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一切都上了正轨,独断大明,官笙,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平王一直半倾身,闻言立即道:“是。臣一路北上,最先感觉到的,就是天气太热,南方比京城更热,就算躲在树林里,也是热的不行,还有是各地乞丐太多,有的地方富的流油,有的地方还时不时饿死人。地方上的官府,尤其是县一级,有的是有心无力,无可奈何,地里长不出东西,朝廷减税再多也是无用。还有就是……他们根本无动于衷,天天大吃大喝,完全没有将朝廷,将百信放在心上,臣问过,据说,这些人只要待满两年,就可以调到其他地方,只要不犯错,这里的死活与日后就与他们无关了……”
朱栩默默听着,没有插嘴。
平王这一路算是明察暗访,看的都是底层,一目了然,无法掩盖的事情。
这种情况,朱栩也是知道的,只是短时间还无法根本解决,唯有‘新政’推动到下面,各项政策落实,对地方控制加大,才能避免这种‘人浮于事’的情况继续。
平王见朱栩没有说话,声音有些平静“南方的干旱,比想象的严重,云南,福建,江西,湖广,山东,甚至是南直隶,都出现了大旱的情况,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有些地方朝廷免税,但地方上却没有,而且地主的租子还在年年增加,朝廷的政令没有得到贯彻,一些民乱皆是由此而来……”
“各地的匪患也是剿之不尽,民不聊生,臣看到的太多,说人尽相食有些过,但卖儿卖女还是太多,这一路上臣心情都不好,本不想立即就与皇上说这些,但想来皇上肯定想知道,臣就先说了……”
平王虽然说的简单,却是最现实,最残酷的事情。
现在的大明,虽然总体上看上去安稳,但危机四伏,处处都不太平,若非散乱在各地,犹如萤火,并不显眼,可要是在地图上连成一片,绝对会惊掉无数人的下巴!
朱栩泡在水里,笑了声,心念转动,道:“说说北安南的情况。”
平王看了眼朱栩,道:“北安南的情况,比我之前预想要好的多,土地不是辽东的荒地,都是经过开垦,种过的,只要稍加规划就能播种,只是很多人不习惯那里的气候,瘴气也比较多,很容易死人,还要慢慢想办法……移民因这才慢的,但过了今年,就应该容易很多,一年接收一两百万人都没有问题,只要朝廷钱粮充足……”
移民过去,还需要有个两三年的时间才能自给自足,这段时间,相当一部分需要朝廷支出,供养。
“温大人准备放火烧林,臣的意思,是慢慢砍伐,毕竟柴木都值些银子……”
“温大人还是很有能力的,对北安南一视同仁,基本上没有祸乱,很是太平……”
“北安南基本上没有威胁,与南掌等被山脉隔开,跟辽东很像,唯一的不妥就是南安南,温大人对南安南很担心,说多尔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臣也有此担心,但多尔衮做事确实有分寸,替我们分了不少忧,北安南之所以平稳,他有一半的功劳……”
“南安南每年还给臣送三十万石粮食,一万白银,分毫好处不要……”
朱栩听得出,平王与温体仁还是很担心多尔衮的,充满了警惕,微微颌首,示意平王继续说。
平王算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他有大智,并不表示能力有多强,说的东西都很凌乱,士农工商,他东一榔头西一锤,虽然事先组织过,还是没有一个系统。
也难怪他,半生风月王爷,突然要他经世俗务,确实有些为难。
朱栩从他的话里慢慢分析,不时点头。
北安南的情况比他预想的要好,今年是第一次移民,不能接纳很多人,但有了今年的基础,未来三年,接纳个四五百万人不成问题。到那时候,陕川等地的压力将大减,过了这几年,辽东消化的差不多,其他地方可以继续移民,不仅能充实各处边境荒凉之地,巩固疆土,也能缓解内部灾情,最小损失的熬过小冰河。
“嗯,接下来,咱们都可以轻省一点了。”
朱栩想着,不油笑着说道。
现在一切都上了正轨,只要朝廷按部就班的做下去,不管是‘新政’,‘军改’还是度过灾情都是轻而易举,无需再像以前那般劳心劳力,忧心忡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