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香如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4 犬鹿相狎,刘备的日常,熏香如风,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料一张惨白的长脸,陡然映入眼帘。刘备浑身一凛,困意全无。
正要出手,长脸已缓缓后退。跟着以袖掩面,连咳数声。撤袖一看,涂成鲜红的嘴角,已被长袖抹出一道道细细的红痕。仿佛吸血鬼进食后,未曾抹净的血痕。
“老奴曹节,见过君侯。”说完便伏地行大礼。来人竟是大长秋兼领尚书令的大宦官曹节!
“老大人快快请起。”刘备急忙离席搀扶。
曹节枯瘦的身躯,裹罩在黑纱内官服中。轻如无物。仿佛除了身上的大内官服饰,内里根本没有重量。
“见君侯睡意深沉,老奴本不忍打搅。无奈今日,乃是上陵礼日。陛下、百官皆亲临。恐因小失大,这才出声相唤。君侯切莫归罪老奴才好。”曹节气喘吁吁的说道。
“上陵之礼”,取西汉上陵故事。合并元会仪、饮酎礼、及部分宗庙祭祀礼而来。乃是陵寝祭祀中,唯一须由天子亲临,规模最大的典礼活动。明帝始创的上陵礼,源自‘上冢’礼俗。把豪强大族久已风行的上冢礼俗加以扩大,搬到了皇帝陵园中来举行,用作笼络公卿百官、地方官吏以及宗亲外戚。亦被皇帝用作赏赐功臣的一种重要手段。诸如赐功臣“归家上冢”或“过家上冢”等。
刘备这才记起祭祀之事:“有劳老大了提醒。备险忘了大事。”
抬眼却见送葬队伍已入灵堂,便有问道:“不知老大人可识得安氏兄妹?”
“前安息国太子,公主,老奴如何能不识得。”曹节又连咳数声,气息越发羸弱:“遥想先帝年间,安息太子远赴中土,先帝与其彻夜论道,视为知己。如今先帝、安太子、公主,皆已驾鹤西去。老奴,老奴亦时日无多。往昔情景,犹如昨日。能来送故人最后一程,也算为先帝尽份忠了。”
目视安氏的遗体被合理抬入一具铁棺,刘备轻轻点头:“老大人稍等。可否容本侯送最后一程?”
“君侯有始有终,情义无双。老奴岂敢阻拦。且陪君侯走一趟便是。”垂垂将死,越显慈眉善目。
“多谢。”刘备作揖。
“不敢。”曹节侧身避让。
出葬前半个时辰,纯铁打造的棺椁要抬入灵堂。抬棺者进入后,即把棺材置于死尸旁边,口诵《伽萨》经文。亦在激励逝者亲友,忍痛节哀。经文念毕,合力将遗体抬进棺内。由一对祭司面向铁棺,继续诵《伽萨》。《伽萨》诵毕,照例再行一次犬视,并让逝者亲友最后一次瞻仰仪容,便可盖棺出殡。
铁棺扛出灵堂后,交由另一组抬棺者送往墓地。遗体一旦搬出,堂内即用牛尿消毒,再用清水冲洗数遍。送葬队伍跟在棺椁之后,距离至少三十步。送葬者皆着白色丧袍,两人一排,由祭司领头,默步走向“安息塔”。
“安息塔”又称“寂静之塔”。结构为“顶层呈凹状,四周有阶台,中央为井穴;塔顶分三层以放置尸体{外层置男尸,中层置女尸,内层置童尸}。”且“有专营此事者将尸体移于其上,均赤身,人鹰隼啄尽尸肉,骨殖则投入井穴”。
也就说,尸体将被摆在高耸的“寂静之塔”之上,逝者血肉让鹰啃噬一空。再将骨骼丢进塔内井穴风化。据说还有一神秘药水,倒入井穴,骨骼便会消失。刘备暗自猜测,溶尸水,许就是年少时太平道人用来溶化硕鼠的强酸。
若没有条件修建安息塔。可把尸体置于旷野,寝上毛毯、枕头。让死者披天宇之光,目朝太阳。再任由鹰群啃食。故而祆教徒遗体,头部不能朝北。
《阿维斯陀》还规定,不能单独一人抬尸。祆教教徒治丧,以取双数为吉。守灵、送殡、念经等等,人数均为双数,不得有单。
取双数,有同情互助之意。若死者为二人,祭司应有二对,犬视的狗应有四只,抬尸者也应有四人。
洛阳有安息塔吗?
没有。
遗体将送往洛水,与太子合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