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雨声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章:多事之秋,天地任我行之二,窗外雨声响,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上回讲到天启帝朱由校及其妃子们共同双修玄功合成巨人,又得催木匠传功后变化无穷,无孔不入。
就这样,那位变化成“夜猫子”到处乱飞且无处不在的“王妃娘娘”忙了一个晚上,直到黎明过后,迎来晨曦,才在一缕旭日金辉照耀下,很不情愿地退回了体内,切换成夫君朱由校来接班,但昨晚经历则共享。
于是,朱由校就变回了原来的模样,并大摇大摆地向着“乾清宫”而去,与半道上碰面的官员打起招呼,准备进宫面圣,共同商议朝政。这是因“夜猫子”昨晚面俯瞰了北京城布局后,由朱由校临时决定。
其实,明朝皇帝一般都是在“太和门”、“乾清门”上朝,时称“御门听政”,而当有比较紧急或重要的事情时,则皇帝们会在“乾清宫”召见大臣开会。这次的情况也是如此,因为东北后金的攻势太猛,边关告急。
其实,天启帝朱由校自己心里也清楚如今的大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因为自己当这七年皇帝,没有一天当得开心的,不是这里发生洪涝、旱灾造成流氓、饿殍遍野,就是那里官逼民反,甚至勾结倭寇作乱?
更要命的是崛起于东北地区的女真人一直进攻着明朝卫所,将明朝管理东北地区军政的“奴儿干都司”打的稀巴烂!在此之前,明朝的统治范围还包括整个外东北、库页岛,且永乐年间也是常年派兵驻守着。
在另一个时空发生的事情就是,天启帝朱由校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但因被奸人所害无儿女活着,加上其所有兄弟中也只有信王朱由检还在世且已成年,本着“国不能一日无君”教条,只好传位给同父异母弟。
天启七年(西元1627年)正月十三日,朱由校敕“后府”及吏户礼兵部:“朕弟信王(后为崇祯皇帝)年已长,其岁禄万石,今居京师,岁支米三千石,钞万贯;待之国后,米支。并选王府官员,今在京,先给校尉三百,军一百。”彼时空的朱由校没有遇到催木匠,因此只能跟着历史车轮随波逐流了。呜呼哀哉。
同年,明朝因自身财力困窘且边关“将相不和”,不得不召还“经略”王之臣,埋下隐患。明军宁远大捷,袁崇焕升任巡抚,与总兵满桂不协,请移之他镇,乃召满桂还。“经略”即“经略使”,统领军务,事毕即罢。
及王之臣代高第为经略,复奏留满桂,袁崇焕又与不协。朝廷虑败事,命王之臣督关内,袁崇焕督关外,划关而守。袁崇焕虑廷臣忌己,乃上书请“惟圣明与廷臣始终之。”袁崇焕担心朝廷害怕自己有异心。
朝议以袁崇焕、王之臣不相能,召王之臣还,罢经略不设,以关内外尽嘱袁崇焕,与镇守中刘应坤、纪用等便宜从事。王之臣遂于天启七年(西元1627年)二月二日加封太子太保还部,继续留在辽东军营。
西元1627年,东北女真族所建立的后金政权兵围锦州。后金方征朝鲜,袁崇焕遣将缮锦州、中左、大凌三城,赵率教驻锦州,护版筑。朝命尤世禄来代,而以左辅为前锋总兵官,驻大凌河城。
世禄未至,辅未入大凌,后金大军乃于天启七年(西元1627年)五月十一日抵锦州,四面合围。明朝大将赵率教偕“中官”纪用缨城守,而遣使议和,欲缓师以待救。使者三返不决,围益急,缓兵之计不行。
锦州被围时,后金已于二十八日分兵再攻宁远。袁崇焕与中官刘应坤、副使皆自肃督将士登陴守,列营濠内,用红衣大炮距击。满桂亦率尤世禄、祖大寿以兵来救,大战于城外,互有杀伤,满桂身被数矢。
后金军见事不利,旋即引去,益兵攻锦州,锦州亦未能攻下,遂以酷署还师。整个交战过程发生在西元1627年五月二十八日早晨,后金军到达宁远城,展开激烈攻守战。萨哈廉、瓦克达等部都被明军重创。
明军城上城下互相配合,炮火、箭矢齐发,使皇太极大帐被炸毁,济尔哈朗等受重伤,使后金军死伤惨重,被迫撤兵。次日,皇太极攻宁远不克,又转攻锦州,结果依然是一无所获,被迫撤军,思考对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