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不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章 宫中定计,盛唐剑圣,无言不信,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
面对李隆基锐利的眼神,王琚率先表态,道:“太平公主权势已达极处,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位出自她的门下,文臣武将之中也有一半以上的人依附她。而满朝文武,只要有与陛下交好的,多多少少的都为她所针对,尤其是握有实权者,更不为太平公主所容。她处处紧逼,用心所谋,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形势已十分紧迫,陛下应该提前做好准备,果断行动。”
崔日用眼中闪过一丝热烈,道:“太平公主依仗太上皇信赖,图谋叛逆,由来已久。当初,陛下在东宫太子时,名分上还是臣子,那时想铲除太平公主,犹是子道臣道。现陛下已为天下之主,掌天下之舵,只需颁下一道制书,有哪一个敢于抗命不从?若犹豫不决,万一奸邪之徒的阴谋得逞,那时后悔莫及!”
李隆基听得心头火热,目光望向另一个张说,三人之中王琚与崔日用跟他最是贴心,为他命所从,两人才干不凡,但皆是小才,算不上身怀大智慧的大才。至刘幽求贬黜之后,张说才是他足以依仗的第一谋臣。
张说没有立刻回答,沉吟了会儿道:“陛下可知太平公主前后参与的两次政变?昔年以张柬之为首的五王诛杀张易之、张宗昌二贼迫天后逊位,若无太平公主大开方便之门,五王未必进展的如此顺利。唐隆元年,陛下夜袭羽林营策反了羽林军,攻入玄德门,同李仙凫于三更会师于凌烟阁,一举诛杀韦后、宗楚客、安乐公主、武延秀等韦氏、武氏余孽,肃清朝纲。这其中太平公主的谋划暗助之功,陛下可还记得?”
李隆基铁青着脸,几乎到了暴怒边缘:张说所言句句属实,神龙政变,武则天还政李氏,他当时是个看客,太平公主的功劳正在他眼中。至于唐隆政变,他荡清韦氏、武氏余孽,将自己的父亲推上皇位,是直接参与者。若得不到太平公主的支持,他当时未必就敢行动。
只是今时今日,他召见王琚、张说、崔日用三人是商议如何对付太平公主的,而不是听太平公主昔日的功劳。
三人之中崔日用的地位最低,甚至都不是京官,而是荆州长史,远在荆州为官。此次入朝奏事,与李隆基一拍即合,混在了一处,所思所想莫过于立从龙之功,青云直上,见李隆基恼怒,立起护主之心喝道:“张相这是何意,难不成也得了太平公主的好处,与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以及等人同流合污了?”
张说不理会崔日用,作揖道:“臣并非在论太平公主的功绩,而是想说太平公主的权谋,太平公主有今日之势,绝非仅靠太上皇宠信,而是以其才智、魄力、手段争取来的。两次政变,获利最大之人,不是居功至伟的五王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也不是陛下,而是太平公主。她以政变崛起,方有今日之势。在她面前以有两次前车之鉴,试问以她的智慧,会不防着陛下这一招?当初幽求兄也是打算以兵变诛公主,结果呢,他还在谋划中,便让太平公主反戈一击。若不是陛下应对神速,幽求兄早就给公主诛灭了。”
李隆基默然无言,甚至忍不住打了个冷颤:却如张说所说,太平公主的权谋,在他心中像极了一个人:武则天!武则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却呼风唤雨,将他们李唐皇室踩于脚下,若非年老昏聩,李家未必就能重夺政权。
现今太平公主五十不到,以权谋手段而言,即拥有壮年的精力又有上了年岁的城府,正是最厉害最难对付的时候。
“我担心太平公主此时此刻便等着陛下动手,陛下一动,她便有动的借口!”张说肃然说着:“陛下需知左、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李慈都是太平公主的人,太平公主手中握着大部分的禁军,只有一有异动,羽林军都将为她所用。到时候陛下、太上皇尽皆陷入危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