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47,学习,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明景,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为没有找到合适又能信任的人,安荔浓只能把杨雪晴调到门市部负责收钱。不管什么时候,收银都很重要。
不信任不敢用。
思来想去,只有杨雪晴最合适。
虽然杨雪晴和石河村的关系有些微妙。
说关系好吧?
杨雪晴曾经抛弃村长安国邦,这对于石河村人来说,是明晃晃的打脸。即使现在,石河村也还有人在背地里说杨雪晴的坏话,是她是贱人。
一些年轻小伙子想要娶外地来的知识分子,村里人就会用杨雪晴举例说明。与其娶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离开的外地媳妇,还不如娶个安分守己的本地姑娘。
外来媳妇总比本地媳妇多几分不确定性。特别是经过杨雪晴的事情后,大家对外地媳妇就多了几分不屑和防备。
随着石河村的生活越来越好,很多城里来的文化姑娘想要嫁给本地的小伙子,但也被忍痛拒绝了。
像村长安国邦这样的男人也留不住媳妇,更不要说他们了。
有自知之明的。
所以,很多小伙子即使喜欢城里姑娘漂亮有文化,最后娶的也还是知根知底的本地姑娘。没办法,担心被抛弃。
想娶外地媳妇?
想一想杨雪晴。
算了。
立刻打退堂鼓。
如果说杨雪晴和石河村的关系不好,也不见得。
因为杨雪晴和安国邦离婚并没有撕逼,没有闹腾,一个想走,一个不强留。看起来,更像是和平分手,好聚好散。
再因为安荔浓的到来,杨雪晴和石河村的联系也多了不少。
安国邦感激杨雪晴生了女儿,养大女儿,杨雪晴也庆幸安国邦不是小肚鸡肠的男人,愿意宠着老路冒出来的女儿。
虽然两人不联系,但也因为安荔浓的存在而斩不断关系。
所以,安荔浓提出让杨雪晴收钱和票,安国邦只考虑了下就同意了。不过,石河村人的想法和说法就多了。
有人猜测安国邦对杨雪晴余情未了,有人怀疑安国邦同意是因为安荔浓,也有人骂杨雪晴狐狸精
各种猜测不断。
但是,都被安立春一句话拍飞了,安国邦不行。
不行,安国邦想再多也没用,杨雪晴再狐狸精也没用。
关于安国邦不行的传言在背地里‘暗潮汹涌’。安国邦劳心劳力的带着大家赚钱致富,大家也不好意思当着他的面嘲讽他不行,只能背地里说,偷偷说。
莫老太还因此找上安国邦,问需不需要治疗。
安国邦很无奈,只能说这是误会,仅仅是个小误会而已。
莫老太给安国邦把脉,确定是误会。但莫老太的话,大家不相信,因为安立春和安老太都盖章认定安国邦不行了。
即使莫老太是医生,大家也更愿意相信安立春和安老太。
安国邦对流言不在意,行不行的,他自己知道。再说,他也不打算再婚,别人传言得再难听也影响不到他的日常生活。
所以,杨雪晴成为了门市部的收银员,负责收钱,负责记账,负责管理门市部的员工。
一店之长,俗称店长。
虽然管理着大笔钱,但杨雪晴人间清醒。
杨雪晴是个很理智的女人,能很好的处理自己和安荔浓和石河村的关系,也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杨雪晴清醒,理智,安荔浓很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不像安老太一边想吸血,一边嫌弃血不够香甜。
安家这么多人,安荔浓为什么独独不喜欢安老太和安立春?
又贪有蠢。
自私自利,还自以为是。
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很累。所以,安荔浓对安老太一般都是能避则避。
杨雪晴清醒,是因为她很清楚,几个孩子中,安荔浓的性格最像她,天生的利己。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有利益冲突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自己。
杨雪晴如此,安荔浓也如此。
她们都不是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人,即使对方是自己最亲的人。
所以,让杨雪晴收钱和管账,安荔浓是放心和信任的。
“妈,你要不要找个老师学做账?”
现在门市部销售的东西种类少,买卖金额小,账目简单,即使是杨雪晴这样没有学过会计的门外汉也能把账目做得清清楚楚。
但是随着石河村的发展,账目肯定会越来越复杂。如果杨雪晴一直原地踏步的话,以后肯定胜任不了财务一职。
再说,学会做账,即使以后不在石河村门市部上班,也能轻易找到一份工作轻松工资高的好工作。
安荔浓建议杨雪晴去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
人只有不断的增加自己的学识和技能才能更从容的应对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安荔浓希望杨雪晴有足够的立足于世的能力和本事。
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增值自己。
只有自己有本事了,才能更自信的面对生活上的鸡毛蒜皮和困难、困境。
杨雪晴本事越大,能力越强大,安荔浓以后需要操心的就越少。
人为什么操心?
十之是钱。
生活为什么不如意?
十有还是钱。
所以,让杨雪晴一直有赚钱的能力,这是安荔浓喜闻乐见的。有了专业技能,即使到了下岗潮,杨雪晴也不用担心生活会陷入困境。
杨雪晴想了想,“我学。”多一门手艺,就多一项赚钱的技能。
但是,没有好的老师啊。
“我帮你问问。”
杨雪晴本就是高中毕业,当年也属于优秀的一批人。
50年代,提出让知识青年到广阔的农村去施展抱负,这是自愿性质的,很多优秀人才踊跃报名参加。
有人是真的思想伟大,想要在农村有一番作为,但也有人是为了增加资历,履历,给自己刷一层‘建设农村’的金色光芒。
杨雪晴属于后者,她自愿到乡下去建设农村是为了镀金。
但最后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从自愿到强制,也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而已。
很多人一开始是没有做出成绩不愿意回来,也没脸回来,等想要回来的时候已经回不来了。
杨雪晴是幸运的,因为她找到机会回来了,而她的一些同学一直都没有找到回来的机会。从50年代到现在十多年过去了,还不知道有多少个十多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