扶桑辖地,也即是当下的瀛洲青丘国。
经郑克殷、陈绳武等人同意,并不是所有的平原部苗国生番都被迁入橡阳,而是有一部分人在鄞州停留,在那里接受殖民司农吏的指导就地开拓。
这令李梅溪劝过去的浙江裔有些无语,以至于他们再次给鄞州改了名——这里番人越来越多,已经不像是我们印象中的绍兴了。一番争吵过后,最终他们决定称为“新鄞”。
将平原部全体迁聚进入青丘国本是好事,但蔡卓谷指出了潜在的问题——
“我们在平原部领地上活动的时候,就接触过来自南北两个方向的外族人。
“来自于北边的人,叫做弥细湳人;来自于南边的则是珠阆人,他们所说的,都不是苗国语,而是我们无人能晓的语言。
“我们是靠着平原部的胞族们才能与他们勉强交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