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5章 你被我们抓住,不丢脸,百人会之关东局,渔父,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qg34
1941年9月11
日凌晨三点。北平,翠明庄。
睡得并不很沉的岗村觉得什么东西顶在了脑门上。
岗村一下子醒了。
他看到的是是几个黑影,顶在脑门上的是手枪。
岗村睡意全无,睁大了眼睛。这几个黑影看清楚了,他们都穿着很古怪的衣服,脑袋上带着头套,只有眼睛口鼻路在外面。
这些人的枪是冲锋枪,有一个巨大而弯曲的弹夹。
岗村道:“你们是满洲的八路?”
那个拿手枪对着他的人道:“你这个上将真不是白给的,一下子就作出了最正确的判断。穿衣服,跟我们走。”
岗村道:“你是个出色的军官。你叫什么名字?”
那个人道:“谢谢你的夸奖,我叫李顺。”
岗村道:“为什么不再战场上决战,而是做这些偷偷摸的得动作。”
李顺:“兵不厌诈,正奇并用,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不懂吗?看起来,你没有上将的水平。”
|
李顺和他的小队是9月3日凌晨空降到北平的。为了这次行动,小路把所有的降落伞都找出来了。
他们的目的是抓住华北驻屯军总司令,打击日军的信心和作战意志。
北平有特战队的老底子,老关系,他们在北平还有落脚地,那就是早期小路北平攒下的家底。上次袭击北平,都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的。这一次,他们的帮助下,李顺小队4日晚上进了北平,直接到了东城区翠明庄附近的一座空房子里住了下来。
老关系说,翠明庄这一带守卫森严,周围房子大都给日本人占了。老关系找到的这个空屋子就是一个日本人的,那个日本人离开回日本了。看房子的老头是自己人。
李顺当夜就把翠明庄附近的日军警戒情况摸清楚了。
翠明庄有两座岗楼,几百米开外就有持枪荷弹的日本兵站岗,另有步兵游动哨,附近有日军宪兵队,还有守卫部队,他们负责官邸的保卫工作。守卫部队素质很高,对付他们要花一点时间,时间一久,就会把其它日军招来。
9月7日,进入翠明庄的方法和离开翠明庄的方法都有了。
最开始研究的进入翠明庄的方法是下水道,离开的方法是汽车。
翠明庄是日本人建设的,他们的建设理念很先进,在地下修建了下水道,下水道直通紫禁城的护城河。
7日夜里,李顺亲自来领两个人进入下水道进行侦查。结果很令人失望,因为只修了一座建筑,使用的是原来北京的旧下水道,很多地方人不能爬过去,这个方案只好放弃了。
还有人提出了自己挖地道的方案,经过讨论,被大家否定了。
没办法,只有硬闯一条路了。
为了顺利进入翠明庄,特战队花了两夜的时间,把宪兵和卫队的活动规律摸得清清楚。活动规律搞清楚了,特战队甚至爬墙进入了翠明庄,对里面的情况进行侦查,翠明庄前楼是办公楼,后楼是官邸,左右两侧的楼房出入的都是参谋军官,只有后楼很冷清,显然是岗村的住房。
调查的结果,日军的作战室在翠明庄,参谋长不在,冈村则住在这里,指挥前线作战。参谋长去天津协调各部队进程去了。
8日夜里,李顺再次进入翠明庄侦查。这一次发现,院子角落里有车库,车库和汽车兵,警卫队的宿舍相连。很理想的是,院子里没有游动哨。
战斗计划形成了。
10日夜晚12点,特战队各就各位。十五分钟后,各个小组行动开始,游动哨和岗哨在几分钟后被除掉,二十分钟后,特战队进入保卫部队军营,三十几个人花了半个小时就把日军警卫部队全部杀死。
所有的动作都是用冷兵器完成的,没有发出什么声音,唯一例外的是有一个日军士兵醒来后和战士发生了搏斗,发出了声音。不过,没有人来管。
11日凌晨两点,李顺亲自率领15个人进入翠明庄,其他十几个人有的在外面警戒,有的清除宪兵。
庄子里还是那么宁静,前楼依旧亮着灯火,左右楼都熄灯了。
16个人很快就摸掉了日军岗哨,按照计划,两个站岗,八个去车库和警卫部队宿舍,其他六个人和李顺进入岗村的官邸。
一楼有两个副官,两个随从,一个医生。除了一个副官之外,其他人都干掉了。李顺带着四个人,顺利地来到了岗村的卧室,李顺用枪顶住了岗村的头。
|
李顺比起两年前稳重多了,更加善于动脑子了。
和岗村说了不到十分钟,其他几个人已经把文件装好了,开始找其他东西。岗村沉默了一阵,道:“上一次,寺内寿一是不是就这样被你们抓住的?”
李顺道:“不错。你被我们抓住,不丢脸。在这个世界上,就算是希特勒,日本天皇,只要我们想抓,就能抓住。被我们抓住,只能说明您很重要。上将不要难过。告诉你一个小秘密,你是我们的第一号战犯。我今天抓你,不过是逮捕战犯而已。”
这时候,一个战士用照相机把这一幕拍摄了下来。后来,特战队生擒冈村,冈村自杀,成为战史上的经典照片。
岗村道:“你们是谁训练出来的?”
李顺道:“想知道这些秘密吗?还想知道更多的秘密吗?想知道为什么寺内寿一没有选择自杀吗?想知道我们何时进攻日本本土吗?你老实跟我们走,我们告诉你秘密。作为上将,你不会象那些小军官一样冲动吧?”
岗村道:“你先回答我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