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轻风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老童生的秘密,大明官,随轻风去,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所以方应物只好一直忍着,忍过了啃完干粮,忍过了离开县城,忍过了十里山路,一直忍到中花溪村附近。
此刻天se已经是傍晚时分,方应物对叔父方逢时道:“小侄有些学问要讨教王先生,所以请族叔自行回去,小侄先随王先生去他那里。”
方逢时没有多想,便自己回上花溪去了,而方应物则随着王塾师来到他家中。进了院子,方应物迫不及待的问道:“县试将近,我yu作题练习,方才在路上拟出了两个题目,愿请教先生。”
王塾师虽然觉得古怪,但他与方应物如今也算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也不做他想,只道:“好,进屋再说。”
方应物心急的问道:“一道题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另一道题为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先生你看如何作答为好”
王塾师抚须侃侃而谈:“前面这道题,出自论语的为政第四这章;后面这道题,出自孟子的尽心上这章”
“然后呢”方应物又追问道。
王塾师脸se闪过几丝尴尬,伸手延请道:“你我进屋再谈,正所谓坐而论道也。”
方应物不耐烦道:“天se将黑,屋里光亮不甚好,在院中即可。豆棚之下夜间谈话,也是人之常情。”他不明白,这王先生着了什么魔怔,一定要钻进屋子里说话。
正当此时,方应物忽然听到身后有女子诵读声响起:“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志乎此,则念念在此而为之不厌矣。
胡氏曰:圣人之教亦多术,然其要使人不失其本心而已。yu得此心者,惟志乎圣人所示之学,循其序而进焉。
愚谓圣人生知安行,固无积累之渐,然其心未尝自谓已至此也。是其ri用之间,必有独觉其进而人不及知者。故因其近似以自名,yu学者以是为则而自勉”
不用回头,方应物也知道这是谁。但他还是回头看去,却见兰姐儿笑着站在另一边的屋檐下,很有默契的背诵着经典。
方应物听得分明,她所背诵的这段就是朱子集注中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一章的注解。
方应物与兰姐儿目目相对,彼此眉目传情的示意过后,又转回了头,重新面向王塾师。却见王塾师满脸茅塞顿开的爽快神情,“这个题目,不需发挥,只需守注娓娓道来即可,我已有腹案!”
方应物满肚子猜疑,难道这王塾师所学不jg,从小只能死记硬背四书,对朱子集注却不能贯通
要知道,八股文说是考四书五经,其实考的是朱子集注。题目虽是从四书中出,但答题必须是代圣人口气立言,只能从朱子集注中引述阐发。所以看到题目后,必须先回忆起朱子集注上怎么注解的这段题目,才能下笔编八股。
方应物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猜疑是很有可能的。刚才王塾师极力拉着自己入屋谈,八成是要翻《朱子集注》现看罢
难怪自己不进屋,他就卡了壳,而当兰姐儿背诵出朱子集注相关段落后,他又恍然大悟仿佛有了答案!
所以他这辈子就是个老童生,几十年也考不中秀才,只能在山村里教几个学童勉强糊口;所以自己借书时,他左右不肯把朱子集注借出来,原来他也离不了这个教学参考!
自觉猜出真相后,方应物十分无语,这王塾师到底行不行和他研讨文章,不会把自己带进了沟里去罢
王塾师没有注意到方应物的心思脸se,仍在滔滔不绝讲述,“破题一句为:圣人希天之学与时偕进也。
承题为:夫学与天为一,学之至也,然而有渐也。故与时偕进,圣人且然,况学者乎!
然后起讲为:人生之初,浑然天也,少长而趋于物yu则丧其天;故吾于成童之时,用志不分,以其全力而向于学,务求纯乎天德而后己”
破题、承题、起讲是八股文的开头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很多考官看试卷往往看了开头就定下等次。
方应物听到王塾师讲述,又是出乎意料的不能置信。他身兼两世为人的记忆,还是有点底子,能体会到王塾师编出来的八股文似乎挺不错的样子,至少水准比自己高得多。
这让他彻底糊涂了,王先生到底是有水平深藏不露,还是没水平贻笑大方在胡思乱想中,第一道题目讲完了,王塾师再次住口不言。
正疑惑间,立在方应物身后的兰姐儿突然善解人意的轻启丹唇,清脆悦耳的背诵起朱子集注对第二个题目,也就是“登东山而小鲁”一章的注解:“此章言圣人之道大而有本,学之者必以其渐乃能至也”
敏锐的抓住了王先生侧耳倾听的姿态,方应物突然醒悟到什么,哭笑不得的在心里叹道,敢情王塾师只是个开卷考试高手——
他大概只善于编造,不善于记诵。让王先生带着参考材料现看现做,估计也能写出锦绣文章;但若没有参考书,是真正的闭卷考试,那他就要卡壳。
王塾师只是个没门路没背景的乡村老童生,各种严肃的考试上会让他带小抄吗很显然不会,所以他一辈子也没考中秀才。
—————————————————
补更一章,现在有望冲击周点击榜,gogogo!对了,另求推荐票,大宝天天投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