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十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三十六章 首辅憋了一肚子气,明末小进士,楚人十八子,海棠文学城),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由检听完周延儒的话,并不赞同他的观点,他自负道“丁启睿和杨文岳是朕钦定之人,就算他两人在军事上不是很圆满,可朕还未听说过他们与武将有什么很深的隔阂。对于他们二人朕是放心的,所以,朱仙镇这场战一定能够胜利!”
周延儒道“就算丁启睿和杨文岳可以胜任,但是,左良玉可不是个好使唤的人,左良玉的确是一员难得的虎将,这个人拥兵自重,不听调遣也是出了名的。依微臣看,左良玉未必还听从丁启睿和杨文岳的将令,不听从将令,行动就得不到统一,没有统一的行动,战就很难取胜。”
朱由检不高兴地说道“朱仙镇又不止左良玉一支军队,还有杨德政、方国安的人马。”
周延儒不失时机的借机指责袁方“杨德政、方国安两总兵的手上只有五六万人,关键还是左良玉。自从皇上封左良玉为平贼将军,他手下人马是越来越多,我还听说,袁方还给了他不少的人,现在左良玉的兵力至少在二十万以上。”
朱由检不想与之争辩,所以没再说什么,对于左良玉的骄横跋扈、不听调遣,他自然十分明白,但这话他不愿说出来。他只希望有一个好的结果,所以他更期待的是朱仙镇的捷报。
周延儒见朱由检对朱仙镇这话题不感兴趣,就想对鞑子议和的问题与朱由检理论理论。
他已经知道,陈新甲秘密地奉皇上圣旨,派马绍愉于五月间暗中出关与黄台吉见面,他听闻议和之事已快达成。
可是他身为首辅,议和这样重大的国事朱由检都没告诉他,他心中酸溜溜地感到不舒服,而且他也知道,朝中百官,对陈新甲不满的大有人在,一个举人出身的人,竟然可以做到兵部尚书的高位,对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怨言,而最为不满的还是他周延儒。
最近几天,关于陈新甲的流言蜚语比以前更多起来,特别是关内关外的一系列的军事失利,都在指责陈新甲。他今天进宫,虽然只是向朱由检闲聊,但也是有意来找机会打探关外议和消息的。
他见朱由检沉默下来,便用试探的口吻打破寂静“皇上,如今松锦已失,关外的形势突显严峻,边关之事比之中原,更为可虑呀!”
朱由检略略地抬了抬眼皮“无论关外还是关内,朕都在忧虑中。”
周延儒没有探出什么味道,于是又道“皇上,倘若鞑子乘锦州、松山沦陷,祖大寿、洪承畴相继投降,他们再派兵入关,深人畿辅,进逼京师,那么局势就十分危险了。所以,微臣认为,中原固然吃紧,关外也不可大意。”
朱由检冷冷道“就目前而言,周爱卿还是替朕多思虑中原的贼寇吧,关外的鞑子就劳烦周爱卿了!”
周延儒见朱由检避重就轻,只谈关内的问题,聪明的他马上就猜测到了与鞑子议和的事已成定局,而且是被着他周延儒进行的,朱由检为何这样做?周延儒百思不得其解。
他知道,现在再怎么问也不会在朱由检这里得到答案,于是他不再停留,向朱由检叩头辞出。
周延儒回到文渊阁,一想到与鞑子议和这么大的事朱由检也满着自己,心里面老大的不高兴,同时产生了一探究竟的想法,这个想法一开始只是一闪而过,随着他心中的郁闷,这个想法是越来越浓烈,他身为首辅岂能对这等大事毫无知情!
他心想,既然皇上不告诉我,我难道就不会自己去打听。
他想到这里,他决定找人商量对策,于是走出内阁,快步来到朝房,与一个亲信幕僚密斟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