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烧的番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章,收音机,四合院之火红的年代,闷烧的番薯,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晚上八点多,吃过晚饭,李卫国便拿出今天新买的收音机开始鼓捣上了,身边还有傻柱兄妹。
傻柱今天也出去买了年货,跟一大爷差不多,买到的东西都不多,普遍的物资贵乏嘛,买到的副食都是这样几两,那样几两的,还有好些个东西缺票没买着的。
一回来听见雨水跟他说了李卫国买了一大堆副食,还有一个收音机,当场就来劲了。
这不,一吃完晚饭就凑了过来,准备听个声响,顺便打土豪。
这年头的收音机可是个金贵的玩意儿,三转一响嘛,其中一响说得就是它,跟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并列结婚四大件之一,跟后世的房子、车子、票子地位差不多。
当然,这结婚三转一响“四大件”是七十年代才有的说法,现在工业卷还没出来,这些大件可是奢侈品,普通人家暂时不用想,结婚也不敢要这么高的要求,三年饥荒里能有一袋粮食做聘礼都是上等的彩礼了。
收音机买回来,一般是放在家里客厅,作为家庭牌面用的,客人来了给人家放一段广播,就显得既时尚又有面子。
这个年代,听收音机是一件非常时尚潮流的事情,哪怕持续到七八十年代都仍然流行。
李卫国买的这款“凯歌”牌收音机是上海无限电丝厂生产老式的电子管收音机,个头可不小,跟个方坨坨似的,足有二十多斤重。
李卫国和傻柱兄妹将收音机的外包装去掉之后,将其搬到了堂屋的餐桌上。
全实木的外壳,黑色的玻璃面板上,有两个大大的金属旋钮,中间还有中波、短波、千周、兆周以及16500等文字、数据的标识,看起来颇有时代感。
三人都没玩过这个,看了半天也没看懂这些文字和数据标识的意思,正一起围在桌子前边,对着使用说明书在那琢磨着怎么使用呢。
研究了半天,觉得差不多弄明白了,李卫国便试着插上了电源。
然后“卡”的一声,打开开关。
收音机立即传出了“滋滋”的声响。
根据说明书的指示,缓缓扭动调频的金属旋钮,杂乱的电流声逐渐消失,转而传出一个微微失真的人声。
接着李卫国继续扭动调整,很快,杂乱的电流声慢慢消失,人声逐渐清晰。
“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嗒滴嗒,嗒滴嗒,嗒滴”收音机里传出了清脆稚嫩的童声。
“哇有声了,这是《小喇叭,太好了,我最喜欢听这个了。”听清声音,雨水激动地说道。
《小喇叭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档着名少儿节目,于1956年9月4日开播,一直播出到后世,伴随了近三代人的成长,在一段时间内甚至是中国大陆唯一的少儿广播节目,因而也曾经是中国大陆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档少儿节目。
后来,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和无线广播的整体衰落,小喇叭在少年儿童中的影响正在不断下降,但对于许多1980年代中期以前出生的中国人来说,小喇叭仍然是对童年生活回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1959年的当下,很多孩子们在学校的广播里都听过,所以雨水是一听就听了出来。
“嘿琢磨了半天就出了个儿童节目,还有没有其他的节目啊,赶紧换换。”
傻柱这么大个人了,对儿童节目自然是不感兴趣的,催促着李卫国赶紧更换频道。
“不嘛,咱们再听一会儿。”雨水不依,抱着李卫国手臂撒娇道。
“马上就上高中的人了,还听少儿广播,幼稚”傻柱一脸鄙视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