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华工
三秋空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1章 华工,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三秋空城,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611章 华工</p>
李谕和梁启超一起拍了张照片,现在李谕很注意随时拍一张做记录。</p>
有了莱卡原型机后拍照方便了不少。上海又建了一座小型光学厂,——就是当初李谕从德国“忽悠”来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总归是有了。</p>
只不过在光线不好的时候,徕卡原型机拍摄照片效果差强人意。</p>
梁启超又向李谕要了几台无线电报机。</p>
“任公想在上海做个远程军师?”李谕问。</p>
“是的,”那名学生点点头,“正好我想去法国学习学习西洋艺术。”</p>
郭应麟不再推辞:“一定不负校长所托。”</p>
这段时间梁启超会住在上海租界中,远程关注云南前线。</p>
“正有这个打算,我要把其他几台寄到云南。”梁启超说。</p>
“我叫郭应麟。”学生说。</p>
涓竴涓浜屼簲涓涓節鍥涓叚涓</p>
庄士敦也忧心忡忡:“德国一点没有败退的意思,不知道战争何时结束。”</p>
好在留法勤工俭学会帮了不少忙,他们在法国协助创建了一些学校,教授华工识字读书。</p>
李谕说:“我不懂军事,更不擅长弹道计算。”</p>
后续留法学生里可是出了不少超级大人物。</p>
所以没啥好担心的。</p>
“我恨不得现在就去学开枪!”梁启超说。</p>
“祝你一切顺利,”李谕说,“法国前线堪称绞肉机,协约国与盟国已经积蓄一整年,马上就要爆发决战。”</p>
几天后,上海的赴法学生一起聚集到码头,准备乘船前往威海卫。</p>
此后的巴黎和会三巨头之一、英国陆军大臣、首相劳合·乔治,在他的《战争回忆录》中也大赞华工:“华工个个强壮如牛,你会吃惊地发现,有的华工夹起重达三四百磅的一大块木材或一捆卷铁板健步如飞,好像这些重物轻如普通石块一般。”</p>
“看来您还是觉得光靠纸笔不够过瘾。”李谕说。</p>
从后续的表现看,华工相当不错。他们从事的都是艰苦繁重的工作,如挖掘战壕、修筑工事、野战救护、战地通讯、掘埋尸体、清扫地雷、筑路架桥、解运粮草、装卸给养、制造军火、森林伐木、开采矿山……但凡战争所需,华工几乎无所不往、无所不为。</p>
甚至在索姆河战役,坦克登场后,华工还要修坦克。——最开始英军不允许外国人接近坦克,毕竟这属于高级机密。</p>
英军对华工的行动限制极多,与军事管理无异。英国当局从来不认为华工与英国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坚持强硬政策,禁止华工与欧洲军人或平民往来。</p>
通过这项专利,能让学生赚到一些钱(可能会不少),同样能让他们感受到科技的魅力,继续投身于发明创造中。——比搞数理科研简单一些,也比较有实际意义。</p>
郭应麟双手接过来:“我本来就想用笔画下来,如果用相机更加真实。”</p>
1916年是一战最血腥的一年,凡尔登绞肉机与索姆河绞肉机都在这一年,法国拼得非常惨,号称毁掉一代法国人的就是其中的凡尔登战役。</p>
码头上,李谕亲自前往送行,还见到了任职于威海卫华务司的庄士敦。</p>
李谕同他们一起测试时,一名学生找到李谕,询问道:“校长,我能不能把这项发明带去法国?”</p>
再加上一帮北洋高层公开反对袁世凯,老袁同志可谓众叛亲离,山河日下。</p>
梁启超说:“这样我就放心了。”</p>
“法国?”李谕一时没反应过来。</p>
总之华工不仅为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到了巨大的谈判筹码,还激发了留法热情。</p>
“那也要注意安全,子弹不长眼。法国有勤工俭学会,我会给他们发电报,照应好你们,”李谕说,然后直接送给他一部便携式照相机,“在欧洲时记录下华工的事迹。”</p>
话说还有不少华工和法国女子结了婚,并且很大一部分是法国女人倒追的华工,最后大概有三千人留在了法国,成了早期侨民。</p>
目前双方在法国前线陈兵四五百万之巨,都准备一击击溃对手。</p>
他们花了一周就完成了实验,并且做了很多样品,通过测试挑出最好的配比。</p>
李谕说:“还没问你的名字。”</p>
按照英法给的合约,华工需要出国工作五年,每天最多工作10小时,可以获得5法郎日薪,差不多相当于两块大洋。</p>
<div class="contentadv"> 其中一半用于支付食宿、医药,每个工人每天实得2.5法郎,也就是一块大洋。</p>
李谕说:“如今护国军与北洋军也打了起来,很多事情不能做得尽善尽美,希望英方能够对华工和学生友善一些。”</p>
这些人不同于曾经的留学生,——过去留欧费用高得可怕,留学生大都是富家子弟。</p>
但对于一些流动场景,来不及架设笨重的照相机时,小型便携式相机加便携式镁光灯就可以派上用场,所以它只要一经推出,绝对可以把镁粉彻底替代掉。</p>
李谕道:“从军就不必了。”</p>
庄士敦说:“先生不用对此担心,前线需要的是强壮健康的工人,他们不会受苦,毕竟不是百年前的奴隶贸易。只不过长达一个多月的旅途会有大部分时间漂在海上,晕船难以避免。”</p>
“原来是这样,”李谕知道一战华工的事情,“你是作为翻译?”</p>
梁启超非常关心护国军的情况,整个战争期间,他一直实际参与到前线的决策指挥中。</p>
在这一指导策略下,15万华工奔赴西欧战场,在一战史上写下了光彩照人的一页。</p>
那名学生说:“不久之后我将前往威海卫,与众多华工共同登上前往法国的轮船。”</p>
李谕同他握了握手:“庄老师,你好。”</p>
华工大部分在山东招募,民国时期山东发生过好几起灾情,很多人家里非常困难,所以在被通知后,报名十分踊跃。</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