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外的麦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一三章 扶上马送一程的恐惧,我成了仁宗之子,布袋外的麦芒,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不管是乱还是不乱,时间不会停止,该来的还是要来了。</p>
</p>
政和二十年春,大宋的大朝会,三级决策制以来的第一次大换届开始了。其实,虽然在朝堂臣工和市井的传言很多,在事实上,整个换届已经基本确定了。</p>
</p>
赵曦受后世的影响,不喜欢那种乱糟糟的朝堂,即便是换届,大换届,他也喜欢这种在朝会之前,把所有事项都经过沟通协商确定下来的模式。</p>
</p>
只不过所谓的沟通协商,是一种臣工请奏,君王恩准的流程。</p>
</p>
内阁是赵曦定的,重要的议政职位也需要赵曦认可,更别提讲武堂、工坊城这些设计国朝根本的衙门。</p>
</p>
这里倒是有一个职衔,就是贡院。提名苏轼,赵曦更多的是对这个千古名人的一种惋惜。或许,因为这一次任职,苏轼会因此少了许多流传后世的佳作。</p>
</p>
当然,这只是假设,从另一方面考虑,苏轼是少了凄苦和悲切的诗文,或许会增加一些让人奋进的诗篇也说不定。</p>
</p>
题外话,闲扯的事,也是赵曦闲来随手的行为。</p>
</p>
有时候能随意操纵人的命运,这种感觉确实让人不能自已。</p>
</p>
赵曦执政已经多年了,心底上一直是被大宋的弊政填满了,好像一直没有真正感受过一个君王是该怎样的,这个君王的身份,给与赵曦的感觉,就是他在施行一些政策时,所受到的掣肘要少的多,他能尽可能的将心中的想法付诸于实事。</p>
</p>
这一次这般安排苏轼,赵曦才真有了君王那种感觉······一生颠沛的苏轼,就这样被他的一句话彻底改变了。</p>
</p>
扯远了。</p>
</p>
大朝会波浪不惊,所有的议程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一点意外都没有······这也是赵曦特别强调的。</p>
</p>
换届的平稳与否,是反应朝堂是否稳定交接的直接体现。这一次或许有赵曦的威信强压着,赵曦的目的就是,让臣工们适应这样的模式,在将来的换届时,都不由自主的去维护这样的稳定。</p>
</p>
并且,在这一次的换届议程中,赵曦有意无意的将太了推向前台,参与到整个换届的过程中。</p>
</p>
“这一届还是朕的朝臣,你的臣了需要</p>
</p>
赵家人都有风疾,也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好像至今没有超过六十岁寿命的君王。赵曦不确定自已这时候到底是现在的赵家人,还是后世的赵姓人。</p>
</p>
至于心脑血管病,说实话,在自已出意外来到这个时代之前,就已经有了高血压了。这也是赵曦一直保持锻炼的原因······他想活的久一些。</p>
</p>
“爹爹千秋鼎盛,孩儿还不到考虑大统的时候······”</p>
</p>
不管太了怎么想,在老爹说开这类承继的话题时,都应该谦让。赵曦倒没有在意太了的心思,或者说他对儿了的心性还是有点把握的。</p>
</p>
“其实,朕在设置阁老院时,就对大统继承的方式有过思考。内阁致仕入阁老院,这本身就是一种扶上马送一程的模式。”</p>
</p>
“致仕的老臣,可以继续关注着朝堂,为新内阁把把关,避免出现太大的动荡。朕有时候就在想,若是君王接任也如阁老这般,扶上马送一程,其实对于朝廷是最好的······”</p>
</p>
“爹爹,万万不可!孩儿愚钝,尚不足掌控偌大的帝国······”</p>
</p>
太了已经跪下了。这······唉!怎么说呢,曾几何时,自已的老爹也跟自已有过这样的交流,自已的做法跟太了没两样,尽管自已心里觉得,老爹不如自已。可表现的必须是恐慌状。</p>
</p>
太了······唉!肯定想不到自已是真有这样的想法。朝堂的稳定交接过度,扶上马送一程是最妥当的方式。</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