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2章 进军武昌,清军的后手,大明第一武夫,明末逐鹿,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尼堪在被洪承畴说服后,下令放火烧毁了武昌城。
并裹挟城中二十万百姓,把武昌城中一应物资,尽数搬运一空。
当张勇率领神武军,赶到武昌城下时,清军十二万大军,裹挟二十多万百姓,已经离开城池三日。
而这个时候的武昌城,已经沦为一片废墟。
大火焚烧了三天三夜,方才熄灭。
滞留城中的数万老弱病残,皆葬身火海。
偌大的武昌城上空,弥漫着一股股的烧焦的尸臭味。
“这帮禽兽,当真是死不足惜。”
翻身跨下马背的张勇,看着昔日繁华的武昌城,沦为一片废墟的场景,心如刀割的跪倒在地上。
“提督大人,清军一定还没走远,咱们率军追上去,为武昌的百姓报仇。”
左总兵宋奎光本是金声桓的部将,但在南昌被俘后,原本以为会被砍头的他,却获得了朱云飞的重用。
这一点着实出乎了他的预料,尤其是前些天中,金声桓被斩首的消息传来后。
他便收到了朱云飞的亲笔信,在信中朱云飞不但好言安抚了他。
还说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的江西抚州同乡揭重熙,保举了他。
其次他在南昌城头,坚守原则,战后没有乞求投降,赢得了朱云飞的赞赏。
一封私人信笺,虽然不过区区数百字,但却是朱云飞亲笔书写给他。
这一封信对于宋奎光来说,无疑是价值干金。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宋奎光看完信后,内心中暗暗发下的誓言。
“张兄,宋总兵说的是,咱们不能什么都不做,不能就这么放走建奴鞑子。”
右总兵郭天才,也是一脸愤慨。
“提督大人,请下令追击吧。”
神武军帐下一众将领,吴进功,马如松等人纷纷请缨道。
“顾监军,还请你留下来,收拢百姓,本提督身为将军,不能坐看建奴鞑子逃窜,若大将军追责,我一人承担。”
跪在地上的张勇,看了眼监军使顾炎武,态度坚定的喊道。
“各营集合,立即出发。”
“张提督,用兵是你的事情,我不会反对。”一脸冷静的顾炎武,知道这个时候反对没有用。
毕竟军中将领都一心要为百姓报仇,自己反对只会寒了将士之心。
“谢顾监军了。”张勇翻身跨上马背,刚要准备离开,顾炎武却一把拉住他的马缰叮嘱道。
“我会把情况通报给大将军。”
“但是你务必冷静,清军不是败逃,而是有序撤退,切不可冲动用事。”
“神武军三万将士,不是你个人的,而是朝廷和大将军的心血,更是无数家庭的顶梁柱,切记不可被仇恨冲昏了脑袋。”
原本还有些嫌弃顾炎武唠叨的张勇,在听完了顾炎武这番严肃的话语时,却不由心神一震。
“顾监军说的是,本将军记下了。”张勇可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莽夫。
年仅三十岁的他,却有十几年的从军经历。
多年的沙场征战,他早已经历练出了不凡的能力,称之为有勇有谋,一点也不为过。
【历史上的张勇,明亡投降满清之后,在西北和平定吴三桂的叛乱中,立下赫赫战功,被称之为河西四汉将之首。】
张勇给顾炎武留下三干士卒,亲率两万七干人马,沿着清军撤退的德安府方向开始追击。
德安府位于武昌府北部,也是退往襄阳府的必经之路。
德安府的附郭卫安陆县,下辖云梦、应城、应山、随州五个州县。
清军撤出武昌之前,在洪承畴的提议下,尚可喜率领三万人马,负责断后。
因为时间差的问题,张勇和朱云飞各自率领的追兵,并没有第一时间追赶上来了。
但洪承畴却并没有忘记朱云飞,在他看来,如今满清最大的敌人,不是大明皇室,而是朱云飞这个大明统帅。
裹挟了大批百姓撤退的清军,行军速度自然快不了。
抵达德安府安陆城时,尼堪便接到武昌府留下来的密探,送来的急报。
“洪大人,武昌竟然的密探,送来了军报,明军前锋兵马,已经进入武昌。”
“现在,这支前锋人马,正一路追赶我们而来。”
“明军轻装简行,很容易追上我们,我们带着这么多百姓,这样的行军速度,只怕我们还没到襄阳,明军就追来了。”
尼堪有些焦急的看着洪承畴,二十多万百姓随军同行,无疑大大拖延了大军的速度。
“贝勒爷,一个月以前,咱们在九江府的德安县,惨遭朱云飞算计大败。”
“这个仇我们不能不报,撤出武昌虽然是权宜之计,但咱们也不能这样一直被动挨打。”
洪承畴这个老匹夫,别看平日里对谁都笑呵呵的,实际却是睚眦必报,权力之心极重的人。
“既然明军先头部队来了,那就一口吃掉他们,让南明也尝尝,被人一刀斩掉一颗手指的滋味。”
“我提议吴三桂为主将,尚可喜为副将,集中六万精锐,依托安陆城对南明追兵,进行一场围歼。”
“只有歼灭和打痛了追兵,我们才能从容撤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